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香港著名演员“达叔”吴孟达和音乐人赵英俊,都因肝癌离世,令众人惋惜不已,同时再次向大家敲响了健康的警钟。
面对癌症,人们常说“早发现早治疗”。但肝癌作为我国第四大癌症,却有不少患者前期没有症状,但一检查却发现已经到了晚期。为何肝癌往往一查出来就是晚期?肝癌早期诊断有哪些方法?发现肝癌后如何治疗?
清远市人民医院普外三区主任医师张斌介绍,由于肝癌早期时症状隐匿,当出现症状时,均已达中晚期,约80%的患者在临床诊断时已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且肝癌恶性程度高,发病迅速,平均生存期在半年以内。肝癌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案早期治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以得到大幅提高。
高危人群最好每半年体检一次
肝脏是一个强大的器官,不仅功能多,还很能“忍”,因为肝脏内缺乏痛觉纤维,没有痛感,即使出现一些小问题,人体也感觉不到很明显的不舒服,但这也成为了它的致命缺点。只有当癌细胞不断生长膨胀,触碰到包膜了,人体才会有痛感。因此,当患者感觉到痛的时候,往往为时已晚。
其次,肝脏的能力很强,正常人的肝脏大约只需要使用1/4,就足以满足日常所需;即使坏掉一部分肝细胞还有其他肝细胞可以正常运作,维持生命。但也因此,肝癌在早期阶段不容易被发现。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新发患者数约为41万人,死亡39万人,肝癌已成为我国目前第二位的癌症致死病因。
在我国,肝癌患者好发年龄集中在40岁~55岁,由于肝癌早期时症状隐匿,当出现症状时,均已达中晚期,约80%的患者在临床诊断时已失去了根治手术切除的机会,且肝癌恶性程度高,发病迅速,平均生存期在半年以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案选择不当,平均生存期更短。
“体检项目主要是抽血检测甲胎蛋白及肝脏超声,以便早期发现肝癌。”张斌表示,定期体检有助于尽早发现病灶的存在,尤其是有肝炎(乙肝、丙肝)病史;有肝硬化的HBV(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长期大量饮酒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有肝癌家族病史的HBV携带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4期;遗传性血色病及其所致肝硬化,以上这些人群,最好每半年体检一次。
而其他原因导致的肝硬化,尤其是超过40岁的男性HBV携带者和超过50岁的女性HBV携带者,还应作为肝癌重点筛查对象,除了每半年做一次相关体检外,当发现肝脏占位或甲胎蛋白(AFP)升高者,两者有其一者或者都存在时,为避免误诊误治,提高早期诊断率,应及时到肝胆外科专科就诊,完善肝脏MRI/CT平扫+增强等相关检查,以尽快明确诊断,争取早期有效的治疗。
肿块越小,手术效果越好
张斌介绍,手术切除、肝移植、消融是目前公认的、有效的根治肝癌方法,应作为首选。随着肝癌外科的成熟和发展,肝癌的治疗方法和手段日渐丰富,已发展为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对于早期肝癌患者,外科手术可对其进行治愈性治疗,肿块直径越小,手术效果越好,5年生存率越高。原位肝移植术适合于肝功能失代偿、不适合手术切除及局部消融的早期肝癌患者。
对于不能手术或不能耐受手术者,可采用肿瘤的局部治疗,包括介入治疗和局部消融。其中,经皮肝穿刺射频治疗由于其疗效确切,可直接杀灭肿瘤,对正常肝组织影响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对于合并肝硬化和复发的肝细胞性肝癌是合适的选择。近年来的实践表明,消融治疗对直径2-3 厘米大小肝癌肿瘤的远期疗效实际上已与手术切除相当,因此也被认为是小肝癌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
系统化疗则是术后、不能手术者、晚期肝癌最常用的一种非手术方法。晚期肝癌患者应该首选靶向药。生物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治疗、基因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等,是目前较为有前景的一种肿瘤治疗方法。目前靶向+免疫治疗临床转化率在36%—50%之间,部分患者甚至达到降期手术。
【撰写】陈之瑜 刘秋宜
【通讯员】彭可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