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名单,南方科技大学三位教授当选。该校工学院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讲席教授夏克青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工学院院长、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徐政和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数学系杰出访问教授、杰曼诺夫数学中心主任杰曼诺夫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夏克青于2018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学,是复杂流体及软物质研究中心(筹)主任。现任流体力学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JFM)副主编,同时担任国际期刊Euro Phys J E副主编,曾任J Turbulence编辑5年。夏克青长期从事流体力学和流体湍流的研究,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性成果,被美国物理学会评价为对热湍流的“实验研究与理解作出了巨大贡献”,曾获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05年香港裘槎基金会优秀科研者奖,2010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夏克青。
徐政和2016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学,是国际上从事物质分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知名学者,尤其在相关表面和界面化学领域造诣极深,研发了多种表面功能化的原创技术,特别是在磁性颗粒表面功能化并应用非常规石油资源开发、矿物分离及洁净煤燃烧等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是一位在矿物资源加工与高效利用领域闻名世界的科学家。他首次提出了浮选水动力空化学说,为解决细粒浮选世界难题作出了重大贡献。徐政和分别于2008年、2015年当选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徐政和。
埃菲·杰曼诺夫(Efim Zelmanov)主要工作涉及非结合代数、群论等,其重要的贡献是解决了伯恩赛德猜想(Burnside conjecture)。这一于1902年提出的猜想是有限群理论最古老、最有影响的问题。杰曼诺夫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菲尔兹奖获得者,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数学学会会员。
埃菲·杰曼诺夫。
南科大人才辈出有何秘诀?
作为快速成长起来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南科大建校11年来以“敢闯敢试”之姿、“改革创新”之态,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率先探索。学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初步建成了一支国际化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作出“南科贡献”。截至目前,南方科技大学已签约引进教师1302人,包括院士54人(签约引进与自主培养全职院士33人)。教学科研系列教师90%以上具有海外工作经验,60%以上具有在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学工作或学习的经历,师资队伍中高层次人才占比超过40%。
“学校的超常规发展,离不开有活力、能战斗、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教师队伍。南科大教师队伍不仅拥有良好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更有一股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发自内心的对学校的热爱。”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凤亮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说,接下来,南科大更要写好教育报国、科技报国大文章,培养更多符合党和国家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在重大科学问题、前沿引领技术上实现大突破、展现大作为,在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程中争当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冲锋舟、先遣队。
“一流大学建设需要一流教师。”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薛其坤此前接受采访时曾介绍,学校采用了全员聘用的人事制度改革,在科研教育平台的打造上,有比较好的自主权和优越的条件,所以能汇聚来自全世界的优秀人才。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引才的力度还会进一步加大,将更好地发挥人才“蓄水池”的作用。未来,学校将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氛围,进一步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为每一位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创造更多条件。
【记者】马立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