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客家围屋到潮流招牌,大万世居特色文化街区开街

南方+ 记者

10月24日下午,深圳特色文化街区授牌暨大万世居特色文化街区开街仪式在大万世居正式启幕,大万世居、华强北、大浪时尚小镇3个特色文化街区同时授牌,至此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区授牌工作已全部完成。 

南方+ 史青玉 绘图

2018年,为助力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市政府正式印发了《深圳市加快推进重大文体设施建设规划》,启动了十大特色文化街区提升改造工作。今年2月,已有南头古城、大鹏所城等7个街区首批获得授牌。南方+ 史青玉 绘图

据了解,大万世居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占地1.5万平方米,规模宏大,保存完好,为大型古堡式客家围屋建筑,是全国最大的方形客家围屋之一,200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大万世居被纳入全市“十大特色文化街区”。

作为深圳特色文化街区中“最多彩的街区”,大万世居既有着深厚的人文沉淀,也有面向未来的无限全新可能。从古老的客家围屋,到坪山全新的潮流人文招牌,大万世居希望在传承与新生中、在传统与新潮的碰撞中,重新构建传统文化与大众日常生活的互动。

大万世居特色文化街区结合大万世居片区定位和自身资源特点,以大万世居本体活化利用为核心,带动周边自然生长,坚持原生性、复合性、生长性,形成与商务中心相匹配的、具有独特文化气质的商旅消费和配套的特色文化街区。同时打破景点式、模式化的传统模式,创新片区打造方式,以城市设计为牵动,遵循“统筹规划、核心带动、多元主体、有机更新、自然生长”的基本策略,坚持“微更新、微改造”,采用“绣花”功夫,在核心处精准施力,促进街区自我循环发展,探索建立出有机多元、包容渐进、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发展之路,避免新一轮的“千城一面”“千村一面”,成为城市有机更新新实践的样板。 南方+ 史青玉 绘图

本次大万世居特色文化街区以开街为契机,借以六场展览,将大万客家传统文化新生体现淋漓尽致。「客而家焉」民俗文化展、「桃之夭夭宜其室家」客家婚俗文化展、「山海客家」展、「万家灯火」艺术展、「羽屋·尺度」艺术展、「书写昆曲」郑培凯书法展,从传统客家文化到现代艺术尺度,以大万世居为载体,完成古与今的对话。 南方+ 史青玉 绘图

除了丰富的展览,此次大万世居还特别打造多元空间体验。「月出坪山」古琴演奏,在古色古香,营造跨越时空的悠远意境;三大手工体验坊,从“小凉帽绘本”的童心童趣,到“客家木刻版画”的手工魅力,再到“宋代点茶”隽永风雅,于不同空间业态里,释放和体验多元情绪。 

【见习记者】徐剑

编辑 史青玉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