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陶瓷卫浴行业,哈尔滨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双料”博士后的秦磊拥有着实不小的名气,被认为是中国卫浴工厂国产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开创者、行业领军人物。
秦磊不仅率领团队研制出首台国产喷釉打磨机器人,还通过创业迅速将机器人向整个陶瓷卫浴行业普及推广,让一家家传统制造企业掀起了数字化智能化革命。
而他创立的广东汇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也在不到8年时间里,成长为国内陶瓷卫浴行业机器人应用领域的领军企业,喷釉、打磨机器人行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七成。
秦磊说,他的目标是让智能工厂在工业制造行业全面普及,让科技创新成为传统行业升级的重要支撑。征途漫漫,他的步伐却异常坚定。
博士后的经历与积累是创业成功关键
秦磊创业之旅的开始,正值我国机器人产业第一个爆发期。
2007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博士毕业后,秦磊来到华南精密制造技术研究开发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开发陶瓷自动包装系统。
在一次次走访陶瓷卫浴企业过程中,他发现喷釉、打磨车间内高温、高粉尘、高噪声,恶劣的环境严重影响着工人身体健康,便萌生了研制机器人改善陶瓷卫浴传统生产模式的想法。
2010年,机缘巧合之下,箭牌卫浴邀请秦磊帮助企业维修进口喷釉系统。在得知国外设备售后既繁琐又昂贵之后,他直接向箭牌老板提议自主研发机器人,没想到立即得到认同与支持。
双方一拍即合。箭牌出场地,秦磊出人出技术,仅用一年多就研发出首台国产喷釉打磨机器人,较同类型进口设备成本降低一半,效率提高一倍,车间环境更是大幅度得到改善。
箭牌所在的佛山是国内最大的陶瓷卫浴生产基地,当时互联网影响日益深刻,不少企业被迫站到了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秦磊在箭牌的成功探索让他们看到了变革的方向,纷纷上门寻求合作。
2013年,秦磊拉上几位技术伙伴一同创办新鹏机器人(现改名为“汇博机器人”),为陶瓷、洁具、五金、卫浴等行业提供自动化机器人解决方案。很快,这只创业团队得到了社会肯定,次年即入选“佛山市科技创新团队”,获得总额超千万元的补贴。短短数年间,汇博迅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客户遍布国内外,今年销售收入有望突破3.5亿元。
“博士后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资源,天然具有集聚优质资源的能力与优势。”回忆创业历程,除了政府与企业的大力支持,秦磊认为自己博士后的经历与积累是成功的关键。在他看来,博士后往往在某个科研领域深耕多年,具有系统性的知识储备,对技术难题解决路径、市场价值能够有较为准确的判断,而且知道哪里可以找到合适的人才,利用“朋友圈”快速组建起技术团队。
目前,汇博的研发团队超过150人,其中有博士学历者占了1/10,还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企业创新能力提供支撑。
让国产机器人打破国外垄断实现领跑
秦磊一直扎根在机器人领域。在许多同行眼里,他是极具工匠精神的专业人才。
这股执着的背后,是秦磊对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清晰认识。尽管国产机器人已经满足一些对精度、速度等要求不是特别高的传统行业需求,可以凭借服务和价格优势抢占市场。但对标世界先进,在核心零部件、操作系统、仿真软件等方面的差距显而易见。
“我在工厂看到很多客户进口的二手设备仍然能使用十多年,且精度、速度都很高,心头总是不由得一紧,我们要追赶的路还很长。”秦磊期盼继续发挥博士后科研优势,去攻克技术难题,让国产机器人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
作为企业创始人的秦磊早早就将企业管理放权给职业经理人,自己一头扎进科研中,到2019年更是凭借“卫生洁具高效生产的机器人集成智能产线关键技术与应用”一举拿下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个项目亮点就是将传统行业里的工匠技术数字化。”秦磊说,他们研发系统能够快速记录示范工匠的技术与方法,通过算法综合优化出一套最佳方案,形成程序后传至机器人,让它们精准模范工匠技术进行生产。
这种创新赋予了机器人学习的能力,既是对工匠技术的继承,更是提升。秦磊认为,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不仅以工匠精神生产机器人,还要让机器人以工匠精神去服务企业、服务人。
从单个机器人工作站,到生产线的自动化系统,再到整个厂的自动化改造,汇博的技术研发以及业务领域不断拓展,专利超过100个,累计销售2000多台机器人,服务600多家工业企业,整厂超千万元数字化智能化项目有17个。现在他们还收获来自印度、越南等海外企业的订单。
大赛为博士后创业项目落地提供“快车道”
当下的中国已经成为支撑世界机器人产业发展中坚力量,总体规模快速增长,2020年首次突破千亿元。
在秦磊的影响下,他的几位博士后师兄弟都先后开始创业,其中一位也来到佛山,专门提供与高铁相关的技术服务。
“佛山是我的福地,非常适合从0到1的创业者。”秦磊说,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放到佛山举行,既是对这座制造业大市的认可,也为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团队提供展示风采的舞台。更重要的是,大赛搭建起博士后团队与各方资源对接平台,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快车道”。
“通俗点来说,让博士后找技术团队容易,但是找投资人很难。”在秦磊看来,博士后创业最大障碍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产业环境与资金支持。大赛为博士后创业项目提供来自学术与市场的双重检验,脱颖而出的项目如同“镀金”,将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可度,更容易获得投资人的青睐。
对于大赛参赛选手,秦磊希望他们能够始终保持初心,以科技创新服务国家社会的发展。
秦磊表示,以科技创新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需要着力培育一批创新型科技领军企业,博士后创新创业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有优势,都要有空间。
但同时他也认为应该用辩证方式去看待博士后创业,毕竟创业与否与个人兴趣相关。他给出的建议是,通过产学研模式培养出来的博士后,不管未来是投身企业、科研机构还是自主创业,只有更加注重学术与实践的结合,才能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南方日报记者】王芃琹
【通讯员】曾凡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