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日《南方日报·清远观察》头版。
截至10月31日,清远市8个县(市、区)党代会相继落下帷幕。
五年一度的大会,备受瞩目。各地顺利完成党委班子换届,交出过去五年发展“成绩单”,并描绘今后五年发展蓝图。
新征程有何新动向?
未来五年,广清接合片区清远片区将勇毅前行。
清远新一轮高质量发展蓝图将徐徐铺开。 曾亮超 摄
“一地、两区、三城”的“千亿清城”呼之欲出,生态、活力、品质、幸福“四个清新”加速打造,英德争取尽快迈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佛冈争取打造“三区一城”。
未来五年,连阳地区绿色发展后劲将持续发力。
连州用五年时间建设“四个百亿级产业”,连山奋力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的特色边城、幸福连山”,连南提出勇当民族地区推动共同富裕先行地等“四个地”,阳山咬定县委“1+123”工作思路不放松。
蓝图绘就,正当扬帆破浪。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清远各地如何出招?
今年以来,清远市委提出加快实施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方案”等部署,打造融湾崛起排头兵、城乡融合示范市、生态发展新标杆、“双区”魅力后花园。
在全市统一部署之下,各地掀起一股比学赶超的热潮,推出多项“自选动作”。
2020年清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9.56亿元,主要经济指标总量稳居全市首位。此次大会,清城区提出力争到202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
清城立足清远争一流、全省进位次,“跳出清远看清城”,加快建设 “一地、两区、三城”。“一地”,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腹地;“两区”,一是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的“样板区”,二是广清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三城”则分别是国家级职业教育城、环粤港澳大湾区现代产业新城、华南休闲宜居宜游名城。
与清城相邻的清新区,明确今后的总体目标为建设生态清新、活力清新、品质清新、幸福清新,让清新成为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生态宜居的绿色标杆、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同时,继续深入推进“南融”“东联”“西拓”“北优”“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五大行动。
同属清远“大市区”格局,清新争取加快推进市、区一体化和清城清新一体化,充分释放1+1>2的强大发展动能。打造清新清城“15分钟通勤圈”、努力打造与广州、佛山等大湾区城市的“半小时通勤圈”。
英德提出打造为清远绿色工业发展主战场。梁素雅 摄
过去五年,广佛(佛冈)产业园聚焦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累计签约项目超100家,佛冈县实现从“马路经济”向“园区经济”的转变。地处环粤港澳大湾区第一圈层的佛冈,未来将奋力建设清远融入大湾区先行区、湾区北新兴产业集聚区、全国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宜居宜业宜游温泉之城。
英德是土地面积位居全省之首的县级行政区。立足优势、展望未来,英德提出打造为清远绿色工业发展主战场、粤北生态保护先行地、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全国休闲旅游目的地,续写“富裕、活力、美丽、协调、幸福、和谐、廉洁”英德新篇章。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英德历史性进入粤东西北经济实力强县前三,地区生产总值348.4亿元,排在清远市第二位。面向2025年,英德力争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00亿元,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在清远、全省排名上升一个层次,争取尽快迈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
清远是广东省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域内既有清城、英德等产业发展亮点频出的区域,也不乏位于粤桂湘三省(区)交界的连阳地区。包含连州、连山、连南、阳山四县的连阳地区,既是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的粤北生态屏障,辖内的特色农产、山水风光、壮瑶风情蜚声于外。
被规划为清远北部区域中心城市的连州市,在刚结束的党代会上提出,坚定走“城乡融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强化清远北部中心城市功能,打造国家历史文化魅力城市、粤湘桂交界区域中心、粤北生态发展排头兵、湾区休闲旅游目的地。
连州将狠抓“四个百亿级产业”建设,打造“百亿级”电子信息产业、“百亿级”新能源产业、“百亿级”高端食品药品产业、“百亿级”高端精细化矿业。这其中就包括利用连州特色水果、东陂腊味、丰阳牛肉干、生猪、中草药等优势农产品资源,培育农产品加工新领域的龙头企业等。
过去五年,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获评“中国最具民族风情生态旅游目的地”。连山森林覆盖率常年居全省首位,当前更是集“中国森林氧吧”“岭南避暑之都”“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等多项荣誉于一身。
连南勇当民族地区推动共同富裕先行地。 梁素雅 摄
未来,连山全力打造全国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进步排头兵、两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奋力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的特色边城、幸福连山”。特色何在?连山将充分体现“壮瑶风情、边城风光、自然风貌、多彩民俗”;幸福几何?连山将充分彰显“六个好”——民族团结好、产业富民好、基础设施好、投资环境好、机关效能好、党建品牌好。
作为瑶族自治县,连南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成功创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瑶族博物馆、千年瑶寨获评省研学旅行目的地等。
连南紧紧围绕“生态与文化立县、全面高质量发展”目标,着力构筑“149”发展布局。今后五年,连南的发展定位为,建设“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地、打造大湾区优质生态产品输出地、构筑瑶族风情旅游目的地、勇当民族地区推动共同富裕先行地。
2019年度、2020年度广东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阳山排名位列粤北片区县级第一。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阳山确定了“争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样板、打造生态发展新标杆”的发展目标,形成了县委“1+123”工作思路。
上述思路概括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立足省北部生态发展区“一区定位”,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二轮驱动”,加快绿色经济、交通体系、民生事业“三大提质”。
对内,在各地党代会报告中,多个县(市、区)纷纷明确了辖内镇街的发展格局。
清城区围绕“一主四次”城市空间结构,引导中心城区四个街打造成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城市中央综合服务区、城市生活居住区,四个中心镇功能布局也进行优化,如将源潭镇打造成为现代物流、高端陶瓷产业集聚区等,各镇街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在清新区的谋划中,镇域活,全区活;镇域兴,全区兴。清新区将加大飞水片区投入力度,推动太和、太平串连成片,有序拓展城市空间。其中,太和镇稳步推进“镇改街”工作,更好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当好全区“首善之镇”。太平镇突出抓好清远西部产业新城建设,全力打造“工业强镇”等。
随着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连州以连州镇沙坊村、西岸镇东村村、丰阳镇畔水村和东陂镇3个村1个镇为试点,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共同富裕试点村、镇。
对外,入珠融湾是清远各地的一道“首选题”,也是“必答题”。
连山森林覆盖率常年居全省首位。梁素雅 摄
在接受大湾区辐射带动上,与广佛相邻的清城区的区位、生态、空间优势明显。
清城区第八次党代会也意识到,市委寄予清城很高期望,赋予清城区全市经济发展“排头兵”、承接全市中心工作任务“主力军”、省市重点项目落户“主战场”和扩容提质“主阵地”的重要地位,全力支持清城提升首位度。
清城区将主动融入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广清接合片区、广州都市圈等高能级区域一体化建设,努力把清城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环境“涵养地”、辐射带动“传承地”、旅游休闲“目的地”、高端人才“落脚地”、科技成果“转化地”。主动承接大湾区高端装 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商贸物流等产业外溢和产业转移,携手广州、越秀共建“421”现代产业体系。
与清城区提出加快构建联通广州中心城区“半小时通勤圈”相对应的是,清新区也加速“入圈”,提出积极争取广清城轨、广州地铁延伸至广清永高铁清远西站,加快推进清南高速清新段建设,努力打造与广州、佛山等大湾区城市的“半小时通勤圈”。
另一方面,英德也提出主动对接和参与“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开展全链条、跨链条整合招商,培育两个总产值达两百亿级的产业集群。要持续做大做强工业园区,充分发挥广州白云区对口帮扶机制优势,以国家级高新区标准打造英德高新区,把广德园打造成为参与大湾区产业分工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力争到2025年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比2020年翻一番。
【记者】陈国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