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质量发展怎么干?红海湾划出重点

南方+ 记者

日前,红海湾开发区党工委召开城市工作会议,传达学习汕尾市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对该区城市工作新形势、新要求进行分析研判,并就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

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围绕汕尾市委赋予红海湾的发展定位和区党工委确立的实施路径,该区坚持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建设与管理,全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市容市貌均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城市区位更加优越】兴汕高速红海湾段加快建设,汕尾新港区规划加快编制,龙汕铁路建设提上日程,与“双区”城市经济联系进一步强化。

【城市品质全面提升】新改扩建红海湾大道、田墘人民路、东洲人民路、三湖路等一批主干道;打造了东尾、北山等一批红色村;新建成东二村、北山村等一批党建文化广场;市民文化中心、汕尾市东部水质净化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进程持续推进。

【城市功能日臻完善】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完成,白沙中学“升格”为完全中学;新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幼儿园,全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区人民医院迁建工程接近完工,居民健康体检服务综合楼建成投用;三个街道社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改造完成,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截至记者发稿时,该区已整治拆除历史违法建设10.7万平方米;此外,该区作为汕尾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主阵地之一,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爱国卫生运动,助力汕尾成功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立足过往成绩展望未来,红海湾如何进一步做好城市工作,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对此,这场会议划出“六个重点”:

一是“对外开放协同”。全面加强与深圳都市圈规划建设的主动衔接,积极参与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更加深度融入双区中心城市的发展。

二是“对内全域统筹”。依托各街道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实施差异化发展,因地制宜打造具有红海湾特色、各美其美的街区风貌。

三是“高起点规划”。树牢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规划理念,完善修编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进一步细化编制各街道发展规划,严格做好规划实施管理,全力绘好红海湾城市发展蓝图。

四是“高标准建设”。即用好用足国家和省支持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等系列政策,突出抓好该区交通网、水利网、能源网、信息网、市政网“五张网”建设,加快完善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社会服务、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全域治理,培育壮大滨海旅游、生态康养、临港经济等特色产业集群,全面提升红海湾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此外,充分调动相关职能部门,围绕城市建设这一主题主线,认真开展政策研究,加强项目谋划储备,扎实做好项目筛选、编制和申报等工作,争取更多项目纳入省、市盘子。

五是“高水平管理”。具体细化为:

●建立完善城市建设管理制度体系,提高城市管理法治化水平;

●持续抓好“两违”整治,统筹抓好创国文、创森、创园林等创建工作,健全落实“全科网格”工作机制,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扎实推进“民情地图”建设和应用,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数字化水平;

●充分发挥“一中心四平台”作用,健全街村组三级基层治理架构,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提高城市管理社会化水平。

六是“体制机制创新”。即着力加快健全完善城市工作体制机制进程,以“僵尸企业”出清重组、红海湾投控公司成立运营为契机,建立健全规范透明的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动员更多社会主体参与到城市建设中去。此外,深入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三块地”改革、“5+2”农村综合改革,有序推动就地就近城镇化,全面激发城市发展活力。

【记者】黄韬

【通讯员】宏宗

校对 谢日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