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城市原来这样运行,福田区新一届政协赴南园街道开展专题调研

南方+

试想一下,将一个街道当成一个超大型的小区,用物业管理的方式加以管理,会发生什么神奇的变化?

在福田区第八次党代会,“物业城市”被作为关键词提及。报告指出,要守牢安全底线,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三基”建设,实现实时监测预警、动态模拟分析、自动分拨处置等,形成人人起来负责、事事有人负责的局面;要实施“全域治理”改革,打造“物业城市”福田模式。

那么在福田区,街道是如何做好这项工作的,政协又可以发挥什么样的力量呢?11月4日上午,福田区政协副主席田晖南协同福田总支副主委、区政协委员高辉,区人大代表冯双妍,带领民盟界别区人大代表陈婷、政协委员等,以及民盟十支部骨干盟员一行十余人,就“建筑物动态预警监测”与“物业城市”两大内容赴南园街道开展专题调研。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叶建军,陈向荣,沈秋生等参加。

根据盟总支课题组成员提前拟定的调研提纲,调研组现场详细了解街道相关科室关于“物业城市”建设的一系列部署和创新;认真听取了街道负责人员关于房屋安全动态预警监测工程的汇报,并前往动态监测实施工地现场,锦龙新村3栋及周边楼宇开展实地调研。

据介绍,2021年10月以来,南园街道即把“物业城市”改革工作作为街道最紧要的任务之一,实行挂图作战,紧紧围绕“全领域治理、全周期管理、全要素共建”要求,探索把南园建设为“市委大院”的靓丽前院的实践路径,已初步形成了“政府+物业服务企业+社会多元主体”治理模式。在沙埔头大厦3、4栋等“三无小区”,推行物业纳管,实现改造、管理和服务“三落实”。在市容环境管理方面,该街道正在爱华肉菜市场、深南大道、沙埔头社区,以“点-线-面”的形式试行智慧市容工作模式。综合利用“工单系统+电子工牌+智慧平台”的智慧化手段,在街道智慧指挥中心实时查看各类人员的工作状况,实现可视化展示和调度指挥。

在房屋安全动态预警监测方面,南园街道也先行先试,率先在辖区锦龙新村安装房屋安全动态监测系统,对含已鉴定为危楼的锦龙新村3栋及周边楼宇实现实时动态监测。该系统依托于北斗高精度形变监测技术,可实现对房屋沉降、倾斜等安全数据的全天候、高精度监测,并通过后台数据解算,输出阶段性数据,并在数据异常时对街道相关人员进行及时预警,做到将房屋安全管理工作挺在前面,有效防范房屋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善用“技防”的基础上,该街道还不断完善“人防”措施,与技术提供方共同开展设备巡检、数据解析等相关工作,建立了“街道、社区、物业、技术方”的24小时联系人工作机制。一旦监测设备发出预警信息,所有相关人员都将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对楼宇进行全面排查。

“这种调研活动要多开展,更深入”,作为新一届区政协,要牢牢把握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以先行示范的使命担当,认真履行职能,创造更多鲜活的“福田实践”。这就更要求政协委员们进一步将调查研究作为履行职能的基本功、工作的“压舱石”,集中力量搞好重点调查研究,以高质量、有干货、真管用的调研成果书写履职答卷。

【撰文】蔡敏玲

【图片】受访者供图

编辑 王玮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