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品清湖一改往日的平静,近百名帆船帆板健儿在湖面上扬帆逐浪、备赛训练,五颜六色的船帆形成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吸引着众多市民驻足观看。10月22日,这里将迎来首场帆船帆板省级赛事——2021年广东省青少年帆船(帆板)锦标赛。
五颜六色的船帆形成品清湖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陈欣欣 摄
水上运动的“宝藏湖”
“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水域开阔、风大浪小,青少年在这里开展帆船帆板运动很安全。”在十多年的帆船帆板运动生涯中,来自湛江的教练员翁容崇见识过全国各地的帆船帆板训练基地,品清湖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
作为亚洲第二大、中国第一大潟湖,品清湖水域面积达22平方公里,相当于四个杭州西湖,是天然的避风良港,既有海的广阔,也有湖的静谧,被誉为汕尾“母亲湖”。
“自从我们的训练基地搬来品清湖,运动员的受伤率和器材的磨损率都降低了不少。品清湖的平均深度不到2米,浪也很小,非常适合不敢下水的新手训练。”汕尾队教练员陈晓椰说。
乘风破浪的少年。陈晓椰 摄
全省青少年帆船(帆板)锦标赛首次落户品清湖,不仅肯定了品清湖打造水上运动胜地的潜力,更是对汕尾承办全省大型赛事能力的认可。据了解,本次比赛设有帆船OP级、帆船激光4.7级、帆板T293级、帆板GLIDE(GP)级和风筝帆板等5个项目,共36个小项。来自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惠州、汕尾、中山、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和潮州等13个地市的480名运动健儿齐聚一堂、乘风破浪。相比往届,参赛队伍和人数均创新高。
集聚人气的“网红湖”
帆船帆板是汕尾竞技体育的传统强项,汕尾也是第16届亚洲运动会——广州亚运会的帆船帆板项目比赛场地。2020年,汕尾帆船帆板运动更是迎来高光时刻,不但在广东省青少年帆船(帆板)锦标赛中斩获3金6银7铜,取得总分全省第二的佳绩,还在全国帆船冠军赛(激光及芬兰人级)暨全国帆船锦标赛(诺卡拉17级)中摘下2金1银1铜。
“作为东道主,我们今年的目标就是争取总分全省第一!”陈晓椰信心满满地说。一大早,她便带着56名参赛队员来赛场做最后的赛前准备工作,只见他们或在沙滩上穿插着帆骨,调试绳子长度,或在湖面上备战训练,驭风破浪前行。
“以前都是去别人家的海上比赛,这次终于来到了我们自己的主场,大家都训练得很卖力,成绩肯定比去年更好!”15岁的彭思怡兴奋地说,这是她第四次参加全省青少年帆船(帆板)锦标赛。
秋日的品清湖一改往日的平静。陈晓椰 摄
“汕尾这座滨海城市很美,之前我去红海湾参加过比赛,品清湖还是第一次来,这里的风力条件和水域条件更适合我们青少年,而且品清湖就在市区内,来来往往的市民很多,有利于我们推广帆船帆板运动。”肇庆队队员梁杰愉说,16岁的她已经拿过多次全国冠军。
这次比赛并非帆船帆板运动在品清湖的“处女秀”。早在2016年暑假,汕尾市帆船帆板队便在品清湖人造沙滩开展过两个月的训练。“当时市民反响很好,纷纷为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彩帆点点的品清湖美景而点赞,也有很多人跑来询问,表示想要学习这项运动。”汕尾市帆船帆板训练基地副主任兼教练员吴汉权表示,在品清湖举办比赛能让市民们近距离接触帆船帆板,充分享受海上运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华丽蝶变的“生态湖”
从纳污湖到水上运动胜地,品清湖的蝶变之路并不平坦。
“十几年前的品清湖,一眼望去,整个湖面尽是密密麻麻的围网养殖,杂乱无章,别说搞什么水上运动,路过都要捂着鼻子快步走。”家住品清湖附近的市民詹奶奶回忆道。
2011年,汕尾严厉打击非法占用品清湖海域的渔业养殖活动,依法清理取缔违法养殖户336家,各类违法养殖设施总面积约16000多亩。
2017年,汕尾启动品清湖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制定出台《汕尾市品清湖环境保护条例》,用法律武器法治力量守护“母亲湖”。
品清湖沿岸整治前后对比。 彭小牛 摄
今年,汕尾提出将品清湖打造成生态之湖、景观之湖、人文之湖的目标。一方面,加强污染源整治,制定《汕尾市区品清湖北岸排口整治工作方案》,全力推进14个排污口的整治工作,解决生产生活污水从品清湖北岸排口直排入湖的问题;另一方面,发力滨海旅游,推进《汕尾市品清湖文化旅游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建设环湖北部城市滨海文化景观带、沙舌尾活力亲水娱乐休闲带和南部滨海亲水生态休闲带,规划引进华侨城水上休闲娱乐主题等文旅项目,打造品清湖5A级景区。
体育赛事的举办对扩大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具有重要意义。当体育的速度与激情“邂逅”旅游的诗和远方,滨海旅游与水上运动的“双向赋能”效应便显露无遗,这一理论也在山东青岛、海南三亚、福建东山等地得到了充分验证。
作为一项集竞技、娱乐、观赏、探险于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帆船帆板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培养不惧风浪、勇于挑战的运动精神,而这种运动精神与汕尾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革命老区精神和开放、活力、包容的现代滨海城市气质完美契合。
“赛事‘搭台’、旅游‘唱戏’,我们希望通过举办大型水上体育运动赛事,进一步推广汕尾的滨海旅游资源,把汕尾打造成中国滨海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汕尾市文广旅体局局长谢威宣表示,承办大型体育赛事不仅可以带动、促进办赛城市群体赛事、群众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提高市民的健康素养和文明素质,还能带动体育产业、文化产业发展,形成城市的文化核心竞争力。
【记者】陈欣欣 南小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