共建“安全美丽北江”,广东六市携手推进北江流域河湖管理

南方+ 记者

11月18~19日,北江流域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第六次联席会议在佛山举行。联席会议总结了2021年流域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和《共建“安全美丽北江”流域合作框架协议》执行落实情况,并部署北江流域河长制湖长制下一步重点工作。

省北江流域河长办主任、省北江流域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钟如权肯定了今年来北江流域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并提出要深化“流域+区域”统筹协调机制,夯实流域河长制湖长制;强化河湖水污染协同防治,变“分段治水”为“全域治水”。

北江流域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第六次联席会议。通讯员供图

北江流域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第六次联席会议。通讯员供图

流域统筹+区域协调

各地市通力合作推进综合整治

联席会议上,佛山市副市长葛承书首先分享了佛山推进河湖长制的工作成效,他表示,在持续推进河湖管理和“清四乱”“清漂”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基础上,佛山创新检查激励机制。“出台了《佛山市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检查方案》,每年设立2000万元奖励资金,按季度对全市32个镇(街)河湖长制工作推进情况开展检查评比,对季考前五名的镇(街)给予通报表扬,同时各予以100万元资金奖励,排名后五名的镇(街)则予以通报提醒批评。”葛承书说,该创新举措奖惩分明,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促使佛山市各级政府、各级河湖长高度重视,自觉采取实际行动,切实推动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省北江流域河长办联络执行工作组组长、省北江局河长办主任林锡雄介绍,截至10月底,流域内省、市、县、镇、村五级河长巡河约612万次,发现问题约6.36万个,已完成整改约6.07万个,问题整改率95.4%。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污水管网建设、河道采砂监管、河湖水域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河湖健康评价等工作有序推进中,各地河湖管理基础工作不断夯实。自然生态的“北江南岭山水画廊”和“大湾区岭南宜居魅力水网”万里碧道建设持续推进,截至9月底,已建成421公里。

据了解,各地市通力合作,经过整治,北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断面水质总体稳定。省北江流域河长办会同各市密切关注研判河湖水质状况动态,紧盯水污染防治重要环节,加强相邻两地河长制工作沟通协调、交流合作,落实综合治理措施,合力推进跨界河流水污染防治和河湖管护工作,消除劣Ⅴ类水体,确保断面水质达标不反弹。截至第三季度末,北江流域各市累计报送需省协调解决跨界河湖问题共38个,北江流域河长办已协调相关地市整改销号32个,其余6个协调处理中。

建设北江特色碧道

牵引打造幸福河湖

钟如权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省北江流域河长办在年初成立,标志着河湖管理工作链条愈加完善,也是广东河湖长制的迭代升级。北江流域河长办将携手流域片区各地市党委、政府、河长办,各相关部门(单位)围绕河湖长制工作尽心履责、统筹协调、凝聚合力,推进河湖系统保护和水生态环境整体改善。

他指出,接下来要深入打好我省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保源水、增好水、治差水,突出精准、科学、依法、系统治污,统筹水上岸上污染治理,加强重点流域、重点湖泊综合治理。要巩固提升重点领域水污染治理成果,坚持控源截污与生态扩容相结合,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提升河湖生态功能要强化水污染流域协同防治,切实变“分段治水”为“全域治水”。

同时,还要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高质量建设万里碧道的决策部署,坚持生态优先,注重生态保护和自然修复,协同流域内地市推进江河安澜、秀水长清、造福人民的“北江南岭山水画廊”和“大湾区岭南宜居魅力水网”万里碧道建设。对已建好的碧道要落实常态化规范化的管理维护,以高质量万里碧道建设牵引推动北江流域水安全补短板和水污染治理,让更多人民群众享受碧道建设“红利”。


亮点工作扫描

河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有能”“有效”

联席会议上,广州、佛山、韶关、清远、肇庆、河源市交流了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情况,佛山市南海区做了关于万里碧道建设的发言。

●广州市:数据赋能,手段现代化

广州市推动互联网+河长制在全省率先开发河长信息管理系统,搭建了“PC端、APP端、微信端、电话端、门户网站”五位一体的监管平合;通过大数据助力河湖治理。广州市基于河长信息管理系统大数据,构建了河湖问题风险预警机制,将预警河湖名单定期推送给责任河长,指导各级河长开展差异化巡河。

佛山:创新检查激励机制

佛山市出台《佛山市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检查方案》,每年设立2000万奖励资金。按季度对全市32个镇(街)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情况开展检查评比,季度检查得分排名前五名的镇(街)给予每个镇(街)100万元资金奖励,得分排名前两名的区、排名前五名的镇(街)给予通报表扬,得分排最后一位的区、排名后五名的镇(街)给予通报提醒批评,连续两个季度排名倒数第一的区以及倒数后五名的镇(街),其总河长分别向市、区做书面检查并提出具体整改方案。

韶关: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十条措施

韶关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韶关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十条措施的意见》,一次性提出建立或完善河湖监控体系、跨界协调机制、河湖工作台账、河湖管护红黑榜、联合巡查执法机制、河湖警长制等十条具体措施,推动河长制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抓。

清远:不断推进水污染防治

清远市持续推进滃江、漫水河、乐排河等市重点流域整治工程,河流水质持续改善。2021年以来,清远市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优良目标,劣V类水体比例为0。

肇庆: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1年1-9月,肇庆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行第14名,在广东省排行第1名。肇庆市共8个国考地表水断面和6个省考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

河源: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今年1-10月,河源市水环境质量保持优良水平,10个国控、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新丰江水库、东江干流河源段水质分别达到国家地表水Ⅰ类、Ⅱ类标准。

【南方日报记者】夏小荔

【通讯员】佛河宣

编辑 见习编辑 梁彩敏 杨馥铫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