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广东“80后”科学家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奖”

广东健康头条
+ 订阅

“希望‘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携手生命科学领域的同行们,不断提升我国生命科学的竞争力和创新力,为世界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说。

10月23日,第十三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颁奖典礼在中山大学举行。经评选,本届共有17位科学家获奖。颁奖典礼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主任饶子和主持。南方+记者发现,“80后”广东科学家,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的中山大学乳腺癌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副主任苏士成也在获奖名单中。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谈家桢是世界著名遗传学家和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他最早将“基因”一词带入中文,并在果蝇种群间的演变和异色瓢虫色斑遗传变异研究领域取得开创性成就。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创设于2008年,是谈家桢提议、经科技部批准的生命科学技术奖项,由联合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捐资创立,其后得到上海复星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和谈家桢基金会的资助。

“百年一生,长照后人。特别感谢谈家桢老先生用自己积蓄创立的这个奖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乳腺癌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苏士成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

会议还举行了“谈家桢生命科学奖”颁奖大会承办权移交仪式。大会承办权由本届承办单位中山大学移交给下一届承办单位南昌大学。罗俊与南昌大学党委书记喻晓社代表双方完成交接。

当天下午还举行了第十三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论坛。论坛分设两个分会场,多位专家学者分别进行专题报告,分享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获奖名单

第十三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获奖名单

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

张明杰,1966年9月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部嘉里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华强,1964年1月出生,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靶标结构与功能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谈家桢生命科学国际合作奖名单

王小凡,1955年5月出生,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杜克大学讲席教授。

谈家桢临床医学奖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拥军,1962年9月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董家鸿,1960年3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蔡秀军,1963年11月出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名单

邢婉丽,1968年3月出生,清华大学医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兼技术总监。

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

田志喜,1975年9月出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党委委员、科技处长,研究员。

苏士成,1983年5月出生,中山大学乳腺癌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副主任、中山医学院免疫教研室副主任、研究员、副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杨海涛,1979年8月出生,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娄智勇,1980年1月出生,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秦成峰,1979年10月出生,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所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毒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鲁伯埙,1981年10月出生,复旦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曾艺,1976年1月出生,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组长、研究员。

雷群英,1971年3月出生,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蔡时青,1974年8月出生,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研究组长、博士生导师。

薛天,1977年5月出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执行部长、人力资源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获奖名单

获奖名单

【记者】钟哲 实习生 刘婕桐

【通讯员】张阳 林伟吟

编辑 钟金秀
校对 曾慧雯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