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城市三水”如何再创发展新优势

南方日报

image.png

“十三五”时期,是三水产业转型升级的5年,是三水城市高速发展的5年,是区域竞争力攀升的5年,也是区镇联动齐头并进的5年。2016年三水经济总量突破千亿规模,跻身珠江三角洲千亿县域经济体。此后,三水GDP增速连续多年全市领先,2020年,三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50亿元,5年年均增长6.3%,被誉为“万亿佛山”的新增长极。

回望“十三五”,三水从工业入园到高质量发展新经济走廊,走出一条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道路;三水勇当乡村全域振兴先行示范,为全省构建城乡互补、深度融合空间格局贡献三水方案;从水泥、水稻、魔水代言三水,到千亿工业强区、湾区“城市三水”,三水发展格局越拓越大,三水前进道路越走越宽。

如今的三水,作为工业百强区、小康百佳示范县(市),位居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25位、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新城区第20位,“城市三水”湾区价值更加彰显。立足新时期谋取新发展,奋进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城市三水”如何再创发展新优势?

以制造业立区

打造湾区特色产业发展新高地

9月27日,佛山通宝精密、粤山新材料两个项目入选佛山市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第二批);10月18日,新明珠三水工业园5G智能工厂正式投用,全球最长的双层窑炉——4.0双层窑炉岩板生产线点火,通过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实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

今年以来,三水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加速,为新时期经济发展带来一股强劲的驱动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必须有强大厚实的产业基础。过去5年,三水始终坚持制造业为立区之本、强区之基,坚持量质并举,提质产业载体、培育大优项目,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夯实了基础。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三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1000家,总产值规模超过3500亿元,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97.11亿元,中国工业百强区地位进一步稳固。其中,高端装备制造、泛家居、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四大产业集群的“向心力”更加强大。

更为可喜的是,三水产业结构由传统产业支撑逐步向高端新兴产业带动升级转变。“十三五”期间,三水通过构建起“全球资源、三水共享”招商信息网络,圆满完成千亿招商行动,引资额超过2500亿元,助推主导产业延链、补链,新引进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电子信息等核心产业项目投资额占比超70%。

“十三五”期间,随着实体经济“二十条”等支持实体经济政策全面实施,三水累计投入企业扶持资金43亿元,助力三水制造业加速向高端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体量不断壮大。2020年,三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50亿元,5年(2016—2020年)年均增长6.3%。

产业基础雄厚,民营经济活跃,为三水谋划新时期新发展蓄足了动能。三水“‘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未来5年将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不动摇,顺应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趋势,聚焦重大载体、项目和设施建设,加快推动产业往高端发展。

“十四五”时期,三水将突出“双战略”产业集群发展主线,加快培育超3000亿元装备制造、超2000亿元泛家居、超1000亿元食品饮料、超1000亿元电子信息四大产业集群,锻造具有三水特色的产业“航母舰队”,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体系,全力打造湾区特色产业发展新高地。

同时,三水将以搭建高质量招商引资架构、全面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强力推进数字经济赋能、打造高质量发展新经济走廊、强化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为抓手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其中,将进一步发挥三水区位、空间、成本、服务等叠加优势,构建“湾区孵化、三水转化”发展格局,依托主要交通路网将产业载体“串点成链”,推动产业园区协调融合发展,把沿一环西拓的高质量发展新经济走廊打造成为三水创新驱动发展的集聚区和加速器,建设成为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深化打造一批千亩、万亩产业园。

今年上半年,三水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8.0%,增速位居全市第二,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全面上扬。1-9月,三水全区新引进项目计划投资总额388.5亿元,同比增长17.3%。其中,重大产业项目(10亿元人民币或1亿美元以上)13个,投资总额超200亿元。

三水用一个个发展潜力十足的项目,一个个蕴含发展动能的数据为“十四五”开新局写下精彩注脚,为三水打造湾区特色产业发展新高地添光增彩。

对标全国一流

打造广佛极核重要节点城市

10月20日,三水CBD、城市新地标——碧桂园·佛山双子星城2.5产业园举行首期写字楼交付仪式,交付面积约3万平方米,近50家企业入驻,其中包括盛路通信、金银河等优质企业。该批写字楼是三水区唯一采用垂直绿化办公楼,重新定义三水办公新标准,将打造成三水区总部经济集聚产业园标杆。

位于三水新城CBD核心片区的碧桂园·佛山双子星城2.5产业园,其180米超高写字楼也是三水现有最高建筑,不仅是重要的产业载体,同时也是“城市三水”重要的城市配套,是三水的新城市地标。

今年以来,佛山双子星城2.5产业园、天聚广场等生产性服务业载体建设加速推进,三水区文化活动中心、三水北站片区等成为城市人文新地标,三水新城TOD片区高端服务圈日渐成形,未来这里将打造成三水夜间经济集聚区,三水新城商业氛围和都市气息将进一步提升。

位于三水CBD核心片区的佛山双子星城2.5产业园,其180米超高写字楼是三水现有最高建筑,成为“城市三水”地标性建筑。三水区档案局供图

位于三水CBD核心片区的佛山双子星城2.5产业园,其180米超高写字楼是三水现有最高建筑,成为“城市三水”地标性建筑。三水区档案局供图

三水新城“城市客厅”价值彰显,是三水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的缩影。“十三五”期间,随着广佛肇城轨和贵广(南广)高铁接入三水,一环西拓、佛清从高速建成通车,三水三桥开工建设,“中心环线”开拓城市格局,城市交通“微循环”逐步改善,三水“外联内优”大交通格局加速形成。

与此同时,三水不断推动城市扩容提质,中心组团北江新区功能不断完善,副中心“魅力白坭”厚积薄发,“城市乐平”华丽蝶变,“品质大塘”焕发新颜,“美丽芦苞”提阶晋档,“康城南山”彰显特色,城市格局进一步拉开。

如今,随着万达广场、三水区新城医院、地铁等对标一流的城市配套日趋完善,三水区域价值节节攀升,资源、产业有序集聚推动人口流入。《三水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三水常住人口为80.32万人,十年间增加18.06万人,增长29.0%。

高涨的人气也为“城市三水”带来了财气。统计数据显示,过去5年,三水第三产业年均增长9.1%,2020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16.9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2015年提高3.4个百分点。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提升至57.2%,比2015年提高4.5个百分点。

人口规模不仅反映了一个城市的魅力,也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实力。今年三水跻身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25位,相比去年上升两位,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显示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

接下来,“城市三水”建设再提速,将打造超120平方公里城市核心、超百万人口区域节点城市。三水“‘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将坚持以品质城市点亮美好生活,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推动城市建设和管理向科学化、精致化、现代化转变,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空间品质,全方位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打造广佛极核重要节点城市。

其中,三水计划通过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区发展能级、统筹推进镇街错位协同发展,构建现代化城市新格局;通过加快打造“轨道上的三水”、高效推动高快速路网建设、强化承东启西区位交通优势、促进内部路网畅通循环等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城乡共融共生

打造全省乡村全域振兴示范样本

10月20日,农业农村部公示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亿元村名单,广东省共9个村上榜,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青岐村成佛山唯一上榜村。

作为“三江汇流”之地,三水水资源丰富,水产业发达。2018年,三水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县区级试点,水产业成为三水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点产业。乘着富民兴村战略的春风,青岐村水产养殖业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2019年初,三水首个农业领域院士工作站落户位于青岐的三水渔业产业园。2020年,三水渔业产业园“智慧渔芯”也在此落成启用,以“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产业联盟赋能万亩鱼塘,推动三水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三水渔业产业园获批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20年,青岐村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助力三水成功创建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像青岐村一样闪耀的乡村振兴成功案例还有不少,如芦江水产专业合作社成为全市唯一国家级合作社、长岐村和富景社区成功入选首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乐平镇荣获2019年度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

这些成功的实践,不仅为三水乡村振兴带来了荣誉,也为广大农村和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一组数据可以佐证:2020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3万元,比2015年增长55.0%,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355∶1,明显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小。

作为全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县区级试点,三水被寄予了特殊的使命与期待。目前,“三年取得重大进展、五年见到显著成效”的目标已经完成过半。同时,“城市三水”的发展,也呼唤着乡村齐头并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三水“‘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对标全国一流,打造全省乡村全域振兴示范样本。

根据规划,接下来,三水将以区域协同发展推动全域乡村振兴,以发展美丽经济培育城乡有机结合、融合互动的产业体系,以建设花园式有内涵美丽乡村持续推进全域美丽三水,以乡村特色文化挖掘丰富乡村振兴内在美,以构筑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软实力,加快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形成全省乡村全域振兴典范。

具体举措包括深拓城乡发展新战略空间、建设花园式美丽乡村、发展高质量美丽经济、激发乡村内在美新内涵、构筑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其中,三水将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全面融入广佛重要极核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城乡空间协调发展,优化布局,拓展空间,形成“城乡一体、区域协作、三生融合、镇村联动”的乡村全域振兴新格局,擦亮“城市三水”底色。

在发展高质量美丽经济方面,三水将聚力打造全省数字农业、水产业、畜牧业和花卉产业“四大标杆”,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大体系,促进农旅文全链条融合发展、建立农村工商业发展平台等,推动乡村全域振兴与三水城市发展共融共生。


■数读

三水“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果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50亿元,人均GDP突破15万元

●规上工业总产值超3500亿元,招商引资项目超千个,总投资额超2500亿元,项目动工投产超千个

●累计为企业降低成本189亿元,投入扶持资金43亿元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

●市场主体超5.4万户,市场活力动力持续增强

●投入75亿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0150个

●投入55亿元推进医疗卫生改革,构建“基础医疗+便捷医疗+高水平诊疗”服务体系

●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取得丰硕成果,获省级以上荣誉30项

●新增常住人口16.47万人,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3.7%

●六成以上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5年来累计达251亿元

●开发就业岗位超15万个,养老、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双拥工作等水平持续提升

●“党建引领、三治结合、四会联动”基层治理模式获评“中国十佳民生决策”,重要事权清单管理制度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链接

三水以深化改革激活发展一池春水

“恒力泰在三水迎来迅猛的发展态势,我们打算继续在三水增资扩产。”“原计划3个月土地摘牌的时间大幅压缩至一个多月,政府的高效服务超出了企业的预期。”……日前,三水区召开第四季度政企座谈会,不少企业家为三水营商环境、企业服务点赞。

企业“频刷”好评的背后,是三水近年来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的成绩体现。从招商体制、国资国企、商事制度、行政审批制度等改革持续深化,到教育综合改革、医疗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发力,“十三五”期间,三水以民为本,争当标杆,向改革要发展动力,全局谋划“城市三水”建设,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力求突破,持之以恒地适应和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谱写了改革突围发力的生动实践。

“十三五”期间,三水投入75亿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0150个。图为云东海学校。三水区档案局供图

“十三五”期间,三水投入75亿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0150个。图为云东海学校。三水区档案局供图

增强动力

用好改革关键一招

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是“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最深刻的基因,也是三水最鲜明的城市底色。

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是三水深塑竞争优势、推动改革发展的关键之举、重中之重。三水以大数据中心作为龙头牵引项目,深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2017年初,三水就开始尝试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推动城市三水、智慧三水的建设。在“2019全国(首届)数字政府特色评选50强创新案例”中,三水获评数据应用领先奖。

“十三五”期间,三水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市首创“中介超市”,推进区镇村“1+7+8+36”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标准化规范化运作,真正实现“家门办理、全城通办”;推进“一网一门一次一证”改革,推行“不见面”审批,推动行政审批进一步提速提质。企业开办全流程时限压缩到1天,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三水不断深化改革的出发点简单而朴素:要通过一项项务实举措,加快将存量项目的“势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能”,“三水速度”由此彰显。“十三五”期间,三水招商引资项目超千个,总投资额超2500亿元,项目动工投产超千个;累计为企业降低成本189亿元,投入扶持资金43亿元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市场主体超5.4万户,市场活力动力持续增强。

当前,佛山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三水区也将围绕市场准入、投资建设、融资信贷、生产运营、市场监督全链条,全力落实佛山营商环境改革举措,积极探索营商环境“三水模式”,构建资本、产业和人才“强磁场”。

红利释放

民之所望就是改革所向

改革的浪潮浩浩荡荡,三水深化改革的红利最终都是为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教育综合改革是三水历届党委政府持续接力攻坚的民生工程。“十三五”期间,三水全方位启动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以空前力度推动教育“提质创优建高地”“筑基强腰树品牌”,一批围绕着扩容提质的改革措施纲举目张、扎实推进。“十三五”期间,三水投入超75亿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新增10150个义务教育学位。

作为全国首个富裕型长寿之乡,如何打好健康牌打造湾区美好生活,是三水的重要课题。2017年,三水以超前力度开启卫生与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三五”期间,三水投入超55亿元用于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构建起“基础医疗+便捷医疗+高水平诊疗”服务体系,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三水的改革逻辑。改革的大门一扇扇开启,一系列的“高配”都清晰指向一流营商环境、一流城市品质、一流生活水平。三水从发展所需、人民所想中找准改革着力点,对标最高最好最优谋划改革举措,把改革的措施做优,把改革的成效做大,人民幸福感满足感也在不断增强。

敢于对标一流,善于主动求变,勇于超前改革,成就了今天的三水。如今的三水,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韬略定力,撬动全域推进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从理念设计到政策制定再到落实执行,强烈共鸣与合力在同一个方向凝聚、升腾。

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之路无坦途。这座因为改革而腾飞的城市,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新空间,迈向新跨越。面向未来,这座城市的突围改革,也将继续映照在“三江汇流”之上,印刻在“城市三水”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

新的赶考路上,新的“三水答卷”已经落笔。

【撰文】张秀蓝 李周秦  三宣 余德伟

点击查看更多↓

专题 | 聚焦三水区第十四次党代会

编辑 陈禧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