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创新实施镇村干部“大储备”,夯实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基础

南方杂志

一、背景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入新时代,必须更加注重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把人才凝聚起来;基层干部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关键。惠州市委经深入调研,发现镇村干部队伍存在“头雁”质量不高、发展党员后继乏人、村民小组长脱管、编外人员管理失范等突出问题,必须创新思路、精准发力、系统开展镇村干部“大储备”。

一是夯实基层组织体系基础的迫切需要。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的关键在人。以惠州为例,2019年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超50岁的占55%,初中以下学历的占19%;农村党员中超60岁的占34%,初中以下学历的占55%。农村干部、农村党员队伍青黄不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的决策部署在基层的落地落实。

二是强化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一直以来,因待遇保障不高、职业发展空间不大、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等原因,镇村大量人才外流,在外经商务工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普遍不愿返乡,基层人才“蓄水池”不足,从事镇村工作的干部队伍存在年龄老化、视野狭窄、激情减退等普遍性问题,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掣肘、痛点。

三是推进基层干部队伍系统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一方面,镇街中层干部、普通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两委”班子成员、村民小组长等三级五类干部各自管理、互不流通,镇村干部队伍建设脱节、断层;另一方面,还存在“挂名式储备”“储而不用”等问题,导致“储不实、质不高、管不严、用不动”,需要在“储”字上精耕细作,以系统化、制度化的措施提升镇村干部队伍质量。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针对上述问题,惠州市委从建档立卡、储备选拔、培养使用等关键环节入手,创新构建环环相扣、上下贯通的镇村干部“大储备”工作格局,持续夯实基层组织体系基础。

一是全面建档立卡,引入“源头活水”。为全面摸清农村外出人才现状,全市统一组织对4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农村外出能人进行建档立卡。专门开发“农村外出人才建档立卡系统”微信小程序,外出人员只需扫码即可完成录入建档,基本信息、就业情况、返乡意愿一目了然。抓住2020年春节外出人员返乡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入户排查时机,快速摸清“底数”;抓住年中上门人口普查时机,进一步动员外出人员建档立卡,点对点宣传“大储备”激励政策;抓住村级换届外出村民返乡投票契机,再次集中铺开建档立卡,力争应建尽建。据数据统计,2021年9月已完成登记超4.5万人,其中40岁以下占94.5%、中共党员占30%、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占39%;经靶向动员,意愿返乡任职达40%;通过持续发动,“建档立卡”数量不断增长,实现村干部从后继乏人、无人可选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转变。

二是强化激励保障,确保“储有奔头”。全市自上而下建立完善激励政策,全面提升“大储备”吸引力。下放事业编制招聘。按市县1:1比例下放近800个事业编制到镇街,给予镇街中层干部储备人选公益一类事业编制,目前已专项招聘288名;同时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编制面向其他4类储备人选定向招聘。强化福利待遇保障。市县镇联动给予储备人选3.6万—8.1万元/年经济待遇,全面落实“五险一金”等保障,切实解决储备人选后顾之忧。加强培训提升能力。市县镇联动、分层分类对储备人选开展“精准滴灌”培训,同步安排镇街领导干部结对帮带,多措并举全面开展培训。明确上升渠道。强调农村发展党员、村级换届新进“两委”干部和村民小组长等均应是“大储备”人选;村党组织书记储备人选在2021年村级换届成功实现“一肩挑”的,可直接获得每年度定向招聘镇街事业编制人员考试资格;镇街执法辅助人员原则上从表现优秀的“大储备”人选中招聘。通过构建三级五类储备人选向上晋升、横向转任、向下兼任的流动机制,一举打破镇村组干部各自管理、互不流通的“壁垒”,形成基层干部灵活配置的生动局面。

三是坚持以用为本,力促“人尽其才”。结合机构改革,全市清理县镇编外人员近8000人,并明确镇街除“大储备”人选外,严禁另行招录编外人员,为储备人选腾出空间、提供平台。储备人选上岗后由镇街统筹使用。对镇级储备人选,安排在党建党务和站所部门、各类镇街工作专班、党群服务中心等履职锻炼。对村级储备人选,按“内挂村、上挂镇”的模式,发挥他们学历高、见识广的优势,承担镇村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基层党建、扫黑除恶等各项工作。对村民小组长储备人选,根据组织安排,配合做好村民小组各项工作,确保落实各级党委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此外,对部分不参加全职管理、继续从事原有职业的储备人选,予以跟踪管理;允许以定期参加重点会议、专题培训和重大工作的方式“兼职储备”。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每年末对储备人选履职成效实行考核评估,表现优秀、能扛会干的及时提拔选用;部分不适应基层工作、难以胜任储备岗位的予以辞退,形成优进劣退的良性循环机制。

自2019年9月启动“大储备”工作以来,按照全市统筹、择优竞聘的原则,截至2021年4月,全市已选聘储备人选12331名,其中镇级储备人选555名,全部为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村级储备人选1650名,大专以上学历占99.7%,平均年龄不到35岁;村民小组长储备人选10126名,“大储备”人选逐步成为推动镇村各项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一是有力推动“头雁”质量显著提升、班子结构全面优化。有937名村级储备人选成功“转正”,推动村(社区)“两委”班子平均年龄降至约40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超65%。二是发展党员质量明显提升。2020年,农村符合条件的155名储备人选均成功发展为党员;另有507名储备人选培育为入党积极分子,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超八成。三是村民小组长队伍实现规范管理。新任村民小组长必须先储后选,对全体村民小组长逐一过筛、另行物色,有2477名储备人选即将进入村民小组长队伍。四是镇街编外人员实现量减质升。高学历、高素质的储备人选成为镇街各项工作的唯一补充力量,为持续清退素质低、能力弱的大量编外人员提供了保障。

“大储备”是打基础、谋长远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成为持续优化提升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探索。展望未来,惠州市委将继续坚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把“大储备”工作与实施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结合起来,通过3年时间推动全市“大储备”人选稳定在15000名左右,持续夯实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基础,建立起梯次培养、迭代更新的基层干部建设体系;通过源源不断为基层集聚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人才,从根本上遏制宗族派系、房亲等不良因素对基层组织体系建设的干扰、影响,实现基层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焕然一新,有力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文章来源】中共惠州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陈冰青 林琳

【文字校对】华成民

【频道主编】刘树强


编辑 陈冰青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