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
几乎所有的肿瘤患者
和他们的亲人们
都会着急地等待着
既期盼又害怕着
等待他们亲人的病理报告结果
这个结果决定了下一步的治疗
这样一张普通的病理切片
病理技师要经过30多道工作程序
才能制作完成
每一张切片的厚度只有
1/300根头发丝这么厚
切片的质量好坏
直接影响标本的观察效果
要制备一张好的切片
病理工作人员必须将
知识和技巧进行完美结合
今天
河源市中医院病理科学科带头人
主任医师黄慧敏
揭秘病理切片制作全流程
△戳它看揭秘
01
取材
第一步是在患者患处上取下标本,标本愈新鲜愈好。人体组织一般在离体后,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组织细胞会发生腐败。所以取材后要进行“固定”,把组织浸入某些化学试剂中,使组织细胞保存尽量完好。在病理医生通过观察发现病变部位后,将用取材刀切下大小适中的组织块,放入塑料框中,进行下一步操作。
02 脱水
标本经过冲洗和固定后,接下来需要把组织中的水分置换出来,这一过程叫作脱水。这个过程就像闯关一样,病理组织在不同浓度的化学试剂中分别浸泡,脱去自身水分,此过程可用脱水机自控完成,持续12个小时
03包埋、冷却
将组织置于融化的固体石蜡中,石蜡经过冷却凝固后,组织就被石蜡所包裹,称之为蜡块,此过程称为包埋。但医生是无法通过蜡块来进行诊断的,所以还需要进行下一步。
04切片
病理技师将通过仪器,把蜡块切成3-5微米厚的切片。可能有童鞋不了解3-5微米是个什么样的概念。举个例子,就是像头发丝一样的厚度,可以切成300张片子,每一张切片就是3-5微米厚。
随后,把切片放入水中,再用玻璃片捞出,贴上专属标签,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05染色、封片
染色试剂
现在的病理切片已经算是半成品了。接下来是给它穿上红蓝分明的“外衣”——H.E染色。通过染色可以让医生更容易观察。染色方法是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染色法,简称H.E染色法。切片经过10多道染色程序,才能最终完成。
制作完成的病理切片
最后,为染色完成的切片滴上树胶,盖上一层盖玻片,一张精美的病理切片就完成了。
病理切片的作用
病理医生观察切片
医生通过显微镜观察
不同程度放大切片上的局部
观察切片细胞形态
最后得出精确的诊断结果
为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
提供病理依据
对各种疾病的发展和预后
提供指导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