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临产胎儿转“横位”,医生妙手助宝宝“成功转正”

广医二院
+ 订阅

看着胎儿的B超报告

临产的邓女士大惊失色

腹中原本头部朝下的调皮宝宝

在即将出生的关键时刻

又转成了“横位”(背部朝上)

这对于原本欣喜地计划顺产的邓女士来说

无疑晴天霹雳

而此刻邓女士已宫口开张5CM

情况十分危急

她应如何抉择?

临产发现胎儿转“横位”

产妇坚持顺产

二胎妈妈邓女士,怀孕39周5天,这天下午她出现阵发性下腹痛,伴有阴道血性分泌物及阴道流水,于是赶紧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科急诊就诊,以拟临产入院。

“产检比较顺利,胎位已转成正常的头位!”问诊时,邓女士自信地说道,以为自己这次可以顺利顺产。只见邓女士孕36+5周B超提示左前臀先露,孕39+1周行B超提示枕右横位。

值班医生予专科查体与阴检,发现肩先露,先露高浮,未衔接,宫口开张5cm,胎膜未破裂。立即行产科B超查看胎儿宫内情况,超声下观察胎儿为横位,LScA,胎背向上,未见脐带绕颈。

对于这一检查结果,邓女士大吃一惊,本庆幸胎儿已转成“头位”,却没想到短短几天,调皮的宝宝又转成了“横位”。横位意味着无法顺产,但邓女士还是希望可以争取顺产。

医生巧施外倒转术

临产宝宝“华丽转身”

产科医护团队同邓女士及家属充分沟通,此时能帮助她顺产的方法是立行“外倒转术”,这是一种经母亲腹壁采用一定手法将胎儿从臀位转为头位的操作,其目的是增加孕妇阴道分娩的机率。但具有一定操作风险,如胎盘早剥、胎儿窘迫等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邓女士充分了解情况后,还是决定“放手一搏”——行外倒转术。产科团队随即做好充分准备,尽全力守护母婴平安,医生、护士左右开弓,配合密切,同时通知手术室及麻醉科严阵以待,做好紧急剖宫产准备。

建立静脉通道后,邓女士取平卧位,张嵩卉医生在超声下观察胎儿,于宫缩间歇,一手于孕妇右腹侧固定胎臀,以顺时针方向上推胎臀,同时另一手固定胎头,沿胎儿脊柱轴方向顺时针旋转下推胎头,并推入骨盆入口,固定胎位。

转头位成功后,观察胎心142bpm,未见胎盘早剥,脐带先露。手术顺利,后将邓女士安返产房继续待产,并用腹带固定。

医生们在用腹带固定

待产过程中,持续胎心监护,医护人员全程陪伴在准妈妈身边,观察产程进展,当晚邓女士成功实现顺产,宝宝重3.6kg,母婴平安!

“今天的“剧情”不断反转,终于成功顺产,迎来宝宝!感谢产科医生护士的高明医术和暖心陪伴,让我少挨了一刀!”邓女士看着怀里的宝宝,开心地说道。

胎位不正顺还是剖?

应以保护母婴平安为前提作出选择

外倒转术,是一种经母亲腹壁采用一定的手法将胎儿从臀位转为头位的操作,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孕妈妈阴道分娩的机率,降低剖宫产率。一般在早孕和中孕期发现臀位先不用着急,因为多数胎儿在孕晚期时可以自己转过来,但是如果36周之后还是臀位,那么自己转过来的几率就比较小了,因此外倒转的时机一般为≥36(初产妇)或37周(经产妇)。

那么,外倒转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又有哪些?

适应症:

在充分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如果临产胎膜未破、先露尚未入盆或入盆不深(即宝宝还没有进入骨盆)、经产妇、无外倒转禁忌症的人均可尝试。

.禁忌症:

剖宫产史及子宫肌瘤剔除史、前置胎盘及产前出血史、子宫畸形、严重母儿合并症或并发症、明显骨盆狭窄、头盆不称等。

外倒转术不良预后的发生率并不高,但任何操作都承担着一定的风险,外倒转术主要的风险包括:胎盘早剥、胎儿窘迫、脐带脱垂、紧急剖宫产、胎膜破裂、胎母输血、阴道出血等,严重者可导致死。

因此,如果临产发现胎位不正,要和医生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咨询,排除禁忌症,充分考虑胎儿的安全性,再决定采用何种分娩方式。在外倒转术中、术后和待产时,要持续地进行胎心监护,时刻监测胎儿状态,从而确保母婴平安。

来源 | 产科

编辑 | 广医二院全媒体工作室

昌岗院区(本部):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250号

番禺院区:广州市番禺区亚运南路63号

西院区: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中广纸路21号

医院网址:www.gyey.com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