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最好的国产片,它当之无愧

24楼影院
+订阅

很多人没想到,11月的院线电影黑马居然是《扬名立万》。

导演是刘循子墨——不是耳熟能详的名字;

主演是尹正、邓家佳和喻恩泰——不是一呼百应的流量;

海报没什么吸引力——设计宛如一部流水线网剧。

但凭着过硬的水准和良好的口碑,豆瓣开分7.4分,慢慢涨至7.6分;在较为冷清的大盘下,票房也过了2亿。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扬名立万》。

01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在前期宣传时,《扬名立万》给自己贴上了“剧本杀电影”的标签。虽然听起来有点俗,但也精准框定了影片类型:(半)密闭空间里的悬疑故事,有难以捉摸的凶手,有临时上阵的侦探,也有凶案背后的隐情。

影片前半小时有些冗长,主角们一一在豪宅里登场。在闹哄哄、乱糟糟的聊天氛围中,我们总算弄清楚了这些局内人的关系。

上海滩大佬陆爷(陈明昊 饰)投资拍电影,找来了难以施展才华的编剧家辉(尹正饰)、很会拍商业片的郑导(喻恩泰 饰)、红极一时的女演员梦蝶(邓家佳 饰)、默片时代的名角老关(杨皓宇 饰)、好莱坞回来的武打演员小达(柯达 饰)、神秘的剧本顾问齐乐山(张本煜饰)和大海(秦霄贤 饰)。

陆爷希望集思广益,把轰动魔都的三老(三个权财滔天的巨头人物)被杀案改编成一部卖座电影。在座之人几乎都是混迹影视圈多年的人精,虽然彼此间相互轻视,但还是维持了半真半假的面子上的和谐。但编剧家辉是个硬茬,也很看不惯这些应酬场面。

影片的转折点来自家辉的偶然发现:俯身在桌下捡笔的时候,他发现齐乐山的脚上拴着铁链。影片的第一个惊雷便是齐乐山与大海的身份,原来他们是三老案的凶手和负责缉拿的警察。为了更好的创作,陆爷动用人脉请他们来当顾问。

众人惶恐震惊,但还是硬着头皮留下,不断向齐乐山提问凶案的始末,以构建剧本的血脉。可家辉很快识破“为钱杀人”的谎言,并发现齐乐山有意隐瞒真相。

很快,影片扔出了第二个惊雷:大家发现这栋豪宅竟然就是三老案的凶案现场。这下,他们都想着赶紧离开,不料大门早就被陆爷的人从外面锁死。

另一边,影片的第三个惊雷是:由于大海的疏忽,单独留在房间的齐乐山挣脱了枷锁。

如此一来,影片的局势变得很明朗:剧本会议变成了密室逃生,凶手在明变成了凶手在暗。当然,仍有一些终极谜题困扰着局内人和观众:三老案的真相是什么?齐乐山在隐藏怎样的内幕?大家能活着离开吗?

02一部电影的诞生

虽然《扬名立万》在悬疑和解谜上已经做到了自圆其说,也用谜底给观众带来了强烈震撼感;但导演的野心不限于拍“阿加莎式暴风雪山庄”的悬疑故事,他还要反讽和解构整个影视行业。

这样的呈现方式,在导演刘循子墨的前作《报告老板》中玩得淋漓尽致。

这部前网剧时代的佳作围绕广告公司想idea的套路展开每一集的剧情。卖萌的老板和三个聪明员工每一次都通过戏仿经典影视作品的方式,来满足客户打广告的需求。

老板由张本煜饰演(本片的齐乐山),三个员工分别是白客(在本片中客串摄影师学徒)、子墨、小爱(在本片中客串记者),柯达(本片的小达)在剧中以百变面孔扮演重要配角。《报告老板》戏仿了《热血高校》《美国队长》《午夜凶铃》等知名电影,从中可以看出主创对电影的热爱和讨喜的创意。

《扬名立万》和《报告老板》中存在很多共通的特点,如迷影元素和解构反讽,只是比网剧时期更加圆润成熟。

迷影梗在《扬名立万》中俯拾皆是,算得上是迷影电影。

影片曾用名是《一部电影的诞生》,借用了格里菲斯的知名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的片名。

大海的台词“对不起,我是警察”明显致敬了《无间道》中刘德华的经典台词。

郑导名为“郑千里”,化用了中国早期电影导演郑君里的名字;郑导提到的“知名女星周莉莉”,化用了民国女星黎莉莉的名字。黎莉莉和郑君里合作过电影《大路》。

老关被称为默片皇帝,在默片时代大红大紫,在有声片时代却渐渐沦落。这一段遭遇和好莱坞电影《日落大道》女主角的经历很是相近。

《扬名立万》还对娱乐圈现象进行了犀利的反讽。

有时,用的是戏谑的台词。

“把这个(噱头)作为预告片,电影能不火吗?”

“我虽然(在好莱坞)被打,但我演的是日本人,不算丢中国人的脸。”

“十个项目九个凉,商业投资很正常。”

有时,用的是悲凉的底色。

影片的谜题本身,影射了娱乐圈的潜规则问题。舞台前的靓丽风光和舞台后的悲惨遭遇,被隐晦地呈现在银幕上。

当所有谜题逐一解开,电影还有二十分钟结束时,你会发现:随着新角色登场,剧情又反转了,甚至重心也悄悄偏移了。凶杀案谜底被推至一旁,“拍电影”和“不许拍”以强权介入的方式被重提。

来者斩钉截铁地讲:“知道这个世界上什么最可怕吗?是记忆。”

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哲学家福柯的观念,电影可以创造话语,也可以修正话语,是大众记忆再编码的新形式。

所以在《扬名立万》中,“踩火苗的人”一定要销毁胶卷,不让电影拍出凶案真相,从而重塑集体记忆。

03万合天宜的平凡之路

《扬名立万》的出品公司是万合天宜。而万合天宜曾打造过前网剧时代的神剧《万万没想到》,捧红过草根明星“王大锤”。

2012年,万合天宜公司成立,全公司只有13个人。

2013年,万合天宜推出了短平快网剧《万万没想到》,并爆红于网络。导演是顶着锃亮光头的工科男(叫兽)易小星,编剧是始终说不好普通话的“低配梁朝伟”至尊玉,主演是丧气满满、永远倒霉的屌丝“王大锤”白客。

那一年,“我叫王大锤,万万没想到我还是……”的台词红遍全网,穷得连女演员都请不起只能让特效师孔连顺反串的小成本网剧《万万没想到》也成为了经典。

同年,刘循子墨导演的《报告老板》也紧随其后,成为另一部神剧。

团体创作在万合天宜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大家习惯于在讨论中碰撞观点,再一起拼出好玩的创意和剧本。每个人都身兼数职,几乎所有演员都同时承担着编剧/剪辑/配音的工作。

同时期,万合天宜也想实现从小屏幕到大银幕的跨越,开始试着拍摄院线长片电影。

第一次尝试是(叫兽)易小星执导的《万万没想到大电影》,但遭遇了职业生涯的滑铁卢。电影口碑狠扑,票房未达预期,遭到猛烈抨击。

《万万没想到大电影》上映的那一年,《夏洛特烦恼》成为国产喜剧片的黑马,开心麻花也进入了观众的视野中。同样是拍庶民喜剧,两个团队的命运却大不相同,一个扶摇直上,一个开始滑坡。

转战大银幕的失败,给万合天宜带来了巨大打击。它数年内没有拿到融资,重新拍回网剧,可后续的《大侠黄飞鸿》《西涯侠》也无法复制前作的成功。伴随着短视频时代的来临,竞争愈发激烈,万合天宜走向式微。

去年,沉寂五年的易小星借《沐浴之王》重新出山,也离开了万合天宜。这部收获4亿票房的喜剧片由万合天宜联合出品,客串演员仍是老熟人张本煜、白客、子墨等等。

今年的院线黑马《扬名立万》虽没有让万合天宜扬名立万,但到底还是扬眉吐气了一把。

从《万万没想到大电影》到《沐浴之王》再到《扬名立万》,可以看出一脉相承的“万氏风格”。易小星和子墨都在过往作品的遗产中挑挑拣拣,试图做出一些新尝试和新可能。

在《扬名立万》中,子墨始终在兢兢业业做出协调:协调夸张荒诞的网剧风格与普适度更广的喜剧电影风格。

影片中仍有着“报告老板”式的段子,如郑导给大家讲述他的荒诞创意,“这个故事应该这么拍”云云,紧接着是由小达扮演的乖张离奇的桥段。

作为本片的笑点担当,柯达的所有表演都带有网剧痕迹。他是小达,也是中国队长史爱民或云南山歌王子(后两者是其在《报告老板》中的经典角色)。

这或许也是子墨挑选演员的初衷,他把主要角色分配给了尹正、邓家佳和喻恩泰这样的影视演员,把配角分给了柯达。前者负责大银幕影片的风格定调,后者负责偶尔搞怪和怀旧。

子墨的下一部电影是《报告老板电影版》,算是筹备数年的初心所在。也许在后作中,子墨更需要稳扎稳打,利用好这一经典IP但又要跳脱出来,在搞笑短视频和喜剧电影中找寻衔接点与协调感,以避免拍成另一部《万万没想到电影版》。

不过,看完《扬名立万》后,应该会对子墨多了一份信任。假以时日,说不定他真的能扬名立万呢。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