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广东首名女党员为原型,惠州原创山歌剧《南粤红棉》首演

南方+ 记者

11月12日晚,“百姓舞台·群星璀璨”2021年惠州市戏剧曲艺优秀节目专场晚会在惠州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由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和惠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出品,惠州市戏剧家协会组织惠州市群星客家艺术团创作排演的原创山歌剧《南粤红棉》正式首演,其激昂的歌曲、特色的唱调备受观众喜爱,现场掌声此起彼伏。

“《南粤红棉》是自1988年惠州设立地级市以来首部原创红色题材山歌剧。”惠州市群星客家艺术团团长古东权介绍,该剧以广东省首位女共产党员高恬波为原型,以“信念”二字为贯穿始末,讲述高恬波为革命四处奔忙,被捕入狱后不惧敌人威胁、坚持教授妇女识字、最终英勇就义的感人故事,集中表现其始终坚持对党忠诚的信念,不畏牺牲、敢于打破封建对女性束缚的精神。

在艺术手法上,该剧融合了客家山歌独唱、合唱、舞蹈等艺术形式为一体,结合现代舞台艺术、灯光艺术、音响等手段,还融进了省级非遗——惠阳皆歌等惠州元素,既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浓郁的乡土气息,又有现代流行因素。

“山歌剧的取名大有考究。”古东权说,木棉花是广东的省花,又称为英雄花,树下落英纷陈,花不褪色、不萎靡,高恬波就如同木棉花般,精神永不褪色。

一头短发、形象挺拔的客家妹子巫淑琳,是《南粤红棉》主角高恬波的扮演者。演出结束后,她感慨道:“每排练一次,我对高恬波英雄形象的认知就加深一层,对党的信念更深一层。希望《南粤红棉》经过不断提升后,有更多演出机会,让更多观众认识高恬波,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

记者了解到,惠州市群星客家艺术团为惠州市民间艺术团体,团员大多为业余爱好者,大家平日里除工作外还要照顾家庭。半年来,该团幕前幕后的工作人员挤出个人时间排练,前往广州向专家学者寻求专业指导,以提升舞台效果。

在现场,跌宕起伏的剧情、激昂的歌曲、特色的唱调,尤其是面对敌方的劝降,高恬波不屈不挠,用铿锵有力的歌唱回应忠于党的信念时,观众掌声不断。“希望演出能够走进高恬波的家乡惠阳,让更多年轻人认识她,传承她的精神。”来自惠阳淡水的林先生说。

人物介绍

高恬波,乳名慕德,1898年出生于广东省惠阳县淡水镇三角塘村(今秋长街道白石村)。17岁那年,高恬波摆脱封建婚姻制度的束缚,打破了少女时代包办婚姻的梏桎,考入广州妇女产科学校。192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广东省第一个女党员。1929年12月,由于叛徒出卖,高恬波不幸被捕,狱中她不屈不挠,最终被敌人以“披麻戴孝”酷刑折磨致死。

【记者】糜朝霞

编辑 南小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