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攻坚百日拆除天面违建,面积相当于30个篮球场

南方+ 记者

拆除天面违建136宗、拆除面积1.25万平方米、冻结39宗房产信息……这是禅城区开展天面违法(规)搭建百日专项整治行动的成果,给市民交上了维护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秩序阶段性成绩单。这是记者11月18日从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获悉的。

禅城区开展天面违法(规)搭建百日专项整治行动。

真抓实干,擦亮城市“天际线”

天面违法违规搭建建筑,不仅侵占小区公共空间,影响楼宇承重,还可能会堵塞消防通道,引发邻里纠纷,进而影响业主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提高。

为净化城市空间,消除安全隐患,优化人居环境,今年8月9日至11月16日,禅城城管部门在全区开展“铁拳18号—房屋天面违法(规)搭建百日专项整治行动”(以下简称“行动”)。行动主要对禅城区范围内未取得合法手续,擅自在房屋天面或平台加(搭)建的阁楼、阳光房、彩钢棚及其他附属设施进行专项整治。

在拆除过程中,禅城区城管部门按照“自拆→助拆→强拆”的工作思路,对于未按规定期限完成自拆和助拆的违建业主,会予以强制拆除。“切实做好住宅小区违建治理工作,我们始终以‘构建无违建小区’为目标,创新查违治违机制,真抓实干,以‘铁心’铸就城市良好秩序。”禅城区城管有关负责人表示。

行动期间,禅城区城管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6600余人次;开展“一门式”联合执法37次;拆除天面违建136宗、拆除面积1.25万平方米,这相当于30个篮球场的面积;及时制止小区在建违建行为63宗、发函冻结房产信息39宗,有效维护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秩序,擦亮禅城的“天际线”。

行动拆除违建面积相当于30个篮球场。

分类施策,查违一直在路上

近年来,禅城区城管部门坚持深入排查、多措并举、重点突破、长效管理,扎实有效地推进“乱搭建”专项整治工作,助力维护市容市貌管理建设,打造高品质禅城。

针对违法建设查处立案时间长,等案件结束违法早已成事实的执法困境,禅城区城管部门通过创新手段,会同区自然资源部门细化出台了《禅城区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快速查处程序工作规程》,明确执法人员全天候巡查、线上平台派单、线下物管村居报告等,保证巡查全覆盖。同时,建立内部快速流转审批机制,快速制止消除违法建设及安全隐患。

禅城区城管部门还制订出台了《物业服务企业对住宅小区正在实施违法建设行为履行发现、劝阻、报告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将违建管控关口前移,积极引导物业服务企业对小区违建履行发现、劝阻、报告的参与度和责任感,增加小区违建查处抓手,提升违建发现时效性。

除了积极引导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禅城城管部门通过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对部分小区违建所处位置隐蔽性强,时常处于违建巡查盲区的情况进行巡逻抓拍,对疑似违建建筑生成高精度的图片,并备注有具体位置和面积的图像和数据分析表。

据悉,一台无人机一个小时可巡查23栋高楼住宅,而在以往依靠人力巡查需要4-5人花费一天才能完成。该局通过地面常规巡查与空中监控巡查相结合的“地空一体”管控新模式,大大提高了查违治违效率,最大程度破解了“由于部分业主不原配合执法人员调查取证导致违建查处周期长”这一难题。

同时,禅城区城管部门还注重强化部门协同,加大小区违建案件执行力度。对于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自拆、助拆且行政相对人极不配合执法的违建案件,该部门依据行政诉讼法移交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执行中注重部门协同,配合地方人民法院开展“一门式”联合执法,通过法院强制纳入信用“黑名单”、查封等强力手段推进案件执行,有力保障小区违建治理工作顺利推进。

“小区违建治理是一项长久的系统工程。”禅城区城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禅城区城管部门将持续按照“消化存量、控制增量、联动执法”的总体思路,牢固建立起防范、疏导、严查“三位一体”的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增强市民“不敢违、不能违、不想违”意识,争取早日实现“无违建小区”目标。

【南方日报、南方+ 记者】李晓莉

【通讯员】宋会林

编辑 陈禧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