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吃饭是件幸福的事”!记者探秘汕尾市城区“网红”长者食堂

南方+ 记者

在“网红打卡地”金町湾旁,城区马宫街道上,藏着一家“网红”长者食堂,为当地老人圈津津乐道。2019年,金町村就进行了“长者食堂”的探索,2020年6月建成并正式启用,为村里有需要的长者提供配餐、送餐等服务。

“量身定制”,不愁“一日三餐”

“每天保证两肉两青菜,换着花样给大家做饭,今天的菜是炒鱼丸和黄瓜炒鸡蛋。”厨师苏文辉忙着将刚做好的饭菜出锅。每天他都会按照老人的需求来定制菜单,担心有些老人牙口不好、消化不好,将黄瓜切成丝、排骨炖软烂,想方设法为老人提供可口的饭菜。苏文辉每天送餐过程中,都会跟老人聊聊天,再根据医生建议和老人进食意愿来配餐。

志愿者为长者准备午餐。受访者供图

志愿者为长者准备午餐。受访者供图

“别看都是老年人,一提起炒菜做饭,不少隐藏的高手就涌现出来了。”苏文辉说,他和老人时不时讨论炒菜小妙招,“之前就有老人主动将自己的拿手家常菜的做法告诉我,希望我们结合她的做法,让更多老人能在长者食堂吃到美味可口的饭菜。”

为了确保老人的食材卫生安全,金町村长者食堂负责人蔡衍青每天7点就会到岗备菜,而苏文辉和妻子也一大早过来准备早餐并送到有需求的老人家。整个上午,苏文辉和妻子都在厨房里忙碌。“如果提前一天把食材处理好,过夜就不好了。我们要让老人吃得放心。”蔡衍青说,“从菜品到食用油、调料的选购,我们都是按高标准去采购的。”除了集思广益的可口饭菜,长者食堂还会在传统节日里供应特色美食。

传统节日里供应的特色美食。受访者供图

传统节日里供应的特色美食。受访者供图

提起金町村的长者饭堂,村里的长者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饭菜清淡可口”“饭堂环境舒适”“配送服务周到”。“每天在这里吃饭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今年70多岁的陈娘锦说,她现在每天早上醒来便有了期待,早上喝一碗粥或者吃一碗面条,上午出去散散步,10时30分便又来到“长者食堂”,“这里很凉快,还能看电视,大家一起坐下来聊聊家常。”

志愿者送餐入户。受访者供图

志愿者送餐入户。受访者供图

政府搭台、乡贤出资、老人享福

“其实在2019年,金町村就开始了‘长者饭堂’的探索。”金町村党支部书记陈威介绍,金町村地处老城区,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为突出。“我们通过入户调查,发现有些老人经常中午在家或周边食街随便吃一点,难以保证营养供给。结合他们用餐的需求,村里利用原村委会旧址打造了长者食堂,每天为辖区内有需要的老人提供配餐、送餐等服务,为不方便煮饭的长者解决了大难题。”他说。

建设“长者食堂”的钱从哪里来呢?陈威介绍,该村采用“线上广泛募集+线下精准对接”的方式,让区域内各类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主动参与到助老服务中,实现“政府搭平台、乡贤出资金、老人得福利”。

送餐入户准备的饭盒。受访者供图

送餐入户准备的饭盒。受访者供图

在饭菜的成本控制上,饭堂每周都会提前公布下一周的菜单,需要就餐的老人需要提前至少一天订餐。“这里涉及成本问题,我们会根据预订按需备菜,避免备料太多而造成浪费,把钱花在提升菜品上。”蔡衍青透露,每日三餐加起要配上百份长者餐。

老人的吃饭问题解决了,饭后活动也不能少,就在长者食堂旁有个文化广场,老人平时可以在这里做一些健身活动。

近年来,汕尾市城区积极探索“长者食堂”模式,目前已在市城区已建成运作15家。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汕尾市城区将切实做好长者饭堂建设的可行性调研,条件成熟的,合理选址,不断推进各村养老助餐服务,提升老年人幸福感。

【记者】彭骏

编辑 李幔
校对 吴荆子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