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尽世间万卷书,不如读懂曾国藩。
这是我读完他的1500封家书后的感悟。
只因曾公的前半生,实在太像每一个在中国人情社会挣扎的普通人了:
他性格内向傲慢,还控制不住情绪,刚到北京做官时,吃个饭都能和对桌骂起来;
他是职场愣头青,被同事怒批不会做人,甚至到了“通国不能相容”的地步;
他还不会和领导搞关系,一腔热血进言,却被皇帝罢免兵权整整一年,陷入人生谷底;
就连家庭关系也是一团糟,明明苦口婆心写家书,劝告兄弟上进,却因不会说话,被嫌弃家书“纠纠缠缠,又臭又长”。
可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谁都搞不定的人,却偏偏在人生下半场,从一个愣头青,进化成了“人情练达的人生赢家”:
别人锒铛入狱,他官至直隶总督;
别人机关算尽,众叛亲离,他却能赢回皇帝信任,晚年得以善终;
都说富不过三代,但曾家10代出了200个人才,覆盖数学家、艺术家、教育家林林总总,才俊辈出。
中华上下5000年,智慧者众,可曾国藩却是少数后天历练成的处世高手。
人这辈子,在人际关系上能踩的坑,大多被普通人曾国藩踩了一遍。
他的人际心法,值得你细细品读。
从官场“万人嫌”,到湘系官员魁首
他做对了什么?
梁启超曾认为,曾国藩早先其实是一个钝拙的人。
这里的钝拙,不单是说智商,更指人情世故。
他不会处世到什么程度呢?
晚清官场,他是一个敢正面刚皇帝的人,批评咸丰皇帝在面对太平天国作乱时,毫无“领导力”,瞎指挥。
震惊朝野!
而怀着一腔热血,强烈道德优越感的曾国藩,更是不懂:锋芒毕露,必有灾殃。
咸丰三年土匪闹事,他火速奔赴湖南,绕过地方官员,直接成立了“审案局”,才4个月,就迅速搞定了湖南治安。
可没想,这一治,造福了百姓,却让他成了被湖南官员日夜咒骂的“敌人”。
曾国藩4个月办的事,就超过了地方官十几年的成绩,他们的面子往哪搁?
官员们都恨他,做事太直,方法太锐,不留余地。
要知道,人上不和,事就难成。这也导致曾国藩的前半生,再努力,再有本事想施展,也始终成不了中兴重臣。
甚至在40岁那年,被皇帝卸下兵权,封杀整整一年。
也就是这一年的自省时光,让他猛然惊觉:自己不顺利,并非只是领导小气、同事善妒,自己何尝不是太急于求成、太刚强呢?
他后来总结:
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与四十岁前迥不相同。
所有人都惊奇地发现,曾国藩为人处世和气了、谦虚了、周到了。
面对同事,他每到一个地方,先拜访,每有信件,必回复;
面对下属,他不玩权术压制,而是推心置腹;
面对家人,他不再言语上摆出一副批评者姿态,而是对弟弟、儿子“鼓励式”教育……
此后,曾国藩尽收天下人心,“湘系文武错落半天下”,意思是文武百官,有一半都是曾国藩这出去的,从此一呼百应。
43岁,组建湘军;55岁,建江南制造总局;61岁,提出在美国设立“中国留学生事务所”……
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成了晚清圣人。
但也有人说,他更值得细品的,是他再怎么受挫,也从不靠厚黑权谋之术逆袭,反而用处世大智慧服人。
在权谋圆滑和老实本分之间,他找到了第三条路:
既不被世界规则改变,又能坚持内心的操守。他的处世哲学自成一派。
他从“账本”入手研究曾国藩
他口中的历史,性感迷人
以上对曾国藩的解读,出自于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张宏杰。
历史在他的笔下,新鲜而又迷人。
我想可能是,他读历史的角度,往往不与旁人相同。
别人只知曾公是笨才,从他身上学自律方法。
他偏从曾国藩的账本入手,研究他的经济状况,剖析他的人际世界、关系江湖。
力求从每一个侧面,每一处细节,窥探并还原曾国藩的全貌。
他认为,曾国藩的处世成功之处,也在于他舍得投入。
曾公日记中,没有一天不社交的,谁家有急事,他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从不含糊。
于是在北京老乡中,曾国藩名望越来越高,大家都推举他为湖南京官代表。
现在流行的“利他就是利己”,曾国藩200年前就悟到了。
而对于家庭,他更舍得花心血,在他心中,家的分量,不亚于朝廷的兴亡。
一生写下家书1500封,字字箴言,关注夫人身心健康,关心孩子性格成长……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每次翻到这些讲述,都不得不感叹,原来那些颠扑不破的智慧,其实就藏在一本日记、一封家书、一些历史的碎片里。
只是很少有人能将其拼接起来,但张宏杰做到了。
这都是因为,他对于历史,始终有一种敬畏。
从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到清华大学历史学博士后,再到中国人大清史所,他专注学术,不放过一丝细节求证。
师从包括葛剑雄、姚大力、秦晖等历史名家。
而作为曾国藩的狂热粉丝,他始终觉得,曾公是一个有灵魂和温度的人,他拒绝把曾国藩的历史,看成干巴巴的数字和年号。
更拒绝把他的心法,等同于非黑即白的功利化学说。
▼研究曾国藩20年,书籍一再脱销
他在《百家讲坛》对人物的解读更一夜爆火,收视率创新高。
而他口中曾国藩的关系江湖,也不只是一张浅薄的网。
值得人情社会中的普通人,去遨游一翻。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跟世界打交道
就来听张宏杰聊一聊曾国藩
人活于世,谁都避免不了和人打交道。
在这一点上,曾国藩做成了楷模。
在充满权谋的官场游走,在旧社会的礼法中治家,他超脱了规矩的束缚,修炼出大格局的处世智慧。
知世俗而不圆滑,通人情却不功利。
30岁前的人生拼努力,30岁后的人生,拼的是格局。
所以这一次,我们特别找到了张宏杰,邀请他为大家带来《曾国藩的30个关系心法》。
用学者的严谨视角,还原真实的曾国藩,把他一生的处世智慧,毫无保留地呈现给你。
家庭、朋友、职场、自我
解码围绕你一生的四重关系
30个精致音频,30节关系心法
一门展现中国式处世智慧的
格局课、文化课、经典课
仅需99元,一顿晚餐的价格
点击下方按钮 马上订阅
▼
30个人生心法,逐步进阶
点击下方按钮 马上订阅
▼
#你一定不能错过的三大理由#
曾国藩的前半生:出身平凡、缺点很多。
曾国藩的后半生: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适合深处复杂人情社会的你,品读、学习。
他是严谨的学术派,更是著书畅销300万册的作家,他口中的曾国藩,有血、有肉、有料。
一本日记、一个账本、一封家书,管中窥豹,透视曾国藩的成事心法。
张宏杰研究了大量史料,《曾国藩全集》、《曾文正公事略》、北京市档案馆编《那桐日记》,甚至还有1949年辗转到香港的珍贵手稿……
而为了更了解曾国藩,对他的身边人的集子,他也全部通读:
《左宗棠全集》、《李鸿章全集》、《胡林翼集》、《郭嵩焘日记》……
你好奇的点,你想一窥究竟的关系网,我们都为你研究透了。
家庭、朋友、职场、自我
解码围绕你一生的四重关系
30个精致音频,30节关系心法
一门展现中国式处世智慧的
格局课、文化课、经典课
仅需99元,一顿晚餐的价格
点击下方按钮 马上订阅
▼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