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老爸”的肠粉店!这家传统柴火布拉肠你吃过吗?

广州番禺发布
+订阅

用一生的平淡,

坚守着初心,

只为这种怀旧的传统味道,

让老街坊们保留那份味蕾记忆,

它像一首婉约的歌,

回响在平平淡淡的生活角落里。

番禺新造的谷围新村综合市场 

有一家专门做柴火布拉肠的早餐店——

“但家仔布拉肠”

店面很不起眼,

如果不仔细找都看不到,

但这家店却是名副其实的

“街坊早餐店”,

吃过这里的柴火布拉肠的街坊都说“正”!

这家早餐店凌晨三四点便开卖

一般到上午9点多钟就卖完,

卖完即止。

这家传统柴火布拉肠店的老板叫许鉴威,

街坊都亲切地喊他“威哥”,

威哥的“威水史”,

不止是因为他的肠粉店,

更是因为他是一位“冠军老爸”

——广州剑客许英明的爸爸

言传身教 为儿子树立好榜样

说起儿子许英明,威哥眼里掩不住的骄傲。“儿子上个月刚刚参加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现在正在广州集训,备战即将到来的世界赛,只要时间允许,儿子都会回来看看我们,有时也会来店里吃个早餐,帮帮忙。”威哥说。

2021年7月,

许英明代表中国击剑队参加东京奥运会。

9月16日,

第十四届全运会上

在佩剑项目比赛中,

作为国家佩剑队队长的许英明

携手队友亮剑赛场,

夺得男子团体冠军

许英明还荣获男子个人赛的铜牌,

续写番禺击剑史的辉煌一页。

许英明和他爸爸在一起时如兄弟般亲近,许英明有时会喊他爸爸为“威哥”,许英明与奶奶的感情最深厚。许英明每次回家,90多岁的奶奶都特别开心,祖孙俩相处就像俩小孩似的,特别有趣。许英明的朋友圈晒得最多除了日常训练,就是与家人的相聚时光,奶奶是当中出镜率最高的“女一号”。

走上运动员之路的许英明,与家人相聚的时间少之又少。问起许英明跟爸爸的相处点滴,许英明感慨地说道:“我从9岁开始离家集训,与其他同龄人相比,跟爸爸一起的时光真是少之又少,难忘的事一时间可真想不起来,但我却深知爸爸一直在我背后默默付出与支持。每次比赛爸爸总会鼓励我,比赛只要尽力而为,不用太在意输赢,只要尽了自己的努力就好,赢了固然很好,但输了也不要灰心,在失败中成长。”

许英明说:“以前年纪小,难免体会不了父母的用心,现在长大了,也慢慢开始体会到了,我现在回想起来的,全都是一些跟家人的开心事。我特别喜欢吃老爸做的布拉肠,只要回家我肯定去店里。看着父母每天起早摸黑地开店,其实还挺心疼的,也曾劝过他们不要做,但他们却说忙得很充实,很开心,只要他们过得开心,我也会像他们支持我一样,支持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

“冠军老爸”开布拉肠店

只为满足街坊味蕾

许英明说的他老爸所开的肠粉店

就开在谷围新村综合市场里,

店里除了有布拉肠,

还有干蒸烧卖、饺子、排骨、

肉丸、通心粉、汤粉、炒粉等,

平凡早餐店里该有的,

这里都有。

简单、新鲜、美味,童叟无欺,

再外加一点点街坊街里之间

的纯朴人情味,

便让这里成了街坊每个清晨里的最爱。

早餐店里的一切出品均由威哥亲自主理,他每天从市场买回原材料,新鲜制作,现制现卖。每天凌晨两点半起床,三点半左右就到店里筹备当天要用的早餐材料。泡米,磨米、调配米浆、准备早餐材料,成了威哥的每天到店后的日常。

蒸布、拨浆、放料、放蒸盖

每一个步骤在威哥的掌控下

显得井井有条。

蒸笼内温度高,非常烫手,

威哥徒手拨浆的姿势,

看着都觉得烫手!

“每一底约蒸3分钟,蒸好之后,必做把粉皮迅速从布上刮下来,再淋上我们煮制过的酱油便可装碟上台!”

在这个快节奏的年代,威哥店里的布拉肠依然保留了原始正宗的方法,使用柴火烹制。“柴火的火力均匀,也因为这样才能保持肠粉最地道的味道。”威哥说。柴火布拉肠最大的特点是口感软韧,这是一般抽屉式拉肠箱无法做出来的,米浆的调配也有秘方,除了要磨得够细,还需要保留米香味。

白如凝脂的肠粉皮,柔韧有弹性。这薄薄的米皮不仅体现了米浆的品质与新鲜,也蕴藏着威哥几十年来的功夫积累。威哥制作的柴火布拉肠厚薄均匀,香滑可口,成功征服每一位食客的味蕾。

其哥,是“但家仔布拉肠店”的忠实粉丝,如众多“老番禺”一样,对于布拉肠可谓情有独钟。他说:“吃过很多地方的布拉肠,哪怕是高级酒家,如白天鹅宾馆,最终还是觉得‘但家仔’的布拉肠最符合自己的口味,个人认为这里是最正宗、最传统的布拉肠。我最喜欢这里的牛肉肠,真材实料,新鲜嫩滑,因为这家店开在市场边,每天看着牛肉档送牛肉过来,好吃之余还很放心。”

传承家族手艺 只为做好吃的肠粉

许鉴威家里共有6兄弟姐妹,他是老五。“记得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一家人经营着布拉肠的小作坊,用以谋生,兄弟姐妹6人都是主要劳动力,每天耳濡目染看着爸妈做肠粉。”20世纪70年代,哥哥(街坊喊督爷)任职于生产队里的“伙头小哥”,专门负责拉肠粉,当时15岁的许鉴威就正式开始跟着哥哥们做肠粉。

“如果真要算柴火布拉肠的历史,得从我父亲那一代算起,但已记不清了有多少年了,单单从我开始做肠粉至今也有40多年。以前小时候,几兄弟姐妹够不着灶头,就担着凳仔看爸爸妈妈做肠粉,做好就帮忙担上街卖,日子虽然苦,但现在回想起来也倍感温暖。店里招牌上的‘督爷’是我的二哥,一直以来都是由他传承着我们家的布拉肠,在2015年以前都在潭山村开店经营传统布拉肠。”威哥说。

但长大后的威哥并没有经营饮食。1986年,许鉴威受到当时了“化龙服装”强劲势头的影响,信心心满满地加入当时的“网红企业”东南制衣厂工作,从小工做到裁床主管,一晃过了16年。其后又经历了种植花卉、村委工作等,直到2015年,由于一直经营肠粉店的二哥“督爷”转做酒席,威哥担心父亲传承下来的布拉肠失传,于是在谷围新村市场开这了这家“但家仔布拉肠”早餐店,专心做柴火布拉肠。

早餐店生意这么好,

每天食客一轮又一轮,

为什么不扩大一下店面、扩张下生意?

威哥说,他开这家早餐店,并不是为了要赚很多钱,一方面他不想把父亲留下手艺丢了,另一方面是为了能养活自己,不拖累儿女,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