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校园行动计划方案出炉!顺德将新建不少于20所百年校园

南方+ 记者

10月28日,中国共产党佛山市顺德区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提出,实施“四好工程”,将学校打造成最美城市地标,面向全国招聘一批优秀校长和教师,让优秀的人培育出更优秀的人,让学生享受学习、享受成长。

学校如何打造最美城市地标?这引起了会场内外的热议。今日,《顺德区最美校园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下称《计划》)正式印发。顺德提出,到2025年,新建不少于20所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百年校园,改扩建不少于60所与原有风格协调统一、兼具教育功能和艺术特色的校园,打造一批集“地标校园”“智慧校园”“景观校园”“人文校园”“安全校园”五位一体并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的最美校园

为此,顺德将用最好的地块、最大的投入、最强的设计、最优的施工,建最美的校园!顺德为何重视校园设计?这将如何提高公办优质学位供给能力?除了好学校还将有哪些发力点?这得从一场竞赛说起。

一次设计竞赛和一次共识凝聚

10月20日上午9时,顺德区仙泉酒店二楼会议中心,乐从第二实验学校新建工程设计竞赛方案评审会召开。入围单位述标、答疑、专家提问、讨论交流、投票、形成评审意见……直到下午三点多才完成评审。

这已经是该工程的第二场评审会。在9月8日举行的第一场评审会上,由国内知名建筑行业专家和校方代表组成的评委会,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讨论和投票,从43份参赛方案中优选出6份入围方案。随后,入围设计单位进行实地踏勘后进一步完善了设计方案。第二次评审会的任务是从6份入围方案评选出3份优胜方案候选。

和乐从第二实验学校一样,华侨中学扩建工程、顺德区实验中学扩容提质工程、勒流中学扩建工程的设计方案也要过五关,斩六将。专家不仅要考察项目整体设计的新意、完整度、流畅度,还着重关注儿童心理、消防安全、建筑之间的连接、家长接送等等细节。而校方代表则在功能定位、建筑成本等方面及时反映需求。

这次竞赛是顺德最美校园行动计划的头炮。顺德希望,不仅要选出最美方案,更重要的是探索如何在校园建设中形成“把80%的精力放在超前理念设计上”的共识。

因此,竞赛是一次对话,也是一次关于城市美学的观念洗礼。“这次竞赛刷新了我们对教育空间使用的认知。校园不仅是单一的建筑,更是教育发生地,它能通过更新、更高的设计追求,不仅成为最佳的育人场所,还能成为当地建筑群落的一大亮点。”作为乐从第二实验小学校方代表,谢立清全程参与了评审过程。他认为,这次竞赛对学校管理团队来说,是对多元化教育模式的一次探索,也是对顺德教育外延和内涵的提升。

最美校园行动计划评审会现场。顺德区教育局供图

最美校园行动计划评审会现场。顺德区教育局供图

“透过这些方案,实实在在感受到校园重视设计与否的差别所在。”顺德区教育局局长温联洲透露,在竞赛举行之前,他们组团去深圳福田、罗湖考察学习了当地的新校园建设理念后,就感觉到设计非常重要,而通过这次竞赛,更让大家意识到以前的顺德校园建设可能更考虑实用功能,没有更多考虑校园整体空间与教书育人的融合度。

校园可以更美,可以更符合育人的要求,甚至可以成为城市地标甚至百年建筑。经过四个月的酝酿,《计划》正式出炉。接下来,顺德将对标深圳,全力破解学校设计规范滞后、建设模式僵化、公众参与缺失、忽视校园文化及场所精神等困局,通过加强机制创新,以城市为抓手,邀请建筑师、教育家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构建校园设计建设新共识;以一流设计为引领,探索中、高密度条件下高品质校园设计建设新策略;以城市公共建筑地标为导向,研究符合顺德实际的现代校园设计建设新标准;以文化建设为依托,挖掘融合现代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的校园设计建设新内涵

一份行动计划和一次理念更新

教育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顺德区党代会报告提出,坚定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实中央“双减”和民办教育规范发展政策。

“顺德实施‘四好工程’,即好生态、好学校、好校长、好老师,最美校园行动计划就是建设好学校的具体措施。”顺德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吴俊强调,这也是顺德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聚焦扩大优质公办教育资源供给,提高教育社会服务能级和贡献水平的新行动。

《计划》明确了8条具体工作措施。在科学规划布局方面,顺德将统筹考虑城镇化进程、人口变化趋势等因素,实施“631”学位建设机制,即提前六年预判学位需求,提前三年规划学位建设,提前一年落实学位供给。到2025年,全区新增8千个幼儿园公办学位、5万个义务教育公办学位和2万个高中公办学位。

顺德还将进一步优化基础教育学位建设审批流程,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落实并联审批、“一网通办”、告知承诺制、联合审图、联合验收等改革措施,加快办理学校建设项目的审批事项

未来,顺德的校园将成为展现城市文化底蕴的标志性建筑。为此,顺德研究适合顺德学校建设的全新标准指引,并加强学校建筑与岭南文化的融合。

最美校园行动计划评审会现场。顺德区教育局供图

最美校园行动计划评审会现场。顺德区教育局供图

建设“地标校园”,必须以一流设计引领。《计划》明确,顺德要把80%的精力放在超前理念设计上,启动“中小学校园新改扩建概念方案设计竞赛”,凡使用区、镇财政性资金投资建设的新改扩建公办学校(幼儿园)工程项目原则上100%纳入公开竞赛范围,具体由区中小学校舍建设工作专班审议确定。

下阶段,顺德将引入顶级设计团队,凸显建筑特色和公共形象,建设标志性公共建筑。同时,加强教育部门对校园设计的介入力度,校长参与校园概念方案设计竞赛评审,推动学校管理团队、教师、社会代表深度参与校园设计。

成为城市地标,还意味着学校要提升与周边社区的协同性,提供更多的社区公共活动空间。《计划》提出,新建学校的体育场馆原则上要相对独立,适用于在非教学期间向周边社区开放,实现与社区的共建共享。

此外,顺德还将推进新技术赋能教育,建设“智慧校园”,到2025年,在全区按照高于省、市建设标准建设不少于20所智慧教育标杆学校。

通过建筑立面美化、标志性建筑、校门、雕塑、文化走廊、园林绿化等校园微改造工程,以及树立植物造景的观念,要求每所学校配植品种不得低于30种,校园绿化覆盖率原则上不低于全校总用地面积的50%,顺德将加快建设“景观校园”。

如何建设“人文校园”?顺德提出,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引领学校全面发展的重点工作进行推进,包括校名、校训、校歌要和学校的文化内涵和办学特色相匹配,新建学校的校名不得单纯以数字顺序命名,支持鼓励向社会征集校名等等措施。

最后,顺德将对校园周边治安乱点、高危人群、河涌、交通等校园安全隐患加强治理,共建“安全校园”,营造安全有序、优美整洁的育人氛围。

据悉,为了推动《计划》落地,顺德将充分发挥区中小学校舍建设工作专班的统筹、协调作用,每两周收集一次问题,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专班会议,每季度通报一次建设进度,并建立区领导挂点协调督办机制,建立最美校园建设科学评价体系,压实各方责任,加速推进学校建设项目落地。

温联洲透露,顺德最美校园行动计划第二批方案设计竞赛即将拉开帷幕。“办教育关键就是好校长、好老师、好学校,有了他们,就会带来好的教育生态。”温联洲说,顺德有优质均衡的教育体系,这几年正加快走内涵发展道路,努力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希望顺德教育先行一步先行示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为顺德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贡献力量。

专家观点

(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深圳市土木石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首席建筑师邓文华:

每一座饱含历史文化的建筑,在不同的社会和历史环境条件下,会产生不一样的美学的价值。如何把文化底蕴提炼、移植或是引申到现代建筑中,这需要探讨。在设计上,从使用功能、环境设计,特别校方的使用需求可能又需要现代化的结合方式。所以我们说这次的活动,是顺德校园建设的一次非常好的探讨和探索,它会给学生、老师、市民带来潜移默化的美学理念影响。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一联合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副总建筑师范须壮:学校是比较复杂的建筑学类型,因为里边有各种各样的使用空间和功能,以及各方的诉求,也承载着环境育人的需求。未来方案在落地的过程中,还需要顺德组建专业团队去共同推进。

迹·建筑事务所(TAO)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华黎:

不管是在顺德,还是在其他地方,建筑师去设计做学校,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创新的点该从哪儿切入?我看过最好的学校设计任务书,它描绘的是未来学校里学生和老师是怎么样互动的,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些什么样的场所,而这些想象学校作为业主提出来的,不是建筑师提的。如果业主能有这样的认识、观念和思考,我觉得建筑师才能更好地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才能。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建筑师,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林毅:

顺德能提出最美校园行动计划,是非常好的倡议,这在广东省乃至全国都是积极的事情。结合社会发展现状,校园实际上是急需改建或者是扩建增容的地方。顺德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能开创全新的校园设计理念,即从最美校园、最好校园以及最佳校园等等活动去促进今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深圳市立方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执行董事邱慧康:

从方案中我看到很多建筑师,还有校方、业主,已经体现出了一种对城市的知觉。大家都认识到,在这个时代校园不仅能够满足教育学位的需求,在城市建设中还能担当起沉淀社会文明的作用。顺德能把财力和社会关注度集中到校园建筑设计上,是非常有意义的。

深圳大学研究员(教授)、本原设计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晓东:

学校在功能安排上以及未来结合教育改革而产生的功能需求新变化上,其实正在经历一个思维动荡,不断涌现新思潮的过程。顺德在校园建设上很下功夫,也可以看到优胜方案很有质量,设计师以非常积极的态度去解读这种变化。

【南方日报记者】蒋晓敏

【实习生】张艳青

编辑 杨晖桃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