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校名片
学校: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
创办时间:1864年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朝天路81号
校训:明德归仁
朝天小学,位于广州越秀区闹市中的朝天路,虽然面积不大,但有长达157年历史,发展历程更是横跨了3个世纪。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洋务派上书朝廷,期望在上海、广州筹办同文馆,培养翻译和外交人才,这是广东历史上最早的外语学校,被视为中国近代新式学校的发端。
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校长孔虹说,在150多年光阴中,朝天小学见证了中国近代的历史变迁。虽然现在已经难以寻觅当年的历史遗址,但是为国育才的爱国精神绵延至今,未来将培育好有文化认同感、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接班人。
百年校史:赓续中国精神
那是一个风云四起的年代,更是一个不破不立的改革黄金时代。
19世纪60年代,秉持“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兴起,中国人踏上了开眼看世界的新征程。1864年6月23日(清同治三年五月三十日),广州同文馆建成开馆,只为了培养翻译与外交人才,让古老的东方能与世界更好地对话。
同治二年三月初四的奏折(复印件,原件保存在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这就是朝天小学的前身。百年光阴中,在广州同文馆之后,学校几易其名,但血脉始终未曾断绝。
1947年,中共广州地下党建立了党的秘密外围组织爱国民主协会(后改成地下学联),组织和领导广州学生运动,在国民党统治区内开辟了人民革命斗争的第二条战线。
齐虹亨按照组织的指示,组织学生唱革命歌曲,教学生画五角星、画红旗。1949年10月15日,齐虹亨在附近街头张贴革命标语时,偶遇两名解放军战士寻找升旗地方, 他带领解放军战士走进了校园,升起了广州西山地区第一面五星红旗。
新中国成立后,朝天小学成立了团支部和广州市第一批少先队。1956届校友陈泽澂回忆参加少先队时谈到,少先队让他懂得了“我们是新中国的儿童,要跟着共产党,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
作为一百多年以来中国近代史和革命史的见证者,朝天小学始终将爱国爱党精神贯彻整个教学过程,孔虹说,“朝天小学见证了一百多年来的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它本身就是我们学校的红色印记。”。
广州同文馆学生杨枢,清末著名外交家,曾与长秀合译《各国史略》。
打破传统:传播优秀岭南文化
从同文馆办学起,朝天小学立志打破传统的私塾教育模式,摒弃以背诵四书五经、八股文为主的教学理念,增加了物理、地理等自然科学类的科目,促进了强迫学习方式的改革。
这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延续到今天,让这所百年老校始终焕发活力。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从提出推行“校长负责制”教改实验,到提出语文汉语拼音基本实验等课题以及实行“校长负责制”;上世纪50年代,朝小就把体育教育提到与德育、智育、美育并重的地位,还发展了田径、游泳、体操、篮球、乒乓球等体育特色项目。
孔虹介绍,中国第一位跳水女世界冠军、被誉为“跳水皇后”的陈肖霞是朝小70年代的校友。由于在学校练过体操,弹跳很不错,一眼就被当时的广州越秀山业余体校跳水教练黄秀妮相中。
陈肖霞,世界女子跳水冠军。
80年代改革初期,朝天小学率先开展以课堂为中心、课内外与校内外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推出第二课堂教学模式,开拓了素质教育的先河。孔虹说,以围棋、民乐、合唱、舞蹈为主的第二课堂,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还能让孩子成为更全面的人。
朝天小学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第二课堂。
在孔虹看来,全人教育是从广州同文馆时期传承下来的办学理念,其根本出发点是培养“完整的人”, “所谓完整的人,是指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为一体的人。”
朝天小学2018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为了更好服务国家大局,融入湾区发展, 2019年,朝天小学开设一个“港澳子弟班”,从四大方面开展创新实验,探索大湾区基础教育发展新模式,为港澳籍适龄儿童在越秀区就读提供多元化且有质量的义务教育公共服务。
“港澳子弟班”学生在少先队活动课上学系红领巾。
不久前,学校党支部已经和广东省中医院党委结对子,携手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双方通过“杏林研学”系列课程建设,引领着学生深入传承中华文化,用学到的本领去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多样性的实践尝试让学生们接触到中医传统文化课堂,让更多年轻人成为中医文化的拥护者和传承者。
如今,每一位从朝天小学毕业的学生,回忆起自己的母校,印象最深的无疑是操场上那并排而立的三株年近300岁的大榕树——菩提榕,每棵树的树干要几个人才能环抱过来。
从最初执掌朝小到十年后的今天,孔虹总结:“‘我读朝天史—我滤朝天史—我续朝天史’这条道路是走对了,全人教育,有起点,没有终点;同样,从同文走向未来,没有终点。”
朝天小学2019年加入全国百年小学发展研究共同体。
校长专访
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校长孔虹:
希望家长放下教育焦虑
校长孔虹
南方+:学校经历过几个时期的变革,从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时期,在这些重要节点上学校发生了哪些变化?
孔虹:这所学校一直都是培养专业人才,50年代里我们的校友有广州美院的副院长潘行健,有我们的跳水皇后陈肖霞,有很多的粤剧名人等等,他们都是在朝天小学毕业的。我们认为,仅仅追求拿到80分成绩,很难实现多元化发展,朝天小学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这种理念延续到了今天。
南方+:我们了解到朝天小学很注重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创新了一些方法?
孔虹:上世纪,朝天小学开展了素质个性化的课题研究,强调学生自主和合作,通过课堂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们要求老师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
2017年,学校采用了“体验学习圈”的方法,引导老师和家长一起以儿童视角讨论“一带一路与我们”的研学主题,从学校出发去了解家事、校事、国事,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各班家长会上家长共同讨论,归纳出六大主题:学校历史、社区历史、社区建筑、民族文化、博物馆、“一带一路”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之后,家长利用假期时间带领孩子去体验相关内容,家长扮演课程开发者与实施者的角色。经过一个学期的研学,不只是学生,家长也受益匪浅。
宋尔卫院士在朝天小学2020年新生开笔礼上用英文为学弟学妹讲述《三只小猪》。
南方+:双减之下,学生和家长的状态是怎样?
孔虹:双减后,学生离开校外补习机构,不断减少学业负担,但是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焦虑并未就此减轻。我希望家长放下焦虑,健康看待孩子的成长,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类拔萃,这一点我非常理解。但是每一名孩子的成长都有他不同的特点,不要成为一个分数机器,可以给每一名孩子在不同的领域里,去发挥自己的潜力。
【记者】黄锦辉 实习生 冯佳琪
【摄影】徐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