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白云区石湖小学。
老校名片
学校:广州市白云区石湖小学
创办时间:1925年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石湖村村前路10号
校训:崇文尚武 刚柔相济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儒雅知文,奋武扬威。石湖村里武脉依然奔流。1925年,石湖村的有识之士出资设立私塾,命名为石湖小学。在这里,文武相遇、相融、相促,学子们承袭武术文化,亦习得修身。百年光阴,石湖小学守住教育初心、延续尚武之风,又在深厚的武术文化之中创新求变,将武术融入教育之中,哺育文武双全之才。
兴办于五四运动后
石湖村人一直重视教育,在清朝末年已经有私塾出现,当时村内有“启祥堂”“已康祖屋”等私塾学校。
“五四运动”后,中国兴起办现代学校之风,1925年,石湖村有识之士谢少尹、谢伯厚、谢妙初三人出资捐物创办了石湖小学,校址在村东头“还清祠堂”及祠堂东边的“大松园”。
据当时在读的学生口述,学校建有课室4间,学生约100人。筹办学校的谢伯厚担任了学校的第一任校长,教师则有谢江之、谢宴池等人。
办学初期,学校教育规范守则很严格,每周一次由校长集中学生列队,宣读“孙中山遗嘱”,引导学生领悟孙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继续革命的精神。学校明文规定:做了错事、无心学习,成绩不及格等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处罚。
解放初,石湖小学曾有一段时间易名为“建新小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除进行正常的小学教学外,学校还举办夜校成人“扫盲班”。学校师生还开荒种蕉、种菜,责任到班组,等蕉成熟后,大部分分给学生,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还使学生养成了爱劳动的好习惯。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石湖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经过几次扩建,到九十年代达到现在的规模。百年老校得以继续发光发热,展现石湖风采。
刚柔并济传承武脉
石湖村武术文化底蕴深厚,武术人才辈出。在“立德树人”这一教育要求下,石湖小学依托石湖独特的地域文化背景,建设具有石湖乡土特色的校园环境,以武术为特色项目,开设校本课程,每周安排一节武术内容的体育课。
同时,石湖小学将武术融入到每天的大课间,练习自编的武术操,以班为单位展示不同的武术。学校还开设武术社团,鼓励对武术感兴趣的同学参加学校的武术队,利用社团活动时间或节假日进行训练。
学校根据石湖村传统的武术文化,结合校名的内涵,提炼出独特鲜明的办学理念——“石湖蕴刚柔,人人善文武”。以“刚柔”教育为特色主题,以“崇文尚武,刚柔相济”为校训,以“文武双全,刚柔兼备”为育人目标,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灵活运用、做人讲原则做事讲方法的学生。
英雄少年,经文纬武,石湖小学的学生传承国粹精华,学文习武,健体强志。在“修文习武,仁礼智勇”的校风之下,形成坚韧、果敢、灵巧、有礼的精神风貌,打造出石湖小学“刚柔”教育特色。
【见习记者】马瑞婕
【实习生】张雨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