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始兴所需、塘厦所能!两地旅游帮扶对接成效初显

南方+ 记者

韶关市始兴县是“温泉之乡”,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县,中国最具魅力自驾游目的地,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中国生态康养胜地。境内拥有“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满堂客家大围、罗坝长围,广东省森林小镇——深渡水乡,以及东湖坪客家民俗文化村,张九龄、张发奎故居等一批优质旅游资源。

塘厦镇和始兴县是对口帮扶单位,近年来,坚持“始兴所需、塘厦所能”,创新举措、攻坚克难,取得了明显成效。

司前镇风光

面对始兴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近日始兴县委常委、副县长、塘厦始兴对口帮扶指挥部总指挥曾东营介绍,根据《东莞韶关继续推进全面帮扶共建工作方案》要求,旅游帮扶对接是十大全面帮扶内容之一。“为了加快推动始兴旅游业发展,我们第三轮对口帮扶以来,对始兴所有潜在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部走访梳理统计,编印了专门的旅游招商手册,坚持一手抓旅游项目招引,一手抓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并把始兴旅游纳入到塘厦旅游宣传推广项目中来,一起谋划、整合推动。”

加大旅游招商

多项目帮扶投入显现效益

自2020年塘厦始兴第三轮对口帮扶以来,塘厦始兴对口帮扶指挥部组织人员对全县旅游资源进行深入调研分析,编印了旅游招商引资手册近2000册,积极参加省内外旅游招商推介会,签约引进了2个旅游项目,分别是云度温泉民俗项目和恒荣健康谷项目,总投资2.08亿元。

司前镇风光

塘厦相关帮扶干部表示,始兴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境内生态、人文、温泉、围楼、红色文化等旅游资源丰富。现已建成满堂客家大围国家4A级景区,国家3A级景区2个。这其中,始兴县深渡水瑶族乡是全省七个少数民族乡之一,目前正通过对口帮扶显现出勃勃生机。

2019年,为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省、市决定由塘厦镇对口帮扶深渡水瑶族乡。2019—2020年,东莞市和塘厦镇按比例共投入400万元支持深渡水乡高质量发展建设;2020—2021年,塘厦镇又连续两年每年额外追加300万元,共600万元,帮扶深渡水乡发展养蜂产业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另外两年统筹社会资金达100多万元落实帮扶项目。

同时,塘厦镇还派出4人作为驻乡工作组,负责所有帮扶项目建设推进工作。截至目前,2020年帮扶深渡水的坪田养蜂基地一期、黄泥田畲族特色村寨、风度旅游驿站、旅游物品展示、道路提升等14个帮扶项目已全部完成。今年,塘厦镇帮扶300万元项目建设的3个项目正在进行图纸设计中。

司前镇风光

比如,深渡水坪田黄泥田畲族村紧邻武深高速,距武深高速深渡水出口不到1分钟。东莞市和塘厦镇共同出资,投入370万元,主要对村庄内29栋建筑进行整改提升,突出畲族文化元素;在村庄附近的省道建设了凤戏牡丹、合手巾带、雕塑、花池、绿化等特色景观,有效提升了整个黄泥田畲族村寨的人居环境,成为不少游客旅游打卡的亮点之一。

坪田养蜂基地项目也正在显现出效益。“深渡水瑶族乡生态资源丰富,森林面积达23万多亩,人均森林面积43亩。”塘厦镇驻乡干部表示,“结合当地实际,塘厦镇在帮扶过程中,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不少群众在山里都有养蜂,多则几十箱,少刚四五箱,除了自己食用外,还有省部分往外销售。”

为加快乡村产业发展,做大深渡水乡的养蜂产业,塘厦始兴帮扶指挥部和驻乡工作组积极与当地政府对接,认真听取村民意见,从2020年塘厦镇从帮扶资金中,拿出200万元,在坪田村建设了蜂蜜加工生产基地,成立了养蜂专业合作社;并统筹塘厦社会帮扶资金,购买了蜂箱蜂种,发放到村民手中,坪田村养蜂合作社两年采收蜂蜜近4000斤。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已有120户农户加入养蜂项目中来。

司前镇风光

目前养蜂基地一期工程已完成,蜂蜜深加工厂房和现代化蜂蜜提纯生产线已安装完毕,正在与企业洽谈合作中;养蜂基地二期工程正在做前期开工准备工作,瑶乡养蜂产业正从“小而散”,逐步走向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接下来,坪田养蜂基地将建设成为一个集蜂蜜加工生产、蜂文化展示、养蜂基地、科普游学为一体的综合产业园,从而形成养蜂观赏、蜂蜜生产体验、蜂文化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特色产业。

再如深渡水风度旅游驻站项目,项目投资30万元,位于深渡水瑶族乡主街道,距离乡政府约100米,装修风格融入瑶族文化元素,并设立瑶族特色产品展柜,区域旅游产业推送电子平台等。该项目的建成,对进一步提升瑶乡旅游公共服务能力,推动旅游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司前镇风光

准备开通旅游线路

加强两地旅游帮扶对接

今年以来,塘厦始兴对口帮扶指挥部坚认真贯彻落实省加快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积极按照莞韶指挥部和塘厦始兴两地的工作安排,坚持“始兴所需、塘厦所能”,创新举措、攻坚克难,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21年10月30日,今年新签约项目27个,总投资65.95亿元,莞韶指挥部2021年组团“853”任务完成“1884”;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链接,投入各类民生帮扶资金367.4万元。

司前镇风光

这其中,为加快始兴旅游发展,塘厦始兴对口帮扶指挥部每年都把旅游帮扶作为两地帮扶发展的重要内容,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责任,积极加强旅游宣传,把始兴旅游纳入始兴周边县、市以及韶关整个旅游中进行推荐,鼓励塘厦旅行社到始兴进行旅游考察,开通旅游线路,促进更多塘厦人、东莞人游始兴。

2020—2021年,塘厦始兴两地旅游部门开展对接交流4次,在始兴组织开展旅游培训4场,组织塘厦人游始兴超过1200人次。

比如目前东莞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进驻的司前镇,位于始兴县南部,面积242平方公里,林地面积28万亩。交通区位优越,武深高速公路、G220线、S244线贯穿全境,且武深高速在司前镇设有出口。当地温泉和中药材资源丰富,拥有着良好的产业前景。

司前镇风光

塘厦相关帮扶干部表示,司前镇资源丰富,现有5处温泉地热,分布在司前李屋、温下、黄沙、甘太等4个村,温泉水温度在70—80摄氏度间,且流量大。仅李屋温泉日流量就达3000多立方米,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不仅如此,当地还拥有刘屋荣光围和友恭书院、温下燕冀围、李屋笔子籔等众多古围楼、古书院等历史建筑,以及刘屋舞火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文化浓郁,与“农耕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相辅相成。

中草药产业也代表着当地的未来。全镇种植草珊瑚1500多亩、草珊瑚育亩30亩、始兴石斛300多亩、凉粉草500多亩、仿原生态灵芝种植500多亩。

司前镇风光

“今年成功引进伯克杜仲育种基地落户司前镇,并列入始兴县重点建设项目,规划总投资3000万元,计划2021—2023年在司前镇建设1000亩的杜仲育种基地。现已育种20亩共20万株杜仲幼苗,种植156亩共14万棵杜仲苗。”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该公司正依托育种基地,在车八岭生态发展人才驿站的基础上逐步建设“2个基地+2个中心”。未来,基地规划三年后将种苗种植范围扩展至全县,五年后落地深加工企业,成果在司前镇育种基地实现转化。

【记者】朱晋

编辑 李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