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一,齐步走……”11月4日,在崭新的200米跑道及绿坪上,汕尾市林伟华学校小学部的400名学生身穿迷彩服,正跟着教官的指令,开展各项主题户外活动。他们所在的地方就是汕尾市城区中小学生教育综合实践基地,来自城区各中小学的学生都会定期来这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基地坐落于汕尾市长沙村长沙小学后方,毗邻沈海高速公路及厦深铁路,交通便利。其所在的长沙村有城仔古渡口、长沙炮台(镇海城)等历史遗迹,还有早期农会遗址和抗日情报地下联络点等红色革命旧址,为汕尾市革命老区之一,是爱国主义教育学习的优秀教材。
据悉,该基地是城区教育局直接指派的学生教育基地,它将承担城区所有中小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内部设有集体食堂、学生宿舍、老师宿舍、野炊区、游泳池,还设置包括模拟法庭、陶艺馆、烹饪房等多个趣味功能课室,满足各项实践活动需求。
陶艺馆
模拟法庭
基地负责人谢少伟表示,基地看起来不大,但是总投资却将近三千万,“除了齐全的配套设施,安全性是我们首要考虑的因素,我们也力争把一切细节做到最好,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快乐、舒适的实践空间。”
今年9月18日基地正式投入使用,一次性可容纳400多名学生,基本满足一个年级的学生的活动、吃饭和住宿需求。目前接纳学生已超过6000人次,“我们这里每天都有学生过来,现在基地的活动行程已安排到明年1月份了。”
基地食堂一次性可供400人就餐
谢少伟介绍,在接下来的3至5年内,基地在开展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的同时,也尝试加入更多有趣环节。“例如采取‘1+2’或‘1+3’模式,即让学生在基地待一天,剩下的几天,再前往其他实践基地开展活动,这样既使得整个实践活动内容丰富有趣,又能进一步开拓孩子们的视野。”
【撰文】肖烨 陈妙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