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工改工”、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上,汕头市潮阳区接连部署新的举措。南方+记者了解到,根据近段时间的摸底,该区首期拟纳入“工改工”“工改新”、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范围44宗、面积2668亩,各地各部门正集中力量攻坚突破。
潮阳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正在加快智能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
据悉,这些用地项目主要集中在民营经济比较活跃的练江片区,其中“工改工”项目37宗、面积1945亩,村镇工业集聚区7宗、面积723亩。针对村镇工业集聚区主导发展的水产品、物流仓储、新材料、电子信息、文具产业及配套、化工塑料、纺织服装、高端装备制造、塑料制品等各类产业,潮阳区发改部门提出每亩300万元至450万元不等的固定资产投资强度要求。
潮阳区第五次党代会提出,落实“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部署要求,集中力量建链、强链、补链、延链,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拓展产业空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此,该区将清理盘活闲置低效工业用地和农村闲散土地,加强镇村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大力推行“工改工”,制定专项激励办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连片改造,促进要素集约、产业集聚、链条延伸。
目前,潮阳区发改、自然资源、工信等部门及各镇(街)正在开展项目现状调查,同时对城区及榕江片区继续摸底,及时拟定纺织服装、塑料制品、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创意文具等产业发展方向。
“推进‘工改工’、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是市委、市政府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工作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潮阳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增强产业竞争力、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抓手。”潮阳区委书记柯延鹏在28日召开的专题会议上强调,要集中力量把试点项目打造好,以点带面推动全区“工改工”深入开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危旧厂房,积极探索有效改造模式。
【记者】黄嘉锋
【通讯员】陈文祥 肖树鹏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