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普外科成功完成了1例难度较大的经腹腔镜嵌顿右侧直疝修补术,病人手术后痊愈出院,治疗效果良好。
87岁高龄的范大爷日前由家属陪同蹒跚来到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普外科门诊就诊,家属忧心忡忡,范大爷更是表情痛苦,语气低沉,有气无力讲述了病情。原来范大爷患有右侧腹股沟疝1年多,疝囊反复突出,2天前疝囊突出后不能回纳,疼痛难忍,寝食难安,连翻身行走都成了非常痛苦的事情,这给范大爷造成了严重身心负担。范大爷的子女们为此也非常苦恼,整个家族都陷入了焦虑不安的状态。他们四处寻医,但因范大爷年龄大,体质弱,寻访了多家医院都没能给出满意的治疗方案。后来范大爷儿女们通过一亲属打听到了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普外科的腔镜技术发展成熟、技术高超,诊治效果好,所以带着老父亲慕名来诊。
了解到范大爷的复杂病情和焦急心理,黄仕灵副主任带领普外科团队仔细问诊,细致查体,初步判断为腹股沟嵌顿直疝,不排除特殊类型疝,仅从目前的病史、查体情况,难以判断疝的类型,为疝修补带来了困难。然而在腹腔镜下行进疝修补,既可准确判断疝的结构和类型,更能做到精准修补,避免了复发的可能,且对高龄病人创伤达到最小,可以在最快时间内康复。范大爷及其家属对黄仕灵副主任医师提出的治疗方案非常认可,多日紧张焦虑的心情顿时开朗起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范大爷入院后,主管医生杜文灏主治医师为范大爷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与范大爷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详细讲解了疾病知识,较好地解除了范大爷的心理负担。为了手术更加安全稳妥,普外科医疗团队精心研讨制定了治疗方案,针对手术方式开展了全科查房及专题术前讨论,黄仕灵副主任医师分析,范大爷腹部包块突出位置靠近中线,疝还纳实验不符合斜疝特点,和直疝位置相近,也存在偏差,应做好耻骨上疝准备,腹腔镜进入腹腔可从根本上判断解剖结构,明确诊断,解决疝突出的问题。
微创手术在麻醉科的全力配合下顺利开始,由黄仕灵副主任医师主刀,经过仔细的腹腔镜下解剖,疝囊被清晰游离,术前判断——直疝嵌顿,得到了最终印证,黄主任为患者在腹膜前植入了疝补片,进行了确切固定,腹膜完美缝合,在娴熟的腔镜技术加持下,手术过程几乎没有出血,此次手术仅仅用了2个小时就成功完成,最大程度减少了对病人麻醉打击,且腹部只有3个微小切口。
术后第二日,范大爷即离床恢复活动,恢复肠道功能及进食,几乎没有疼痛感,很好避免了传统手术卧床引起的诸如排痰困难、肠道蠕动差引起的腹胀、便秘等术后并发症,术后5天患者康复出院。范大爷及其家属表达了感激之情。
经腹腔途径腹膜前补片置入术(TAPP)是近年随高清腔镜技术和高分子材料发展出现的新兴技术,在国内外刚刚起步发展,该技术创新思维,另辟蹊径,通过腹腔内进入修补,从疝的根本解决问题,避开了对皮肤等疝外被盖的创伤,具有更快的术后恢复,更低的复发率,更低的疼痛不适感,兼有切口小,美观和可以探查对侧疝,隐匿疝和股疝的特点,由于复发和误判的减少从而节约了治疗费用,成为外科技术的前沿和大势所趋,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普外科已熟练掌握该手术技术,并成为常规手术。近年来,在李敏皓主任的带领下,黄仕灵副主任医师在传统手术的基础上再出发,开展了大量的创新工作。
科室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不断更新高清精细的腹腔镜设备,随着专用切割闭合器、高分子人工材料等各种特殊器械、耗材的完备,无论是择期的疝修补,甚至是急诊腹腔探查,科室绝大多数的普外科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配合上精心的护理团队及术后的快速康复支持,使大量的患者获得了国内先进的医疗服务。
甘于奉献,大爱无疆。普外科医疗团队在守卫百姓健康的征程中,充分发扬敢为人先的创新创优精神,精诚团结、锐意进取,只争朝夕,砥砺前行,不负韶华,用过硬的技术和优良的服务努力开创诊疗新境界、书写诊疗新篇章。
作者:外科 黄仕灵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