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早产儿日】携爱呵护,你我同行

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
+订阅

你知道早产儿的定义吗?全球每年有多少早产儿出生呢?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的活产婴儿。WHO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1500多万早产儿出生。其中中国每年早产儿出生率约为10%。他们一来到世上,就可能面临着呼吸、感染、喂养、出血等多重生死大关的考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早产儿,我们称之为“早到的小天使”!

近年来

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新生儿科

每年救治早产儿400多例

这些早产儿宝宝中

胎龄最小的仅有24+周

体重最轻的仅有680克

住院时间最长的达3个月

早产儿宝宝提前来到人世间,由于发育尚未成熟,这使他们一出生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挑战。他们虽然弱小,却有天使般治愈的力量,很多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父母的关心照料下,顽强地成长起来。

为让这些坚强的小天使们

得到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呵护

能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世界卫生组织

呼吁人们多关注早产问题

加强相关研究

采取有效行动

并将每年的11月17日设为

“世界早产日”

为关爱和呵护早产儿

提高早产儿医疗保健水平

在“世界早产日”来临之际

市滨海湾中心医院

第六届“世界早产日”公益活动

如期而至

第六届“世界早产日”公益活动

11月14日,市滨海湾中心医院第七党支部、新生儿科在新都五楼多功能会议厅举办第六届“世界早产日”公益活动。因疫情防控需要,活动限制报名人数,但仍有20多个早产儿家庭带着宝宝“赴约”,参加这一年一度的“聚会”。近10名医护专家为家长们讲授育儿知识和答疑解惑,并为宝宝们进行义诊。现场气氛热烈、其乐融融。

李薇主任是本项公益活动的牵头人及策划者,她衷心感谢医院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和所有家长朋友一直以来对新生儿科的信任和支持,默默给予医护人员坚持不懈的信心和力量,使早产宝宝们得到更充足的关爱和呵护。一番感人肺腑的发言,直抵家长的心田,不少宝妈眼泛泪光。

作为本次活动的组织者和主持人,陈艳玲主任医师在活动开始前就忙个不停,从讲座选题到宣传联络,她全力以赴、一丝不苟。她说,要把今年的活动办成一场欢乐难忘的“家庭聚会”。

何康成副主任医师讲授《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他围绕早产儿营养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强调要根据早产儿生长水平和速度、摄入奶量等综合因素调整喂养方案,使早产儿达到理想适宜的生长状态。

王义烔副主任医师讲授《早产儿保健管理》。他强调,早产儿出院后要定期保健、评估和随访,确保生长发育落后的孩子及时得到康复治疗。授课过程中,他还回答了家长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讲座后,开始面对面的义诊,医护专家为宝宝进行健康体检,针对宝爸宝妈的诸多疑惑,给予了耐心、细心的健康指导。

每一个早产宝宝都要经历风风雨雨,才会见到绚丽的彩虹。如今,他们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便是馈赠给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最好的礼物。望着这些出生时仅有1斤多、2斤多、3斤多的宝宝们已经成长为可爱的小天使,家长朋友们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内心充满幸福和喜悦,衷心祝愿所有早产宝宝们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名科介绍

精心救治,呵护新生。

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迎着风,携着爱,一直在路上。

——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新生儿科

新生儿科始建于1994年,为东莞市最早无陪护病区之一,是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分会委员单位、广东省医学会新生儿科分会常委单位、广东省围产医学分会、优生优育分会委员单位、东莞市医学会新生儿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2011年获评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为全市新生儿专业唯一获得单位。2012年获评“东莞市优秀护理集体”,2014年获评“东莞市巾帼文明岗”,2015年成为长江公益“护曦行动”早产儿救助合作单位,2016年获评“东莞市首批新生儿重症(NICU)护理专科培训基地”,2017年获东莞市院长专项资金——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唯一获得资助单位,2019年成为“泛珠三角新生儿专科联盟”成员,2020年获评“东莞市青年文明号”。

科室技术力量雄厚,以中青年技术骨干为核心,人才梯队结构合理。全国著名新生儿科专家陈自励教授常驻本科指导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现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7名,住院医师1名,其中有硕士学历4人。大多数医护人员曾在国内著名三甲儿童专科医院进修学习,掌握了新生儿各种最新诊疗理论及技术,并长期坚持临床、教学、科研相结合,取得了丰富临床科研成果。近3年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先后获省、市级科技项目10来项,获得东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举办国家级学术会议10余次,市级学术会议20余次,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在市内处于领先地位。

科室配有一大批高精尖仪器设备,建立神经重症监护单元,包括床边超声、脑电监护、视频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脑氧饱和度监测等,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开展了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震荡通气治疗重度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或难治性低氧血症继发的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床旁肺脏超声诊断、无创心排量监测、呼出气二氧化碳监测、新生儿眼底筛查、先天性遗传代谢病筛查、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新生儿脐动静脉置管术、动静脉快速同步换血术等技术,建立危重新生儿出院后随访及康复治疗系统,达到了省内乃至国内先进水平。

科室对早产儿救治与管理亦有一套具有特色的完整方案,成功救治了大量早产儿,并建立日益成熟的随访制度。拥有危重新生儿、儿童转运系统,并日趋完善,装备有先进的“移动ICU”和移动通讯设备,并配备了以高素质医疗骨干为核心的转运团队。近3年来,成功转运危重新生儿500多人次,转运范围已逐步扩展至东莞市各乡镇医院,为东莞市基层医院危重症儿童及新生儿的救治提供了坚强后盾。

作为省临床重点专科,新生儿科肩负着守护东莞及周边地区广大儿童生命健康的重要使命。新生儿科团队将再接再厉,以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优美的环境,竭诚为广大患儿提供有温度、高质量的健康服务。

科室位置:住院部10楼B区

联系电话:0769-85010146

名医在线

陈自励

特聘教授

科主任导师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湖北省妇女儿童医院)特聘教授、科主任导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常驻客座教授。早年赴北美深造归国学者,国务院特殊津贴终身享受者,原卫生部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分会顾问,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新生专业委员会顾问。系我国新生儿学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历兼任原国家卫计委妇幼卫生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原国家卫计委新生儿医师进修基地导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第1-4届新生儿学组委员、全国围产新生儿科学研究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英国IBC研究委员会荣誉顾问、美国ABI研究委员会顾问、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理事、同济医科大学教授、12家医学杂志编委或学术委员、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等4家杂志的审稿专家。主持完成国家、省、厅科研项目12项,4项国际先进、1项国际领先,共获部、省、厅科技进步奖12项,兼获国际人体科学家联合会(ILSS)二等奖2项。主编新生儿医学专著3部,参编国际和国内新生儿医学专著20余部,在中外医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李   薇

医学硕士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儿科主任

新生儿科主任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营养过敏性疾病、儿童及新生儿危重症的诊治。曾荣获“东莞好人”“东莞市劳动模范”“东莞市最受欢迎儿科医生”“东莞市名医”,“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岭南名医”“东莞市医学领军人才”等称号。所带领的儿内科和新生儿科均是“广东省医学临床重点专科”。现为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分会早产儿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新生儿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新生儿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常委、东莞市医学会新生儿分会副主任委员等。

陈艳玲

主任医师

长期从事新生儿及儿科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擅长早产儿、高危儿随访,早产儿管理及新生儿各种危重症的救治。参与多项省级、市级科研项目,参与的课题曾获得东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在国家级、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现为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新生儿分会委员、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保健专业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

王义烔

副主任医师

从事新生儿科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高危儿及早产儿随访评估、新生儿及小儿常见病的诊治、小儿神经电生理的诊断。主持或参与多项省市科研项目,2014年荣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8年获评“医院学科骨干人才”,2019年获评“东莞市医学学科骨干”,2020年获评“东莞好人”“东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抗疫先锋”,2021年获评“东莞市职业能力建设专家”、“东莞市职业技术标兵”。现为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遗传性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母婴医学与护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新生儿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叙事医学与健康人文专委会委员。

何康成

副主任医师

长期从事新生儿及儿科临床工作,主攻新生儿方向,擅长早产儿管理及营养支持治疗等。2019年获评“东莞市医学学科骨干”。参与多项省级及市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现为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医共体分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感染控制与合理用药专业组成员、广东省医学会新生儿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循环支持与肾替代学组成员。

供稿/新生儿科   王义烔

编辑/叶玉翠

校对/林序文

审核/杨伟琪

医院地址: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虎门大道111号;咨询预约电话:0769-88092020、85010257

转发!点赞!在看!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