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廉江市将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充分发挥廉江资源、区位、产业规模等优势,强化科技支撑,向全国百强县奋进。11月10日至12日,廉江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廉江市人民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后五年廉江市将努力奋斗,争取经济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保持在湛江市前列,基本建成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先行市。
廉江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肖挺 摄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的奋斗历程,彰显了廉江全市人民众志成城的团结意识,饱含了干部群众求索进取的艰辛努力,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要推动廉江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抓好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不断加强干部队伍执行能力建设。
数读廉江过去五年年成绩。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综合实力】
湛江县域经济考评摘“三连冠”
据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五年廉江市着力调结构、促转型,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1%。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2%。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3%。 连续三年获得湛江市县(市、区)经济实绩考评第一名。廉江市综合竞争力多次跻身全国县域经济400强。成为粤西地区首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廉江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现场。肖挺 摄
发展动力活力持续增强。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全市商标有效注册量10067 个、有效专利3146个,均居湛江市各县(市、区) 前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62家。建成人才驿站,建设博士站3个。完成龙健高新科技产业园等 127 个重点项目建设。
开放合作成效显著。主动融入“双区”协同发展,组织参加广交会等国内各类博览会18次。挂点帮扶连降市的佛山禅城区投入精准扶贫财政资金4亿元,建成产业项目280个。对口融水县开展扶贫协作,助力融水县实现 15.6万贫困人口脱贫,115条贫困村出列。
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1家,总数达177家。廉江经济开发区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成省、湛江市级工程中心13个,44家企业列入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库。被授予中国小家电产业基地。
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1%。建设“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58个。打造“四小园”2.24万个。成功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培育农业龙头企业49家。廉江红橙等一批优质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现代服务业提速提质。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8%。成功创建广东省首个“信用县”。 新建星级、高端农家乐21家,2条特色旅游线路入选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实现市、镇、村全覆盖,建成廉江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入选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
交通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新增高速公路2条(段)99.9公里,新增高速互通出口10个。升级改造农村公路1989.1公里,建设100公里“美丽乡村旅游公路”,成功创建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新建北部湾大道、东环大道、人民大道西延伸线等城市主干线19.36公里。打通狮岭东路、光明北路、石龙北路等一批断头路。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改造城区“三旧”项目22宗。建成樱花公园等11个休闲公园。 实施塘山岭、廉江河“一河两岸”“万里碧道”景观建设。新建 4G、5G基站1406座。建成投产变电站3座,新架设线路65公里。城乡供水管道建设总长达362公里。
乡村面貌不断改善。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100%。村庄 保洁覆盖率100%。“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获得省专项检查优 秀奖。91%的行政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47%的行政村达 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民生福祉】
文教卫养老保障全面提升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廉江市着力解民忧、保稳定,政心民心进一步凝聚。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任务100%完成,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8.9%。城乡低保标准对比 2015 年分别提高 95%、111%。在湛江市各县(市、 区)率先成立医疗保障服务和医疗保障基金监管中心。
教育公平和质量较大提升。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新建、改扩建学校121所,新增学位 7 万个。廉江市实验学校跻身全省百强中学榜,排第11位。成功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荣获2019 年度“中国民生示范工程”奖。
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廉江市人民医院通过三甲医院初评审,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排广东省第三位。完成328间村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建成市、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
文体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建成21个二级以上标准的镇(街道)综合文化站,391个行政 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提高至2.25平方米,廉江籍运动员累计获得国际、全国、省、湛江市各类金牌62枚。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基层组织自治能力不断提升,实现村居(社区) 网格化管理全覆盖。质量强市工作入围国务院2020年督查激励机制公示名单。“枫桥经验”“雪亮工程”落地生根。累计投入6909万元强化疫情防控保障。财政安排2亿元资金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刺激消费,推动经济迅速复苏。
获得这些成绩的坚强后盾,是廉江市政府治理能力的大提升。据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五年,廉江市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全市1596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智慧政务系统上线运行,率先在粤西地区推出“秒批事项服务”和“一件事主题服务”, 数据治理量达 5.4 亿条。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累计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议案、政协委员提案 494 件,按时办复率100%。
作风效能提升方面,廉江全市595项行政许可事项实现“零跑动”,办结时限压减率95.2%。增设“市内通办”专窗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罗州街道办被评为广东省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
【四大提升】
引导家电产业迈进“廉江智造”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五年廉江的奋斗目标是:全市GDP达到700亿元以上,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6%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达8.0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廉江市未来五年奋斗目标。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围绕这些目标,廉江市将重点抓好8个方面工作:实施“四大提升工程”,推动品牌升级突围,在县域综合实力上实现新跨越;升级服务“双引擎”,保持经济中高增速,在培育发展动能上实现新跨越;夯实提质增效基础,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在推动持续发展上实现新跨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镇域特色经济,在城乡一体融合上实现新跨越;改善创新创业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在增强经济活力上实现新跨越;全力守护青山绿水,推进资源集约利用,在构筑生态屏障上实现新跨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力推进共享发展,在增进民生 福祉上实现新跨越;加快职能转变步伐,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在提升行政效能上实现新跨越。
排在重点工作首位的“四大提升工程”,包括工业品牌提升、城市品质提升、文旅融合提升、现代农业提升。其中工业品牌提升工程以家电产业所占篇幅最多,具体实施内容涵盖支持和引导家电行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探索建立股份制公司,推动行业管理升级;积极发展电冰箱等大件家用电器,进一步丰富家电产品;持续加大技改投入,引导家电产业从“廉江制造”向“廉江智造”迈进;充分发挥威凯等专业检测机构的品牌作用,加快制定家电行业标准;深入拓展“廉江-成都”家电专列辐射效应,扩大国内市场;大力推广家电品牌,推进廉江家电进驻品牌超市;探索建立品牌建设奖励机制,争取实现家电企业上市零突破,力争智能家电产业年产值达200亿元。
现代农业提升工程则重点聚焦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体实施内容涵盖规范整合廉江红橙品牌推广,制定区域品牌商标和品质标准;持续推进乌龙茶、番石榴、辣椒、南美白对虾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提质发展,大力支持本土营销平台发展壮大,积极引进知名农产品销售平台,共同推广特色农产品品牌;谋划好规模农业发展,加快建好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强万亩虾塘综合开发利用,努力申创水稻、荔枝、对虾、生猪等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积极构建“农业+”多元产业链,打造大湾区优质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围绕红橙、荔枝、水产及畜牧养殖的产业优势,做好深加工文章,增强农产品、食品的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有序推广良种良法和机械化作业; 加快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电商应用覆盖面,支持农产品 “产地仓”供应链模式在廉发展,积极引进新模式发展现代种植业、养殖业。
【聚焦“引擎”】
升级服务培育发展动能
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围绕这两大引擎,报告提出廉江市将升级服务,在培育发展动能上实现新跨越,以保持廉江经济中高增速。
招商引资方面,廉江市将围绕“四大提升工程”和五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建立完善招商地图,明确招商方向。组建招商分队进驻珠三角地区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城市,抓住发达地区“工改商”的契机,承接和引进一批能丰富和延伸廉江市产业链条的优质企业。持续实施乡贤反哺工程,充分发挥各地乡贤的桥梁作用,引导鼓励外出乡贤回乡投资置业。注重以商招商,鼓励在廉发展 企业与相关行业龙头合作,联合进驻。注重加强与专业招商平台协作,全面提升招商引资的精准度。优化完善招商引资配套政策体系,出台相关的配套奖励措施,打造吸引社会资本主动涌入廉 江的虹吸效应。
项目建设方面,廉江市将按照谋划引进一批、建设推进一批、建成投产一批“三个一批”的思路,遴选事关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产业项目和重要民生工程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每年重点跟踪推进重点项目20项、民生实事10项。加强项目建设保障,加大对“批而未供、供而未建”项目的跟踪问责。坚持用地指标跟着项目走,统筹解决好项目用海、环保、资金等突出问题。
推进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廉江市将建立健全项目入库和招商引资评估机制,全面优化招商和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建立项目评审机制,深化班子领导挂点首席服务官服务制度、重点项目总指挥部、稳投资工作专班和行业专项指挥部等机制,全面落实管行业就要管项目的工作机制,将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指标纳入各 镇(街道)、各部门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最大限度发挥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双引擎”作用。
作为升级服务“双引擎”的保障,廉江市政府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巩固和深化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逐步调整完善镇级财权、事权配置,依法委托、下放和完善一批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权限,加强执法能力培训;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大力推行行政问责制;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依法行政,积极有序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规定,确保政府决策经得起历史和法治考验,体现民意取向,促进政府各项重大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数字建设】
创新发展激活数字赋能新引擎
今年10月27日召开的湛江市数字经济发展大会,提出要抓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数字化转型、“粤西数谷”建设、数字政府建设。作为湛江县域经济多年“排头兵”的廉江,将在数字赋能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继续深化探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廉江市将创新发展数字经济,在增强经济活力上实现新跨越 。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廉江市将加强与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协作,大力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 产业数字化。实施“互联网+智能制造”工程,持续推进企业上云、用云,深化5G技术规模化应用,努力打造一批数字化发展的标 杆企业。加快推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激活数字赋能新引擎。
创新驱动方面,廉江市将实施创新科技投融资工程等八大工程,推进国家创新型示范县(市)创建。有序引导建筑业发展壮大,创建“中国建筑之乡”。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抓好“小升规”工作,实现大企业“龙头带动”、 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结合强链补链延链工程推进,深化与各种优质财团合作,谋划建立产业基金。持续推动廉江小家电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和省小家电智能制造区域创新中心加快发展,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创新人才激 励政策,持续加强人才驿站建设。
深化开放合作方面,廉江市将加强与“双区”“双城”“双合作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紧密互动,全面融入北部湾城市群,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共建,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与广州白云区深度对接,借力推动协同发展。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扩大外资市场准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持续推进龙健保税物流园、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谋划建设保税物流中心(B 型)。加强与海关协作,争取国家小家电技术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落 户廉江,谋划建设无水港。持续加强垦(林)地合作,抓好湛江农垦代管村移交工作,实现发展共赢。
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廉江市将深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证照分离”和“多证合一”改革,探索推广“区块链+AI”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便民化,深化“一件事”主题式服务,推动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和“四免”优化,强化政务服务全流程监管。加快“粤省事”廉江专区建设,推动政务服务网好办易办, 建设24小时不打烊“政府服务小屋”。推进新政务服务办事大 厅建设,建设综合服务窗口,推进政务服务“应进必进”工作。
乡村振兴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先行先试,支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 术对传统农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升级,推动农业产业数字化,力争智慧农业发展走在湛江市前列。同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用好用足帮扶政策,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探索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创建一批乡村振兴示范镇、示范村,推进镇村同建同治同美。
【全媒体记者】李廷睿
【通讯员】张思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