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顺德:探索农民教育新模式让农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能

南方杂志

近年来,顺德区委坚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果断将村级工业园改造作为党委政府“头号工程”,把“村改”与乡村振兴一体谋划、协调推进,明确新增收益至少提留50%用于乡村振兴,“村改”以来农村集体资产增长16.4%,集体经济收入增长10.7%。但与此同时,农村基层长期存在的农民教育机制不健全、教育途径单一、农民政治观念和法律意识薄弱等问题,客观上阻碍了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步伐,制约了新时代顺德新农村的发展。因此,加强农村党员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了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顺德区委坚持问题导向,大抓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让农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为推进区委区政府村级工业园改造“头号工程”、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思想武装支持。

构建科学体系,全面筑牢教育基础

2020年,顺德区委以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第1号文,印发《顺德区关于加强农民教育为“村”“农”双改革和乡村振兴提供思想武装支持的意见》,建立健全党委统筹、组织牵头、部门合力齐抓农民教育机制,以“抓青年、促中年、稳老年”的工作思路,为推进区委区政府村级工业园改造“头号工程”、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思想武装支持。一是聚焦建强“三农”队伍,精准选定教育对象。教育对象以村(社区)“两委”干部、退职“两委”干部、后备干部、村(居)民小组长、股份社理事、股东代表、村(居)民代表等农村骨干为主,涵盖村(社区)党员、社会组织负责人、辖区企业家和管理人员、村(社区)内有影响力的农民群众。二是聚焦壮大师资力量,精准聘任教育队伍。区委书记、10个镇街书记带头,来自19个区级涉农部门和镇街的党员干部,村改、农改业务骨干,村(社区)“两委”成员,农村致富带头人等组成180多人的农民教育“百人讲师团”,为区镇村三级开展好农民教育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支撑。三是聚焦服务中心工作,精准设置教育内容。以中央、省、市政策精神和落实“村”“农”双改革、乡村振兴、提升城乡品质等全区重点工作为农民教育大纲,系统设计教学内容,开展思想政治、政策形势、民主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顺德乡情教育,充分调动农民学习积极性,有效强化农民群众的中心工作参与感。四是聚焦推动全区覆盖,精准提升教育场所。充分发挥10个镇街党校、314个党群服务中心教学主阵地作用,常态化开展学习提升活动,实现阵地“村村有”,教学“村村优”。把黄龙书院打造成为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采用“户内教学+户外考察”的教学模式,升级打造“学习之路”。以点带面、串珠成链,提升了15个党员教育基地,推动了16个红色村(社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形成12条就近就便开展四史教育的现场教学线路,推动党员群众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力量。

搭建学习平台,大力激发创新活力

顺德区委坚持把创新作为加强农民教育的第一驱动力,结合农民实际需求,勇于创新,大胆探索教育思路,科学制定农村干部学历提升班、群众定期联系制度、农民思想定期分析制度等10项措施,为农民教育注入新动能。一是创新“大巴党校”,实现“走出去学”。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带领农村党员群众到党建强村、经济强村、美丽文明村学习,乘坐大巴期间观看区情教育专题片,参观结束开展“发展大家谈”座谈。通过看对比、找差距、谋发展,让党员群众带着问题上车,找到答案下车,充分调动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二是创新农村党员户挂牌,实现“家门口学”。全区30000多名农村党员户在居所门前挂牌亮身份,开展承诺践诺、联系党务村务和村民群众“双联系”活动,推动党员户用本土话语讲好本地经验,讲法、讲情、讲理,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接受教育。三是创新“农民夜校”,实现“每月一学”。结合每月15日主题党日活动,利用晚上空余时间组织农民上“农民夜校”,村(社区)书记带头讲党课,讲师团干部讲政策,实现“评讲一件事,教育一大片”“学习一个先进典型,树立一个良好村风”。四是创新线上“云课堂”,实现“云端畅学”。在疫情防控关键期,创设“顺德先锋云课堂”,既能让农村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接受到高质量的入党培训课程,又能降低疫情防控风险。同时把顺德区2000多名机关企事业党员干部奔赴基层一线担任疫情防控指导员助力复工复产、67名医生护士驰援湖北的榜样故事同步上线,丰富“云课堂”教学内容,做到农民教育“不断线”,党员学习“不停步”。五是创新“红色村居声音博物馆”,实现“随身听学”。把“顺德区党员教育走廊”沿途的教育基地、红色村居等串珠成链,以图文并茂、绘声绘色的生动形式,以手机等移动终端为载体,运用新媒体技术,让农村党员群众随时随地开展革命教育,实现在认真学习党史、国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革命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勇担使命的强大精神动力。

凝聚党群共识,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顺德区委坚持以目标为导向抓落实,以问题为导向抓短板,大抓农民教育破解农村基层治理和社会发展中矛盾突出问题,为顺德和谐稳定发展保驾护航。一是凝聚“我要改”共识。下派400名机关干部到10个镇街205个村(社区)担任“村改”改造政策宣传员,坚持用心用情走群众路线,“早七晚七”进村入户,“朝九晚五”走企业工厂,推动农民思想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变。二是凝聚“自己家园自己建”共识。组织开展“乡村振兴大讲堂”等专题讲座31期,广泛宣传乡村振兴理念,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积极性,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促进“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管”,实现思想大解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三是凝聚“选好头雁”共识。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区委提前1年多精准部署,对农民落后思想增强针对性教育,推动领导干部上讲台讲党课,直奔村(社区)一线开展政策宣讲、传授业务知识,加大对换届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印制超14万份《选好当家人,重托赋予你》《换届“三要五不准”》宣传折页和宣传海报,把换届新政策新要求简明扼要、清晰列出、广泛张贴,让村民群众一眼入心、一读入脑,自觉跟党走、选好当家人。制作换届选举宣传小视频强化“云教育”,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线上途径传播换届正能量。

顺德广泛开展农民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2020年12月底,顺德区共开展527期“大巴党校”专题培训,组织了31000多名党员群众到先进村(社区)和美的、碧桂园等世界500强企业学习交流。“大巴党校”专题培训得到了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知名媒体的宣传报道。“大巴党校”专题培训获得广东省市直机关第七届“先锋杯”工作技能大赛党建创新类决赛第九名,佛山排名第一;黄龙书院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72期,培训人数约17891人。其中村(社区)“两委”干部和党员9261人,农村青年骨干2506人,妇女骨干2725人,工会骨干2789人。共接待参观团体1135场次,参观人数达45316人。

(一)村级工业园改造大势已成,取得了决定性成果。目前,全区累计土地拆除整理9.4亩。村级党组织领导表决的73个村改项目中,三分之二以上的项目同意率超过了90%,16个项目参与率、同意率均达100%,实现零投诉、零上访、零事故。

(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全区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范围的行政村100%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其中生态美丽宜居村73条、特色精品村17条,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基础的乡村振兴工作持续推进。

(三)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取得历史性突破。1月10日,顺德区率先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全区同心同向选出新一届“两委”干部1172名,一改过去“逢选必争”“逢选必斗”“逢选必闹”“逢选必乱”、每一次换届都拖全市全省后腿的被动局面。基层干部群众普遍评价,这是顺德凝心聚力大抓农民教育结下的丰硕成果,也是20年来最平稳有序、最高质高效的一次换届,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接受过教育培训的村民,纷纷表示对顺德农民教育的肯定,反响甚佳。大家认为,课程安排丰富、形式多样,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不仅令自身大开眼界,同时也学习到了不少先进村居的经验,了解到当前时政热点。通过教育培训,大家都找到了投身乡村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也找到了各自乡村发展的潜力和方向。

“农民教育”,并不是新鲜词。早在上世纪20年代,毛泽东就曾创办农民夜校。“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这一著名论断更是揭示了农民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如何讲、讲什么直接关系到农民教育成效如何,农民最终能接受多少。

顺德积极探索农民教育新模式,丰富教育载体、创新教育形式、拓宽教育内容,围绕区委区政府村级工业园改造的中心工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形势教育、民主法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新时代德情教育,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农民教育,进一步凝聚农民群众、发动农民群众,更好地将全区的中心工作贯彻到最基层,最前线。调动农民自己家园自己建、自己管的积极性,发挥农民主人翁角色作用,让他们主动参与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党群同心共推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为顺德建设新时代广东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验区、“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文章来源】中共佛山市顺德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陈冰青 林琳

【文字校对】华成民

【频道主编】刘树强


编辑 陈冰青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