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中国共产党陆丰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开幕。汕尾市委常委、陆丰市委书记陈德忠代表中国共产党陆丰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奋力裂变发展实现蓝色崛起 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陆丰》的工作报告。
▌目标:努力跻身全国百强县
过去5年,陆丰GDP从2016年的248.1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60.1亿元,GDP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未来5年,大会提出“三步走”的发展目标,为陆丰“奋力裂变发展 实现蓝色崛起”勾画出明晰路径。第一步,各项经济指标在汕尾市各县(市、区)中持续领跑,成为汕尾综合实力最强县;第二步,在全省老区苏区县(市、区)中实现领跑,“十四五”中期进入全省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第一方阵;第三步,在全国老区苏区中进入第一方阵,力争在第一方阵中领跑,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650亿元以上,努力跻身全国百强县和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县。
从360.1亿元到650亿元以上,需要翻1.8倍。
1.8倍是什么概念?1995年1月,国务院批准陆丰撤县设市。2004年,陆丰GDP总额比设市前一年增长1.8倍。也就是说,过去陆丰花了10年时间才达成的GDP增长目标,如今要在5年内实现。
▌战略: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如何变目标为结果?
大会提出,要始终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聚焦“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推动陆丰产业全面振兴,持续增强发展活力。
过去5年,陆丰高铁、国道、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网络不断完善,陆丰核电、海上风电、宝丽华火电二期等重大项目有序推进,海工基地、东海岸石化基地两个“万亩千亿”平台加快构建,为“奋力裂变发展 实现蓝色崛起”积蓄了巨大潜力。
如何化潜力为实力?
大会提出,要坚持农业兴市、工业强市、商贸旺市,壮大海洋经济,培育数字经济。
陆丰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农业领域,陆丰将推动萝卜、甘薯、黄牛三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升级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争取陆丰甘薯、大安大蒜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工业领域,陆丰将加快推进陆丰核电、后湖海上风电等一批重大能源项目建设,积极谋划甲子三海上风电场、陆丰深海海上风电场等一批重大项目列入国家、省“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的笼子,打造国家级最大临港工业基地、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主动承接大南海石化辐射;加快推进康佳半导体项目建设。
商贸领域,陆丰将发展星级品牌酒店、精品民宿、大型商超,拓展“N+旅游”新模式,以“拍陆丰、画陆丰、写陆丰、唱陆丰、游陆丰”的形式,推动文体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旅游体育休闲城乡体系,加快建成全域旅游示范区。
与此同时,手握“海洋、海岸、海港”三张王牌的陆丰还将进一步完善沿海经济功能区规划,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扶持发展海产品深加工,积极引导海洋产业优化布局,统筹推动海洋经济一二三产协同发展。
如何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入驻?更好发挥产业集聚效应?陆丰的战略是,坚持“筑基、赋能、成势”总体思路,全面构建产业平台、物流平台、电商平台、双创平台、就业平台、文创平台、银企平台、服务平台“八大平台”。其中包括:高标准推进海工基地建设,打造全国一流的海洋装备制造园区;积极谋划推动甲东东海岸大石化拓展工业区建设,打造大石化新材料产业链延链、强链的示范区;加快编制物流专项规划,推动星都物流园区、南塘物流园区项目建设;加快构建“政产学研金介用”协同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的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推进东海经济开发区、海洋工程基地孵化育成平台建设,加快创建国家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陆丰将打造全国一流的海洋装备制造园区。
筑好良巢百鸟聚。对标“四个一流”,陆丰将加快实现“八个便利化”和“六个通办”,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数字政府改革,打响“店小二”式服务招牌,着力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最优营商环境。
项目为王,产业兴市。未来五年,陆丰将立足陆丰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实际,统筹运用领导驻点招商、中介招商、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创新运用“云招商”,紧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产业,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成长性强的项目。
“纵观大势,陆丰在现代化新征程中应大有可为……正迎来裂变发展的黄金机遇期!”陆丰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掷地有声。面对老区苏区全面振兴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利好、“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以及深圳第二轮对口帮扶和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的强大助攻,陆丰将聚焦打造“珠三角产业转移承接地、产业链延伸区、产业集群配套基地”的定位,吸引“双区”产业向陆丰延伸布局,形成与“双区”尤其是与深圳更紧密的产业协作协同关系,当好粤东蓝色崛起示范区、汕尾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和老区振兴发展排头兵。
【记者】陈欣欣 南小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