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鹤山:“五化五型”实践构建县域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体系

南方杂志

近年来,鹤山市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构建选聘有规范、成长有空间、进出有通道、待遇有保障、考核有标准的职业体系,让社区专职工作者劲头更足、奔头更实、甜头更甜,形成“五化五型”的县域实践。

一、背景与起因

广东省鹤山市地处珠三角西南部,隶属江门,全市总面积1082.7平方公里,现有1个街道、1个省级工业园区、27个社区和5个城中村,区域覆盖20多万人,其中党员约20000多人。2020年,鹤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74.76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8亿元,税收收入21.68亿元。县级城市的快速发展,既带来了经济社会发展新机遇,又衍生了城市治理新课题。

一是社区治理难度加大。鹤山主城区规模达到42平方公里,商品房超13万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接近59%。作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鹤山的城市规模快速扩大,人口迅猛增长,给城市治理带来了新挑战。二是社区原有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据统计,12个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中,本科学历7人,大专学历28人,高中(含中专)学历35人,初中学历4人,高中及以下学历占总数的53%,能熟练操作使用电脑的人员不足四成。社区安置了相当一部分涉军人员、合同工等,人数达44人,占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总数近50%。三是社区事务性专职人员严重不足。如和平社区辖下居民8664户共21661人,“三小”场所512间,但社区工作人员仅10人,人手严重不足。经估算,2018年街道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缺口至少为76人。四是社区工作人员薪酬偏低且无晋升空间。社区工作人员平均年收入约27000元,低于鹤山市城镇居民人均全年可支配收入水平,造成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人难选、人难留。

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亟需建立社区专职工作职业体系,切实解决社区工作者待遇保障不到位、聘用管理不规范、晋升渠道不通畅、考核奖惩不科学等问题。

二、做法与经过

(一)聚焦选拔聘用规范化,打造品质型社区队伍。做好顶层设计,出台《鹤山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形成由选拔任用、岗位职责、教育培训、日常管理、薪酬体系、职业激励和退出机制构成的“工作链”。落实员额管理,依据社区规模、人口数量、管理幅度等因素合理配备,经组织、民政部门批复同意,原则上每300户常住人口配备1名专职人员,提升人与事的匹配度。突出政治标准,注重高素质专业化要求,具备社工师证或中共党员身份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强化赋权扩能,考录权下放镇街,由组织、纪检部门进行指导监督,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出题进行考核,严把素质入口关。

(二)聚焦能力素养专业化,打造学习型社区队伍。突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建立社区书记年度、新任社工岗前、骨干人员考前“三必训”机制,培训结束后进行通关考核,作为见习社工师(社工员证)和年度个人考核评定依据。突出学习教育的成长性,鼓励和支持社区专职工作者参加基层学历提高班,由市、县两级财政承担每人每年2000元的学费,同时给予交通、食宿等专项费用补助。突出培训的专业性,编制鹤山市社区专职工作者培训教程,会同职能部门开展社区实务工作技能、业务综合技能培训,鼓励支持社工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要求新聘用的职业化社区专职工作者一般应在5年内取得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突出挂职锻炼的有效性,根据人才队伍培养计划或重大工作任务等需要进行挂职锻炼,建立上挂下挂和社区党组织书记交流制度。

(三)聚焦收入待遇保障化,打造扎根型社区队伍。建立薪级工资、岗位级别工资和绩效工资(津补贴)组成的薪酬体系,以待遇留人。做到“在职有甜头”,薪级工资设“四岗十八级”,分社区正职、副职、“两委”成员和工作人员四种岗位;按照工作年限、受教育程度、相关专业水平等综合因素分成18级,实现高起点、高标准、高成长性。做到“竞争有收获”,岗位级别设“四岗五星级”,以个人年度考核优秀累计次数为标准,一星至五星的累计次数分别是2、4、6、8、10年;个人绩效与社区党组织、个人年度考核等级结果挂钩,明确岗位级别和个人年度考核发放比例,绩效考核基数标准由每年星级党组织的级数确定,一星至五星的绩效系数分别为3000、5000、7000、8000、10000元,有效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问题。做到“离退有保障”,为社区干部缴纳“五险一金”,开展党内关爱慰问帮扶,提高离任干部生活补助标准,社区专职工作者退职保障进一步增强。做到“优秀有奖励”,对获得国家级、省级个人荣誉的薪级工资分别晋升2级、 1级,所在社区获得相关集体荣誉称号的,可根据具体情况发放一定数额的奖励,进一步增强荣誉感、获得感。

(四)聚焦岗位晋升多元化,打造出口型社区队伍。通过制度化创新,为社区专职工作者提供多元化的晋升通道。试行内部职务职级并行,社区专职工作者按职务层次套一至四级社工,社工级别晋升实施聘用制,满足相应的技术资格、学历、工作经历等条件并经镇(街)党(工)委研究通过后即可晋升,有效打破社区专职工作者内部晋升“天花板”。实施外部编制考录选拔,把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纳入鹤山市、镇(街)两级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定向招录公务员和招聘事业人员,把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选拔到副科级领导岗位,注重从推荐“两代表一委员”、推选劳动模范、发展党员、受表彰提升薪级工资等多维度进行职业激励。建立完善个人成长档案,江门地区首创社区专职工作者成长档案管理,通过记录社区专职工作者在职业成长中的工作经历、工作成绩等信息,将其作为今后评优评先、岗位晋升、薪资调整的依据。

(五)聚焦考核导向科学化,打造服务型社区队伍。健全服务机制,制定社区专职工作者岗位职责、服务协议,探索实施错时工作制,实行法定节假日、双休日值班制度,推行“入户全覆盖、民情大走访”,完善“全科网格化管理”,实现“一站式服务”。强化考核导向,建立群众满意度占主要权重的社区专职工作者考核评价机制,对接需求、资源和项目“三张清单”,树立“履职为本、服务为先”的鲜明导向;开展社区党组织和党员评星定级,考核结果作为岗位调整、等级调整、薪酬待遇、奖励惩戒、续聘解聘的重要依据。建立退出机制,结合实际形成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八条“负面清单”,画出淘汰红线,做到令行禁止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三、成效与反响

(一)社工岗位由无人问津变成“抢手香饽饽”。由薪级工资“四岗十八级”、岗位工资“四岗五星级”和年终绩效构成的薪酬体系和管理机制,使社区专职工作者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得其利,让该职业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据统计,2018年之前,鹤山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平均月薪不足2000元,这让许多想投身社区工作的年轻人望而却步,实施意见出台后,市街道两级财政投入近1000万元,社区专职工作者平均月收入涨到6000多元,比原来翻了三倍。政策的落地,不仅促进了内部良性竞争,更对社会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在2020年5月的社区专职工作者考试中,招考比例更是高达1:10,出现了竞争激烈的喜人场景。

(二)工作能力由罕闻寡见变成“全科活招牌”。锻造“全科式”综合素质,“三必训”的培训要求、党校分教点“一月两训”的制度、基层学历提高班和专业定制版培训教材,使社区专职工作者既全科又全能,让社区专职工作者实现从管理到治理、从行政化转向社工专业化。截至目前,通过多次招聘,鹤山社区专职工作人数从78名激增至132名,平均年龄大幅下降9岁,大学以上学历激增至45.5%。提升“全科式”服务口碑,推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现公共服务事项“一站式服务”,贯彻落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最多跑一次”要求。在2019年的社区专职工作者考核评价中,群众满意度高达99.8%,切实改变了“居委会大妈”彪悍无理的刻板印象,增强社区专职工作者的社会认同感。打造“全科式”坚强战斗堡垒,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中,全体社区专职工作者尽职尽责开展入户排查、居家隔离管理、接触人员排查等疫情联防联控“全科式”工作,无一人离职,均坚守岗位、共同战“疫”,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三)前景出路由华山一道变成“行行出状元”。社区内平衡晋升,探索实施职务职级并行,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按职务岗位对应一至四级社工,社工级别晋升实施聘用制,满足相应的技术资格、学历、工作经历等条件并经镇(街)党(工)委研究通过后即可晋升,有效打破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晋升“天花板”,解决了编制职数僧多粥少的难题,广泛调动了全体人员的积极性。系统内向上突破,实行“社区专职工作者—社区‘两委’干部—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副科级领导岗位”的渐进式职业化人才培养计划。截至目前,12名社区书记中,有1名提拔为副科级领导干部,2名社区书记考取公务员编制。系统外全面发展,强化社区专职工作者专业技能的辅导,部分人员向外发展,全市孵化出社工组织13个,累计开展公益创投项目达3046万元,“惠风和畅”“乐善社工”“传爱社工”等一批品牌社工组织逐步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积极开展各类便民、利民、惠民活动,显著提升居民生活的幸福感。

四、创新意义与价值

(一)“党领导一切”是职业体系建设得以落地落实落细的组织力所在。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鹤山市委将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作为“一号工程”,市委书记多次到社区调研,市委常委各自联系一个社区,组织部门多次组织市、街道、党建共同体、社区四级党建联席会议和部务会议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城市基层党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实施意见中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实践证明,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才能推动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的改革创新行稳致远、落地见效。

(二)“全链条管理”是职业体系建设得以有序有效有能的影响力所在。从理清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体系的职能、内涵,到员额管理、选拔任用、教育培训、日常管理,再到薪酬体系、职业激励、退出机制的执行,是构建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体系的“全链条”,必须环环相扣,环环落实。实践证明,严格的全链条管理,促使选聘有规范、成长有空间、进出有通道、待遇有保障、考核有标准,从而使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更加有序有效有能。

(三)“全科型培育”是职业体系建设得以利民便民暖民的生命力所在。刚性的培训制度、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全科网格化的一线实践,是社区专职工作者成为全科型服务人才的“三大法宝”。实践证明,引导社区专职工作者往“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有利于社区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社区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社区居民。

(四)“获得感增强”是职业体系建设得以自信自勉自强的执行力所在。职业体系建设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工资的大幅度提高解决了基础需求,职务和职级的并行解决了归属需求,打破职业天花板、实施职业激励、强化荣誉感则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求。实践证明,切实增强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获得感,职业体系的建设才真正得到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认可、尊重,队伍也呈现出强大的自信,社工的光荣与梦想在新时代精彩绽放。

【文章来源】中共鹤山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卢志科 林琳

【文字校对】华成民

【频道主编】刘树强


编辑 卢志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