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政府主办的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研讨会在成都举行。松山湖实验中学、松山湖第二小学作为东莞实验区学校代表受邀参加成果展示研讨会,分享学校经验和优质案例。
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研讨会
研讨会以“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五育融合的路径与经验”为主题,多维度研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落实之道。
松山湖实验中学
将劳动教育与生涯规划结合
培养初步生涯规划意识
研讨会上,松山湖实验中学老师莫金平以《基于生涯设计的劳动教育》为题介绍了学校劳动教育实践与探索的经验。
松山湖实验中学老师莫金平
松山湖实验中学劳动教育的开展颇有创新特色。据介绍,经过六年的发展,学校的教育课程体系已逐步完善,通过国家课程(综合实践课)、校本课程、社团课程、德育课程、研学课程、在线慕课等多样形式开展劳动教育。学校劳动教育团队还设计了“CSW-Labour教育规划图谱”,将劳动教育与生涯规划相结合,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获得初步的职业体验,形成初步的生涯规划意识。
松山湖实验中学劳动教育课程
松山湖实验中学充分利用各种校内外资源,校内开辟劳动教育场所,校外建立劳动实践基地,为学生的领导力发展和综合实践能力提升提供平台,不断开拓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探索劳动教育评价机制,确保实施效果。
研讨会上,松山湖实验中学的劳动教育设计与案例获得与会专家的认同和称赞,专家认为学校的劳动教育开展有依据、有创新、有内涵,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松山湖第二小学
设计跨学科劳动教育项目
以创意驱动践行五育融合
松山湖第二小学老师陈中云
研讨会上,松山湖第二小学老师陈中云作了以《项目式学习下的劳动教育》为主题的分享。
松山湖第二小学老师朱兆锋
此外,松山湖第二小学老师朱兆锋提供了一节说课展示——《小学劳动教育项目化学习实践与探索——以“好奇农场”为例》。课上,学生和老师置身于非常规课堂、非正式学习空间,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开展劳动教育项目化学习,在项目中实践五育融合。
智慧农场
据介绍,松山湖第二小学的跨学科劳动教育项目,通过搭建如烘焙坊、木工坊等多种功能教室和非正式教学空间,让师生创意有落地空间,为项目课程提供实践场。
木工坊
教育部劳动教育专家孙旭亮对松山湖第二小学“永葆对世界的好奇”的办学理念高度赞赏。他表示,只有当学生具有好奇心时,学习才会真正发生,松山湖第二小学的课程是在真实问题的驱动下,让学生在经历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劳动素养,更加指向核心素养的培养。
建设东莞品质教育高地
走松山湖特色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研讨会上,松山湖实验中学和松山湖第二小学的成果展示获得中国教科院专家及观摩教师的一致好评。一直以来,松山湖致力于实践劳动教育课程的“五育融合”,通过将“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充分发挥学科育人功能”、“突出多元评价”作为课堂改革的重点,让学生走向学会学习。
未来,松山湖将牢牢把握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和建设东莞品质教育高地的重大机遇,继续探索区域整体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模式,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促进五育融合,实现全面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走出一条具有松山湖特色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见习记者】马新杰
【记者】陈启亮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