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份署名李锦记(中国)销售有限公司的调价通知在坊间传播。通知称,由于主要原材料、包装、运输等成本持续大幅上涨,李锦记决定对部分产品的出厂价格进行调整,幅度为6%-10%不等。新出厂价格将于2021年12月16日开始实施。
网传李锦记调价通知
李锦记并非第一家涨价的调味品企业。今年10月12日,行业龙头之一的海天味业发布公告,宣布调高包括酱油、蚝油及酱料等产品出厂价3%至7%,新价格已在10月25日正式执行。随后,中炬高新、千禾味业等调味品企业都跟随提价。11月2日,恒顺醋业也发布公告称,鉴于原辅材料、运输等成本大幅上涨,自11月20日起对部分产品进行价格调整,调整幅度5%至15%不等。
为何调味品企业纷纷宣布涨价?在调价公告中,不管是李锦记、海天味业还是恒顺醋业,都提到了各主要原材物料、运输、能源等成本持续上涨。
据了解,直接材料成本占调味品企业总成本的80%左右。以海天酱油为例,其主要原料为大豆,占成本的20%左右,包装材料约占20%,其它材料还有糖、盐、小麦等材料成本。去年以来主要原料普遍上涨,大豆自2020年中低点至今上涨了近50%,塑料、玻璃、纸浆等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了20%。
对于调味品企业纷纷涨价,平安证券研报指出,这是因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导致产品生产端原材料也大幅上扬,从而带动食品行业出现涨价潮。话语权强、品牌力强的企业往往是直接提价,而稍弱的企业则会通过推新品或者换包装来间接提价。“考虑到市场的充分竞争性,一般龙头率先提价后,其余竞品企业会跟随性提价,一般跟进时间在3-6个月左右。”
据了解,自2020年以来,大豆、豆粕、包材等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与2020年初相比,大豆、豆粕、玻璃目前的价格分别增长34.32%、30.69%与64.66%。此外,由于国内新一轮油价调整窗口又将开启,运输费用最近也迎来了一波上涨。
原料、运输等成本大增,导致调味品行业整体业绩承压。数据显示,海天味业2021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收为123.3亿元,同比增长6.4%,归母净利33.5亿元,同比增长3.1%。对比过去几年,海天味业今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出现了明显下滑。千禾味业、中炬高新、恒顺醋业今年上半年业绩也不理想,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58.09%、38.51%和14.62%,毛利率则分别同比下滑7.52%、4.84%、2.65%。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经销商和终端商有库存,调味品领域出厂价调整传导至终端涨价还需时日,一般在一周至一个月,最快跟进的是商超,小店跟进较慢。
【记者】赵兵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