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才为保障,以“三变”为助推器,以“一村一品”为抓手。近年来,茂名市电白区沙琅镇致力打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沙琅模式”,先后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全国产业强镇、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等称号。
沙琅镇琅西村的“灯下会”。受访者供图
——强化党建引领,夯实“一个堡垒”
“老乡们,出来开会喽,开发财会!”琅西村委干部和党员志愿者拎着一面铜锣“锵锵锵”敲响并引臂高呼,村民们面露喜色,纷纷搬出自家的凳子坐到一起,话题由拉家常渐渐引到村集体经济项目的讨论当中,这样利用傍晚群众闲暇时光来召开的“灯下会”在沙琅很是常见。该镇立足县域副中心定位,夯实党建堡垒,强化政治引领,坚持镇党委统揽全局,将壮大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全镇中心工作来抓,通过微信群发链接、悬挂横幅、村中广播、入户走访等方式宣传鼓动群众主动加入集体经济发展阵营,带领村民共同发家致富。同时强化头雁引领,以“四个课堂”为抓手,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抓好村级带头人队伍建设,拓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路,鼓励大胆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
位于县域副中心人才驿站的沙琅镇青年人才党支部。 巫丽莎 摄
——打牢人才基础,储备“一批人才”
该镇积极响应“头雁工程”、村(社区)干部后备人才等一系列的促进乡村发展的措施,高度重视引导能人回乡、企业下乡、农民靠乡。另外,在村级年轻干部选拔、村(社区)干部后备人才培育中注重引入创业致富能人、退伍军人,为乡村振兴的人才储备打下坚实的基础。2021年村级换届后,村(社区)“两委”干部实现学历、年龄“一升一降”,整体上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化、高素质化的优良态势,整个乡村振兴发展干部队伍“战斗力”得到全面提升。近三年来,该镇组织高素质农村技术型农民进行了提升培训200多人次,以青年人才党支部为载体,吸纳了医学类、教育类、农业类等一批高素质人才,为乡村振兴发展强化了人才保障和带动作用。
位于沙琅镇谭儒村的萝卜种植基地。受访者供图
——做实工作方案,完善“一套机制”
坚持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成立“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沙琅镇发展“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实施方案》,出台产业振兴发展鼓励引导措施,通过适度规模承包土地经营,集约化基地式发展,促进乡村产业往专业化“一村一品”打造。目前,该镇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6个,家庭农场70多家。“河口黄皮”、“琅东沉香”、“谭儒萝卜”等9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6个、市级2个)“一村一品”项目成功建设,入库项目17个,17个村(社区)都规划了自身的农业产业专业化发展方向。同时,落实帮扶机制,着力打造南药、龟鳖、沉香三大产业集群,加快搭建商贸物流园、南药产业园项目平台建设,增强乡村产业竞争力。此外,通过整合工作力量,疏通资金渠道,积极争取省级发展村集体经济试点资金728万元,重点扶持有村级集体土地的莲垌、琅西、排仔、河口4个村经济联合社,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年集体收益最多的一个村增加14万元。
位于沙琅镇坡富村的南药种植基地。受访者供图
——细化三变措施,整活“一盘资源”
积极响应上级对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思维创新方案,以“三变”思维盘活农村集体资源,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方面,由村(社区)党组织做出一个“三变”改革的示范点,将土地整合发展的措施融入到《沙琅镇发展“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实施方案》中。另一方面,落实激励措施,积极争取了区级针对尚塘、谭儒、琅西的“一村一品”项目扶持资金各50万,同时还争取了上级资金对土地流转进行奖补,其中2019年全镇申报广东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奖补试点资金60万元,对积极响应“三变”改革的镇内经营主体进行了奖励金发放,收到了良好反响。建立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在各村(社区)设立承包土地流转服务站,提高土地承包服务水平,加快“三变”改革示范点的培育,增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如成功培育谭儒种养合作社土地“三变”改革示范点,使这个偏远的革命老区农业产业萝卜种植加工成为远近闻名的萝卜村,该村2017第一批流转承包土地619亩,2021第二批流转土地480亩。在该村的示范带动下,堂砥、观青、甘村三个行政村共1048亩的旱改水工程涉及的土地全部进行了规模流转,农户纷纷采用以农户土地入股的形式盘活了荒废失管山头坡地。琅西村森海沉香种植合作社,通过引入沉香嫁接苗培育能手、拥有奇楠原树农户入股,改造原种植的白木香树,使土地、资金与能人强强联合,种植奇楠沉香树1000多亩,给全镇农村“三变”改革又树了一面成功的旗帜。
沙琅镇尚塘村通过生产、销售龟苓膏增加龟鳖产业附加值。受访者供图
——创新带富路径,做强“一村一品”
“合作社是个好东西啊,我家投资加入合作社之后啊日子是一天天好起来,谭儒萝卜可出名了,出去我都讲我是谭儒合作社里的人!”一名谭儒村民满脸自豪地介绍。该镇坚持“党建引领、一村一品、村兴民富”的致富思路,探索实践“三变”+“党建+产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联农带富机制,做大做强“一村一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谭儒村萝卜品牌产业,2018年成功申报了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2021年又成功申报了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除了定期聘请专家来村培训,村党支部成员热情参与言传身教、落实党员联系户机制并示范带头种植等措施外,还通过积极发挥“三变”政策盘活农民丢荒闲置的土地,让资源变资产投入“一村一品”产业,农民资金入股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参与运作管理,掀起了周边连片种植萝卜的热潮,已带动800余农户发展萝卜种植3600多亩,通过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实现年产值2160多万元。尚塘村是沙琅多年的龟鳖养殖基地,借助城郊融合发展优势,通过租赁物业、发包土地鱼塘、建设龟鳖交易场所和农贸市场、资金入股企业等方式积极探索多类型、多渠道、多元化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此外,琅东社区沉香产业,琅西村集资建房出租,排仔村、河口村光伏发电等项目,实现了由单一租金低收益向股份化增值转变。
【通讯员】蔡李梅 李龙 许林海 孙天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