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办实事 践初心 暖民心——广东海洋大学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纪实

广东海洋大学
+ 订阅

教师吃午餐选择更多了,学生学习条件更好了,离退休人员运动健身更方便了……在广东海洋大学校园里,一个个“更”字背后,师生们切实感受到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带来的变化和实效。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广东海洋大学党委坚持将党史学习教育与解决广大群众“急难愁盼”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广泛调研深入了解师生群众现实需求,下大力气办一批暖心事、贴心事、舒心事,花真功夫打通发展的堵点难点,努力将“问题清单”转化为群众满意的“幸福账单”,让师生群众深切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高。

聚力条件建设 持续改善民生

“上学期同学们就改善霞山校区北院卫生间条件问题向学校提出建议,这学期大家便见到了焕然一新的卫生间,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学校对学生意见的重视。”经济学院硕2005班的易明媛说,学校努力为霞山校区师生打造宜居整洁、和谐共享的校园生活环境,不仅提升了师生们生活的幸福感,还极大地调动了大家运动健身的积极性,“这样的实事是办到了我们心上。”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行。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学校各级党组织和有关单位部门注意倾听师生员工合理诉求,从小处入手,向实处着力,用心用情改善师生员工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以“小切口”带来师生体验的“大变化”。

霞山校区由于建设年份久远,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部分运动场地和健身器材老旧,给教职工运动健身和休闲娱乐带来不便。在收到师生特别是部分离退休老同志的反馈之后,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积极谋划推动,于今年6月份完成了霞山校区南院排球运动场灯光安装、场地修缮、健身器材换新等工作,有效改善了校区师生的健身休闲条件。

本学期,“颜值”一新、令人惊艳的还有学校的图书馆。经空间改造、功能提升后的湖光校区图书馆,增设了新的服务台、开放性休闲阅读空间、智慧研讨室、自助服务区、智慧展示空间、海洋文化主题馆等设施,将实用性、创新性与舒适性融为一体,空间更大、功能更多,还有许多智慧化服务升级,进一步满足了师生的不同需求,带来更加舒适的阅读和借阅体验。

“在现在的图书馆,我们不仅可以享受到更多智能化的服务,而且当我们在自习室学习累了的时候,还可以来到颇具特色的开放性休闲阅读区小憩,及时整理心情和调整状态。这里还安装了可供充电的插座,解决了手机充电的问题。总体感觉图书馆的设计更时尚更加人性化,也更加符合新时代年轻人的审美特点,给我们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空间。”动科卓越1021班的陈晓哲说。

学校还翻新改造了海滨校区图书阅览室硬件设施,并针对海洋工程学院、海运学院专业学科特点,增设了海洋类、海工类、海运类书籍专柜,供该校区师生学习和自修。师生们纷纷表示,改建后的图书馆窗明几净,馆藏丰富,非常适合查阅资料和学习。

加快多媒体教室建设,改善多媒体教学条件;推进“智慧财务”建设,优化财务报账流程;完善电子迎新系统,使迎新工作更加便捷高效;在餐厅上新智能结算设备,实现刷脸支付……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人脸识别技术的“智慧校园”建设加速推进。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提高办事效率,打通管理服务的“最后一米”,成为各单位协同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共识。

一直以来,教职工工作日午餐相对集中在湖光校区第二食堂,给部分办公和教学地点较远的教工带来不便。为方便教职工自主选择餐厅用餐,同时改变用餐人员相对集中、用时较长的情况,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同教育信息中心通力合作,用信息化的“小妙招”破解教工用餐难题,教职工只需绑定企业微信扫码核定身份,即可在湖光校区和海滨校区全部六个食堂自主选择用餐,教职工的用餐体验大为改善。

师生利益无小事。今年5月中旬,学生公寓海云大院部分宿舍出现电压不稳定现象,导致部分宿舍空调无法启动、风扇低速运转等问题,给学生生活带来不便。为尽快解决问题,学校当即启动海云大院旧电缆更换工作。后勤集团组织抢修队连夜开展勘察路线、翻盖板、挖沟渠等电缆更换前期准备。由于电缆粗、路线长,又逢天降暴雨,铺设环境十分复杂,30余人的抢修队连续奋战三天三夜,终于将科技楼变电站至海云电房约550米长的新电缆铺设完成,解决了海云大院电压不稳问题。

各学院也纷纷拿出切实措施,优化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水产学院专门为学生工作办公室设计了装修方案,修复了墙面渗水、采光不足、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为在东海岛实习的学生布置了小厨房,有效解决了长期在校外实习学生的吃饭问题。海洋与气象学院深入开展调研,优化资源配置,为全院教师落实了固定办公场所。体育与休闲学院解决了学院游泳池遮阳问题,较好地满足了师生企盼。

近年来,学校从制度建设、条件保障等方面多措并举鼓励学生考研深造,毕业生考研率连年攀升。为切实解决不断增长的考研自习室需求,海洋气象学院、海运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水产学院等克服困难,为毕业生开辟了考研复习专用课室,受到学生一致好评。

改造后的霞山校区运动场

改造后的湖光校区图书馆

改造后的海滨校区图书馆

聚焦立德树人 服务发展成长

“新的绩效人事考核和绩效分配改革方案坚持公平性与差异性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平时、年度和聘期相考核结合,注重绩效,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既让教职工感受到改革的获得感,又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教师工作部部长、人事处处长洪鹏志说,作为学校“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民生项目,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牵涉到每个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关注度高、推进难度大。为充分体现民意,平稳推进改革,正式文件出台之前,经过数次征求意见、研究讨论,吸纳合理意见进行了反复修改,才最终提交教代会执行委员会和党委全委会审议通过。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校各单位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教师发展和学生成才过程中的焦点和难点问题,不断优化学校改革发展、教师科研教学和学生成长成才环境,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师生服务、为群众解忧的生动实践。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党委提出了“四个十工程”,服务青年教师成长,帮扶经济困难学生。3月份以来,分别在各系和工程认证办公室、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了10个党建业务融合墙,指导陈宝琴等10名年轻教师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1年广东高校科研平台和项目、2021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项目,并取得了优于同期的成果。

海洋工程学院在学校统一举办的新进教师入职培训之外,还专门组织了学院的新进教师入职培训,为其介绍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日常行政事务、职称评审、资产申购与验收管理、业绩考核、党建工作等政策规定和相关程序,并邀请资深教师分享开展科研和申报国家基金项目的经验等,帮助新进教师更快适应学校工作环境和运行机制。

低年级班级组建学习互助小组,高年级党员组成学业朋辈帮扶导师团、“一对一”结对帮扶学业困难同学,学业优秀学生组成学风宣讲团深入班级、宿舍开展学习经验交流分享……经济学院坚持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朋辈学业帮扶活动,形成了优势互补的朋辈学业帮扶体系。在此基础上,打造出“学习坊”、学生榜样之星“十星”评选、优秀学生年度表彰大会等学风建设品牌活动。

“今年初,经济学院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将学生朋辈学业帮扶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提质增效。学生支部党员累计开展集体和个别学业帮扶50余场次,累计‘一对一’学业帮扶30人,超过80%的学生党员获评学院学生榜样之星,有效提升了学生考试通过率、学业绩点和素质综合测评得分,降低了学生挂科率。”经济学院党委书记肖文辉介绍说。

学科竞赛是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长期坚持的品牌活动。为用好“以赛促学”这一学风建设的有力抓手,学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为学科竞赛团队配备专业指导老师,落实实验专用场地,并出台学院《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团队资助暂行办法(试行)》,为创新创业团队提供资金支持。

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方面,水产、海运等学院也结合本院实际做了许多有益尝试。水产学院发动校友资源,今年设立了诚一、恒兴2个奖学金。目前,水产学院自主联系的社会类奖学金共4个,全部定向奖励本院学生,每年奖学金金额达14万元。海运学院积极响应学生诉求,同海滨游泳场达成合作协议,为航海类专业学生开设海上求生训练课程,受到学生普遍欢迎。

发挥高校优势 倾情服务社会

上学期开始,湛江市麻章区太平中学等4所中小学有了高水平的美育课程,受到教师和孩子们的热烈欢迎。这得益于中歌艺术学院开展的服务本市中小学美育教育两个“行动计划”。

为助力本市中小学提升师资美育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美育水平,中歌艺术学院党委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领域延伸到了校园之外,对接湛江市麻章区太平中学、太平中心小学、麻章中学小学部、湖光中心小学等4所中小学,开展了“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和“社会公益音乐普及计划”。学院抽调17名教师和研究生组成音乐、舞蹈、美术、影视传媒4个小组,结合各学校美育工作特点,分别开设相关课程,推进每所中小学美育教育日常化、多样化、特色化,将美的种子播撒进孩子的心田。

“‘社会公益音乐普及计划’充分发挥音乐系教师的专业特长,为中小学音乐教师培训发声技巧、提高其教学能力,有效普及了音乐教育,提升了中小学师生的音乐素养。”学院副院长徐杰说。

胸怀“国之大者”,践行初心使命。学校各级党组织积极发挥高校的人才、科研、文化等优势,立足行业特点,大力拓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领域,以实际行动服务地方、回报社会,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把初心使命写在南粤大地上。

学校党委积极响应省、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号召,作为牵头单位对口帮扶遂溪县河头镇扎实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并通过开展岗位建功和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形成广大党员积极行动、全校师生踊跃参与的良好局面。

学校与中共湛江市委组织部共同成立了湛江市海洋产业人才培训基地。该基地与麻章区委组织部合作,举办了麻章区海洋产业管理人才培训班,为麻章区48名领导干部开展了“湛江市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湛江涉海企业人才的高效引进和培育”等6场专题培训,圆满完成了预期的培训目标和任务。

利用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南中心技术优势,学校把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助力春耕生产,帮助农民解决水稻种植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切入口。4月中下旬,中心成员、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周鸿凯教授等深入汕头、汕尾、潮州、揭阳沿海和湛江东海岛东山镇、东简镇、民安镇等地,对盐渍农田情况开展调查,指导盐渍撂荒农田垦复工作。专家组经田头现场观察、测试,与村干部和种植户深入交流,针对农田不同的受灾类型,制订了抢救禾苗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措施,并对撂荒盐渍农田垦复及沿海农田水稻种植与管理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滨海农业学院农学系农村科技特派员黄永相副教授和沈雪峰副教授赴吴川市黄坡镇中山村开展水稻丝苗米标准化种植与技术指导。针对当前农业生产用工难、用工贵的问题,在前期多次电话沟通的基础上,两位农村科技特派员深入吴川市绿山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调研,向社里提出建设无人农场的建议,形成以拖拉机和无人机为主力军,集耕地、打田、撒种、施肥、喷药以及收获为一体的水稻机械化种植模式,并制定一系列具有合作社特色的水稻种植及管理企业标准,集成水稻栽培技术标准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水产学院孙成波教授、汤保贵副教授、黄建盛副教授、赵力强副教授与吕文刚博士等5位农村科技特派员赴湛江海思特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考察调研,了解企业生产情况,为企业发展“把脉会诊”,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向企业提出发挥高位池多、基围大的优势,综合发展海水鱼繁育、对虾养殖与贝类育苗底播,构建基于生态学的“鱼虾贝综合立体养殖模式”等建议,受到企业欢迎。

经济学院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实施了“教育宣讲”“实地调研”“咨询献策”等系列行动,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效。党员教师刘汉斌应邀先后为湛江市坡头区、雷州市及江门鹤山市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高素质农民作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三农政策解读”“美丽乡村建设”等系列专题讲座,通过案例解析,对城乡统筹、农村土地制度、农民增收、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和农村土地流转等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党员教师闫玉科应邀为2021年湛江市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干部培训班作了“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专题辅导,深度解读乡村振兴战略总体政策框架,提出了湛江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列对策和建议,听讲的干部表示“深受启发”。

中歌艺术学院的美育教育公益课堂

为地方举办海洋产业管理人才培训班

发挥党员作用 彰显使命担当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学校各级党组织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注重发展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效作为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情况的重要标准,在全校积极营造各级党组织聚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广大党员积极为民服务的生动局面。

机关党委在每个党支部设立了“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对业务能力强、服务态度好的管理岗人员实行挂牌上岗,接受群众监督,树立学习标杆,有效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形成管理育人的良好氛围。每学期开学之际,为做好师生返校的疫情防控工作,机关党委都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前往返校现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为满足学生对医学技术和健康保健知识需求,后勤与产业党委门诊部党支部选派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对学生开展了心肺复苏术、伤口消毒及包扎、常见病和多发病自我保健等医学技术的培训,帮助学生提高学生了解应急救助知识,提高自保、自救、互救能力。支部还挖掘现有资源,在湖光校区校医院开设了专家门诊,安排校医院精神科专业田国庆主任医师、神经内科专业殷汉贤主任医师、中医骨科专业刘野光主任医师在日常工作之外的特定时间接诊有慢性病、病情复杂的师生,满足师生多层次就医需求,受到患者好评。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30多人与学困生进行了学业结对帮扶,并发动了专业教师党员与本专业的学困生进行课程学习帮扶。学院坚持组织学生党员和干部开展学生公寓晚检志愿服务活动,提醒敦促学生按时作息,有力促进了优良学风的形成。

管理学院坚持转变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服务师生、服务教学科研的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担当,倾听师生呼声,回应师生关切,实现面对面零距离服务。学院制定实施了“首接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规章制度,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切实提升了全院师生的满意度。

外国语学院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了“英语之声”英语发音公益课堂,帮助学生纠正口语发言不准和口语交际应用方面的问题。目前该活动暂时开设3个班,每班45人,课程历时4周,于每周三下午进行,由黎晖、徐晓丹、龙沁三位党员教师志愿担任义务讲师。该活动得到了公共外语教学与研究部全体老师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经广泛宣传,学生们踊跃报名。

“通过系统复习元音、辅音并纠正常见发音错误,学习单词重音、句子重音的有关知识,了解英语语音的节奏规律和欣赏并朗读英语好篇好文四个环节的学习,我们感觉收获很大,无论是英语发音还是口头交际能力都得到明显提升。”参与活动的学生表示。

外国语学院英语发音公益课堂

为民服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为群众办实事永远在路上。10月12日,广东海洋大学党委召开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深化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通知》,就进一步深化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出部署。下一步,学校将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压实工作责任,逐步探索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长效机制,确保“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