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家门口乐享“文化大餐”,茂名黑泥塘村:“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新活力

南方日报

“今晚又和阿爸来看戏吗?”“是呀!”夜幕降临,茂名市茂南区羊角镇上庵黑泥塘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单人木偶戏培训基地热闹起来,不少年轻人开着车和父母前来观看单人木偶戏,一家人其乐融融。单人木偶戏是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该基地建成以来,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化动能。

目前,黑泥塘村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单人木偶戏培训基地、农家书屋、乡村大舞台等场所。同时,当地通过文化墙等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孝道文化等内容,让精神文明浸透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木偶戏活跃乡间舞台

木偶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单人木偶戏属小班木偶戏,布台简单、一人操作,十分适合在农村流动表演。

为了将单人木偶戏和当地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黑泥塘村大力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打造了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冼夫人文化等精神文明阵地。

表演单人木偶戏。  通讯员/受访者 黄林明 供图

表演单人木偶戏。  通讯员/受访者 黄林明 供图

去年2月,黑泥塘村开设了单人木偶戏培训班,先后招收近20名学生。“来,把手给我,拿着木偶,抓紧、转动……”黑泥塘单人木偶戏传承人赵善葵一边舞动着手上的木偶,一边传授自己的艺术经验,“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会配音、会操纵木偶,还要会制作,在表演的时候要灵活运用手劲来变动木偶。最关键的是要对木偶本身十分熟悉。”

赵善葵今年已88岁,仍全身心投入木偶戏的传承。对他来说,把红色教育和非遗文化相结合的作品搬上舞台,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单人木偶戏培训基地。  通讯员/受访者 黄林明 供图

单人木偶戏培训基地。  通讯员/受访者 黄林明 供图

“我准备把党史学习教育和非遗文化结合起来,编排以红军革命故事、本地英雄历史为主题的木偶戏。”赵善葵希望用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形式让群众了解革命历史,让广大党员尤其是青少年从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黑泥塘村一名村干部告诉笔者,每天来基地看戏的多为老年人,其子女会开车搭他们来看戏,“在这一来一去中,父母和子女之间感情也比以往加深了不少。”此外,培训基地开放以来,木偶戏表演者有了组织,白天下乡巡演,晚上回基地为村民表演,忙得不亦乐乎。

农家书屋成文明新窗口

非遗基地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农家书屋则成了村里孩子的书海世界。

农家书屋一角。  通讯员/受访者 黄林明 供图

农家书屋一角。  通讯员/受访者 黄林明 供图

近年来,黑泥塘村不断创新形式为一老一少送上“文化大餐”。2019年,村里建设了一家农家书屋,切实解决了村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

“孩子们想要阅读的书籍大部分都能在书屋里找到,不用专门跑一趟镇上或市区的图书馆,很方便!”村民邱阿姨说,自从有了农家书屋后,她家的孩子经常约小伙伴一起看书,看电视、打游戏的时间减少了。

目前,书屋已配备5000多册图书,涵盖了中小学生课外书、科技、历史等领域书籍,较好地满足村民的阅读需求。书屋还利用“5G+”技术打造了“网络+书屋”式的文化学习平台,拓宽村民获取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渠道。村里安排了12名管理员负责书屋的设备维护、图书归档分类等,每天都有专人值班。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国学课在书屋开讲。孩子们穿着汉服跟“老师”一起朗诵国学经典,“老师”是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

孩子们在农家书屋听国学朗诵。  通讯员/受访者 黄林明 供图

孩子们在农家书屋听国学朗诵。  通讯员/受访者 黄林明 供图

为充实农村少年儿童的课外文化生活,满足不同年龄层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黑泥塘村以志愿服务的形式,组织热心人士到书屋开展义务课堂、作业辅导和国学经典朗诵等。

现在,村中的小朋友课余时间都会往农家书屋跑,他们在这里学习党史、观看书籍、听国学朗诵。农家书屋不仅成为了树立文明新风新窗口,还成为了美丽乡村的“新地标”。

【记者】杨金凤

【通讯员】黄林明 邱秋梅



编辑 佘余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