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博馆内,地市粤菜产业文化汕头展区人头攒动。
在飘香的卤味中,几盘切好的鹅肉被围观的群众一抢而空。“目测,卤鹅是今天全场最佳!”展位前一位吃着鹅肉的参观者对烹饪者、五星级“粤菜师傅”名厨陈进全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潮博馆汕头展区的卤鹅被一抢而空。
“‘粤菜师傅’工程开展的这几年,是我从业40多年来最开心、最活泼、最有收获感、成就感、荣誉感的几年!”陈进全毫不掩饰自己的激动和感慨。
兼任汕头市南粤潮菜餐饮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烹饪专业教师,陈进全在“粤菜师傅”工程实施三年多来,培训了近2000名学生。陈进全告诉记者,看到潮汕人民都很喜爱的特色美食能够走向大湾区,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他倍感欣慰。
谁都有机会接受“粤菜师傅”培训
南方日报:您作为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领创人,在培养粤菜师傅方面,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些心得体会吗?
陈进全:感慨良多!我从事饮食行业已经有四十多年了,最近几年我感到全身都充满冲劲。因为“粤菜师傅”工程里实施的各项方案,包括普及性的培训和扶持政策,对我们餐饮行业,特别是汕头餐饮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粤菜师傅”工程实施这几年,我很认真很用心地投身培训教学,学生加起来近2000人。汕头“粤菜师傅”工程的培训是很灵活的,不局限于学校的培训。比如,汕头南澳岛相对偏远,学生很难出来接受培训,我们的培训机构就定时定点“送教下乡”;企业的员工想进修却无法兼顾工作,我们就形成“企业学徒制”,直接到企业去为他们上课。只要是对这一行有兴趣的,我们都会用心给予培训机会。
广东省首批五星级“粤菜师傅”名厨、“粤菜名店”、“粤菜名品”,陈进全“三名”全入选。 南方+ 王涵琦 拍摄
失业人数变少,对外交流增多
南方日报:“粤菜师傅”工程实施三年多,您看到了哪些变化?
陈进全:我认为“粤菜师傅”工程带来的变化不单单在饮食行业,从养殖业到农贸市场变化都很大。拿潮汕卤鹅来说,汕头澄海的狮头鹅品质极佳,是人人都爱吃的常态肉食。现在汕头卤鹅已经开始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农贸市场以前每天可能卖100只的量,现在每天要卖1000只甚至一万只。一个小小的屠宰批发厂,每天的鹅不单是送往汕头本地,而是送至全国各地。现在养鹅的人越来越多。
现在汕头很多餐饮企业都找不到工人,因为很多人都有工打,失业的人很少。这就体现了“粤菜师傅”工程的惠民性——很多学生、下岗工人在培训的时候一分学费都不用出,政府都大力支持。学到专业技能后,或创业或应聘,都能解决就业问题。
南方日报:潮菜文化近几年是如何进行对外交流的呢?
陈进全:“粤菜师傅”工程激起了广大民众对中华美食的向往和喜爱。所谓“民以食为天”,现代人都希望吃得健康,吃得长寿,吃得强壮,也愿意往这方面探索交流。因此,我们经常和国内各个餐饮协会有沟通交流,不少其他省份的餐饮同行都会带队来汕头考察。我也经常参与主持此类交流,曾有佛山的协会带领一百多位粤东连锁经营平台的大咖来到汕头,也因为此行,促成了其中几个平台到汕头安家落户,带动了产业的发展。
【记者】王涵琦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