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在陈村潭洲片区设立水产城融合发展示范点。11月11日,在佛山市顺德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顺德区人大代表,陈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梁锦棠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陈村将坚决扛好区委、区政府委以的重任,为全区以水兴城作出陈村探索、作出陈村示范、展现陈村担当。
陈村三河环绕、水网密布,内河涌共171条,具有良好的水环境资源。在梁锦棠看来,这恰恰是陈村能够成为全区治水试点的重要基础。
有基础,更有行动。对于区委、区政府赋予陈村作为全区治水试点的重要使命,并提出陈村要建设水产城融合示范区的期望和要求,陈村快速反应。
梁锦棠表示,陈村已经制定《顺德区南顺联安围(陈村镇)以水兴城实施方案》,并在10月底召开全镇治水攻坚动员会议,率先开展“摸查、清岸、活水、还河、净水、美岸”六大行动。
而在工作机制保障方面,陈村已成立南顺联安围(陈村镇)以水兴城工作领导小组,书记、镇长任双组长,通过建立统一高效的治水指挥体系,高标准、高站位推动水环境治理工作。同时,抽调精干人员,成立以水兴城办公室,实体化、高效率推进治水各项工作。
在此基础上,接下来陈村将依托潭洲片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着力把这个示范点打造成生态、生产、生活有机融合,宜居、宜业、宜游的以水兴城示范点,为全区治水工作作出示范。“陈村是全区以水兴城工作的试点,潭洲片区可以说是试点中的试点、示范中的示范。”梁锦棠说。
潭洲片区水产城融合发展示范点位于陈村镇西部,与佛山新城隔江相望,是潭洲水道和平洲水道双江交汇处。这里是《三字经》作者区适子的故里,是三龙湾的核心区,片区有佛山地铁2号线花卉世界站、登洲站。整个片区由水道、碧道、轨道环绕,区域内水网密布,除被潭洲水道、平洲水道双江环绕外,内部还有大大小小27条河涌,水生态资源丰富。
潭洲片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为陈村打造水产城融合发展示范点打开了更大的想象空间。陈村将以治水带动城兴,推动潭洲片区城市更新、土地整备、产业转型、城市品质提升,紧紧围绕三龙湾潭洲国际创新城建设,加快潭洲工业区改造提升,打造产城人文融合示范空间。
“未来,这里既有城市的繁华便利,也有乡村的静谧舒适。”梁锦棠期待,广大市民可以在潭洲片区示范点享受到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城市里游山玩水、享受田园牧歌,同时在滨水公园里工作生活,重拾乡愁回忆。
目前,潭洲片区示范点各个项目已经在陆续建设,初具雏形。梁锦棠代表陈村镇委、镇政府向广大市民发出邀请,“欢迎市民朋友抽时间过来休闲游玩,为示范点建设多提建议,一起努力把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
打造聚人才、育英才的教育高地
除了“以水兴城”这个新话题,梁锦棠也围绕教育这个热点话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未来几年,陈村在教育事业发展上有哪些思路和举措?
作为蒙学故里、三字经发源地,陈村自古以来就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近年来,陈村把教育发展作为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着重补短板、强队伍、提质量。梁锦棠表示,接下来将通过深入实施教育“四好”工程,持续推动陈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陈村将加大投入,实施“好生态、好学校”工程。
今年,陈村出台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未来三年,陈村将投入不少于20亿元,新(改、扩)建7所学校,新增5所普惠幼儿园,新增1.2万个优质学位、1万个宿位,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陈村还将启动“最美校园”计划,以城市美学理念优化校园建筑设计。目前,陈村正在推进三龙湾学校、陈村镇初级中学扩建等项目,努力打造更多群众心中的“好学校”,让学校成为城市最美丽的风景线。
其中,三龙湾学校是全区高标准、高规格推进的代建制试点项目,投资8.5亿元,将打造成为三龙湾标杆学校。梁锦棠提到,三龙湾学校光是前期设计,就花了足足9个月,希望通过细细打磨、精心打造,做成精品、建成标杆。在这所学校的设计图里,有空中足球场,足球场底下的半开放连廊空间,将成为遮风蔽雨、运动休闲的地方。陈村还计划保留提升潭洲的一个古祠堂,将其改造成为图书馆,让学生能沐浴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享受阅读学习的时光。
与此同时,陈村正在实施“舒心午睡”计划,力争在2022年实现全镇中小学在校生不用再“趴着睡”,而是能100%躺着午休。
另一方面,陈村将加大激励,深入实施“好校长、好教师”工程。
城市的竞争力,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力。今年,陈村镇教育基金总额首次突破1亿元,在此基础上,陈村加大激励,全面实施新修订的奖教奖学办法,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建设,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梁锦棠分享了一个让人振奋的好消息。前段时间,陈村以比肩超大城市的待遇,面向全国招募教育领军人才。自公告发布短短两周,就接到超20份符合条件的全国教育高层次人才简历,其中有全国最顶级的校长、教育部领航名校长,有三类人才(特级教师)若干名。在刚结束的华中师大高校毕业生招聘会上,我们也收获颇丰,首批录取的10名优秀毕业生当中,有4名硕士研究生,有6名重点大学毕业生。
除了在招才引智方面加大力度,陈村也进一步完善本地教师队伍的激励机制,推动形成比学赶超、争当一流的氛围。梁锦棠希望,在区镇合力、各界支持下,未来陈村能发展成为聚人才、育英才的教育高地,让老师能以在陈村工作为荣,让学生以能在陈村求学为荣。
对于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下大力气在各学段建设3—5所公办标杆学校,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梁锦棠自信回应:“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各阶段标杆学校里面,必定会有陈村的学校!”
来源:珠江商报全媒体
编辑:陈村镇融媒体工作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