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来栖

南方日报

通讯员 唐忠祥 罗保宣 供图

通讯员 唐忠祥 罗保宣 供图

近日,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生态与进化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在广东罗坑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罗坑保护区)进行秋季鸟类调查时发现鸳鸯,为罗坑保护区首次记录。

鸳鸯在广东非常少见,仅在少数几处地方有过野外种群记录。罗坑保护区位于广东省北部,地处南岭山脉中段南麓。历史共记录到野生脊椎动物有341种,其中鸟类164种。本次记录既为罗坑保护区新增一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也扩充了鸳鸯越冬栖息地的分布。后续还将继续深入罗坑保护区的鸟类调查,并以罗坑保护区为试点完善南岭国家公园鸟类调查体系的标准。

据了解,鸳鸯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全球种群数量估计为65000—66000只,中国估计有100—1100个繁殖对,以及少于100个越冬个体,其种群数量总体趋势可能在下降。

【南方日报记者】叶志强

【通讯员】唐忠祥 罗保宣 摄影报道

编辑 刘晓维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