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司法部印发《关于表彰全国模范司法所和全国司法所模范个人的决定》,授予全国597个司法所“全国模范司法所”、796名个人“全国司法所模范个人”称号。据悉,广东省有25个司法所、35名个人被授予“全国模范司法所”“全国司法所模范个人”称号。其中,高要区司法局乐城司法所榜上有名,喜获“全国模范司法所”称号。
规范基础建设
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乐城司法所按照创建全国一流司法所的标准进行规范化建设,高标准设置公共法律服务大厅、人民调解室、社区矫正宣告室、心理咨询室等专用功能室,规范设立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务窗口,成为肇庆市各县(市、区)基层司法规范化建设的典范。
在夯实司法所建设的基础上,乐城司法所融合高要区委、区政府“邻利乐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工作理念,将司法所建设同步融入到镇、村(社区)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特别是实体平台规范化建设中,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高要区乐城镇社播村公共法律服务站公开栏
据统计,2018年至今,乐城镇全镇14个镇、村(社区)两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陆续建成以来,乐城司法所工作人员和驻村律师定期值岗,法律援助、人民调解、行政复议等业务咨询和受理点持续下移,共向来访群众解答法律咨询1200多人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00多宗。
“现在群众过来办事非常方便,搭建起‘一个法律服务站室、一个法律服务团队、一条电话热线、一个微信群’,实现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便利的公共法律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领域、个性化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乐城司法所所长李焕新介绍。
聚焦统筹兼顾
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
社区矫正工作既要“管得住”,也要“矫得好”。在乐城司法所,工作人员每天综合运用信息化技术展开行踪轨迹、定位监控的“线上”+“线下”对比核查,每月开展丰富的国学教育、心理矫治、禁毒警示教育等活动,采取不定期、不提前告知的方式组织辖区内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毒检和登记,深入开展上门走访与安全隐患排查,不断筑牢社区矫正的严密防控网。
2020年3月,国家级期刊《人民调解杂志》以《不一样的“救赎”——广东省肇庆市司法行政机关无缝对接刑满释放人员》为题,全文刊登报道了乐城司法所派员亲赴广州白云机场与监狱顺利办理交接手续、工作人员多次主动与当地公安户籍部门沟通协调为刑满释放人员重新办理户籍、协助其向民政部门申请办理相关救济帮扶,切实帮助其重新融入社会、树立生活信心的有关经验和成熟做法,赢得了充分肯定和群众好评。
▲乐城司法所工作人员到机场无缝对接刑满释放人员
织密法治之网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乐城司法所紧紧围绕当地镇委、镇政府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工作,在新农村建设用地等重大工程项目方面积极为当地党委政府提供专业法律意见。
▲乐城司法所工作人员深入环保发电项目建设现场提供法律服务
乐城司法所坚持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目前,乐城镇镇级、村(社区)调委会及劳动、交通、厂企等行业调解会已全面建立,一支支政治合格、业务熟悉、热心公益、公道正派、秉持中立的专(兼)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在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协助村(社区)法律顾问参与人民调解的工作中稳打稳扎、发光发热。
2018年至今,乐城司法所指导参与调解矛盾纠纷共400多宗,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突出解决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涉农涉法热点问题和群体性矛盾纠纷30多宗、调解协议涉及金额40多万元,依法、及时化解信访积案3宗,将“综治中心+信息化+网格化”工作与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并联运转,顺利完成全镇15个村(社区)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从而带动做好源头治理与深化普法与依法治理,推动“枫桥经验”在基层扎根。
资料来源:高要区司法局
通讯员:黄子倩
编辑:李一双
二审:容 娟
三审:王雄伟
高要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部制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