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校新活力㉘|从化中学:育人为本,办好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广州教育头条
+订阅

从化中学,创办于1926年。

从化中学,创办于1926年。

老校名片

学校:广州市从化区从化中学

创办时间:1926年

地址:从化市街口街城内路239号

校训:严、勤、实、活 


百年弦歌不辍, 代代薪火相传。

广州市从化区从化中学,前身是明代从化学宫,创建于明朝弘治八年(1495年),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制为县立初级中学。学校占地188亩,校园内两棵400多年树龄的参天古榕树、一座有500多年历史仍旧貌犹存的孔子庙见证学校的百年历史。

从化学宫大成殿。

从化学宫大成殿。

创办于1926年的从化中学,是从化区基础教育“窗口”学校,也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学校将继续擦亮百年金字招牌,建设成为‘从化领跑、广州领先、广东知名、全国有名’的一流中学。”从化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廖志坚说。

在办好家门口优质学校的赛道上,这所百年老校持续奔跑前进。

百年校史:擦亮老校金字招牌

从化中学的前身是明代从化学宫,由从化知县刘宏于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主持修建,明清两代皆有扩建重修。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制为县立初级中学,共有教师5人,首届招生29人。从化中学创办初期,举步艰难,历经多次变迁,直至1978年复名为从化中学。

百年老校出英才。1934年,从化中学学生参加全省会考,均成功毕业,列全省第一。其中,谭驭骥获得全省状元,成为该校当年成绩单中的一笔,邑人谢瀛洲捐资建设图书馆,给学校赠送《万有文库》和多台显微镜。

谢瀛洲捐资建设的图书馆。

谢瀛洲捐资建设的图书馆。

抗日战争期间,从化县城沦陷后,时任校长的陆炜奔走于当地的绅士、商户之间,动员他们捐资助学,解决了从化中学异地办学、创办高中设备及聘请师资所需的大部分经费。

民国时期“从化中学”教师风采。

民国时期“从化中学”教师风采。

危难关头,从中人展现出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1939年11月,邓澄心当选中共从化县第一个党支部书记后,积极推动“群策救亡会”开展抗日救亡等工作。1940年,邓澄心接受党的指示,到吕田山区,一方面宣传抗日,另一方面发展党组织,不久便成立了由胡斯增等人组成的中共从北区第一个党支部,并将关系上交从潖区工委,为建立和发展中共从化党组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45年3月,受中共粤北路东地工委的派遣,邓澄心前往广州购买发报机真空管,供抗日游击队急用,途经神岗三百洞时被日军拘捕,不幸遇难。

在从化街口沦陷的艰难岁月里,从化中学没有停学,也没有停课。广大师生克服重重困难,临时借用农民的空铺位为学校教导处,以墟亭作教室,在木桩上加铺板当作学生上课用的台凳,租用当地民居作师生宿舍。

1951年,人民政府接管中学,从化县联合中学改称从化县第一中学,时任从化县委书记的马达接任新中国成立后该校首任校长。

改革创新:以人为本,德智并重

历史的传承,文化的积淀,让这座老校历久弥新。

9月26日,为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身着汉服的国学社学生在学宫广场先师殿前进行经典诗篇吟诵表演,全场师生齐声诵读儒家经典语段,展现国学经典文化的魅力。从化中学每年都要进行祭孔活动,弘扬孔子思想,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学生拜师宣誓。

学生拜师宣誓。

在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下,从化中学提出“尊重教师,善待学生,人心向学”的治校理念。“善待学生”,即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人心向学”则要求教师要向课堂要质量、关注学生成长。

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学校推行“G20”(高效20分钟)课堂教学模式,全力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学校探索实践“G20”课堂教学模式的初衷。从不敢举手发言,到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观点,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变得越发活跃。

“‘G20’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每节课上提供给学生20分钟的讨论时间,使教学和学生讨论时间各占一半。”廖志坚介绍,其特点是打破传统课堂“满堂灌”的不足,合理分配教与学的时长,使教师从主讲人转变为引导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让学生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学生参加元旦文艺汇演。

学生参加元旦文艺汇演。

在德育创新方面,“德育齐参与,家长是主唱”模式,将德育工作与家庭教育融合在一起,不断探索教学与德育高度融合的新路径。

此外,学校还创新劳动教育方式,今年4月的一场劳动教育研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们印象深刻。高一年级800多名学生来到稻香小镇,挽起裤腿,弯腰在田地中插秧。在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粮食生产知识,掌握劳动技能,还能感受到农耕劳动的智慧。

焕发新活力:办好本土化的优质学校

“办好本土化的优质高中学校,就是要把从化中学建设成为‘从化领跑、广州领先、广东知名、全国有名’的一流中学。”目前,这一办学目标已初步形成发展建设的路径。

近年来,学校不断调整和转变人才培养思路。例如,通过校本化的探索和实践,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努力解决师资培养存在的瓶颈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从化中学近年参加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培训、国家骨干教师培训、省名校长和名教师培训共计16人,先后共30人担任从化区学科带头人或被聘为广州市特约教研员,共32人担任或曾任从化区教育学会会长或学科教研会会长、理事。

从化中学校园一景。

从化中学校园一景。

历经百年发展,从化中学始终擦亮金字招牌。

作为从化区基础教育“窗口”学校,从化中学被定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也是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合作共建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成员学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项目实验学校和广州市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学校。

该校先后获得广东省中小学校本培训示范学校、中国空军招飞优质生源基地、广州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广州市基础教育特色学校、广州市教育科研协作基地、第三批广东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从化区先进集体、第四批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和2020年广东省“绿色学校”等荣誉。

【记者】刘佳荣

【图片】从化中学供图

编辑 彭奕菲
校对 居伟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