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已经离休二十余年
但谈起机场来
这位老党员仿佛打开了话匣子
80多岁的老党员
和青年志愿者谈起机场往事
眼中总闪烁着兴奋的光
语气里是止不住的自豪
他望着窗外远方
回忆将“金晖行动”青年志愿者和他
一起带回了那段奋斗拼搏的岁月
从河南到广州
跨越一千多公里
他用半生看飞机的起起落落
看机场的人来人往
……
李忠举,男,汉族,1934年7月15日出生于河南省新蔡市。1949年4月开始参加革命工作,在河南新蔡县九区区中队任通讯员,后前往中南防空部队高炮536团司令部任保密员,6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6月至1968年8月,在广州军区空军政治部组织部任助理员、干事,后任空军高炮独立七师后勤部任副部长。
1978年,他的民航事业正式拉开帷幕,从任民航第十五飞行大队任副政委起,到1992年8月任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任党委书记,李忠举心系民航事业,在1996年离休后,依旧关心着民航事业的发展。
01
“我在党的关怀下成长”
李忠举出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他的童年时期是在贫困饥寒中度过的。回忆起过去,他感叹到,“我们家只有两间破房子,就是那种茅草房,住着一家5口人。”4岁时的他开始上小学,断断续续学了4年,却连普通的句子都不能完整地写出来,他自嘲年轻时的自己是一个文盲,并由衷表示“是共产党改变了我的命运啊”。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部队来到李忠举所在的小村庄休整。乡亲们在一开始还未熟悉部队,只是小心翼翼地观察部队的行动,可看着军人们在村外驻扎,却从未打扰村民们的日常生活,反而经常主动询问老乡是否需要帮助,百姓们的顾虑和害怕也就渐渐地被打消了。
看着部队里的党员和军人们常常帮助村民干农活,修房子,少年的李忠举倍受触动,“以前别的军队啊,总是要征集村民干活的,这种帮村民干活的军人我还是第一次见呢”。好奇心的驱动下,他时不时跑到解放军部队里,听他们讲课,学他们做事。
“听着解放军的宣传和看着他们的实际行动,我感到咱们的共产党员和解放军们是真正做到了‘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作为深深打动着李忠举,对党的敬仰和向往就如同一颗小小的种子埋在了他的内心深处,慢慢地生根发芽,“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我想感谢党对我们这些穷孩子的帮助,也希望我能帮助更多的劳苦大众”,这是年少的李忠举心中唯一的想法。
于是在1949年,年仅14岁的李忠举报名加入了解放军,成为家乡新蔡县九区区中队的一名通讯小兵,正式开启了他的革命事业,也在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1953年,随着部队调令的要求,李忠举前往中南防空部队高炮536团司令部担任保密员的职务。这段时间里,他白天工作,晚上学习,在刻苦耐劳中收获成长,虽然过程很辛苦,但心里却很满足。“我是我们部队里年龄最小的,也是文化程度最低的,但大家一直在带领我进步,我很感激”,李忠举感慨道。这段期间里,在众人给予他的帮助和部队里充满归属感的氛围下使得他入党的决心愈发坚定。一满18岁,他就怀揣着激动的心情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02
从军队到机场
“个人命运总是存在于时代洪流之中”,李忠举的人生经历恰恰印证了这句话。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中国国家领导人基于现实情况作出了缩减部队编制的决策。彼时国际环境趋于稳定,而国内经济建设要求却非常急迫,需要通过缩减部队编制来解决军队冗员问题,从而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经济建设中。
李忠举所在军队也成了被缩编的对象,在前途未卜之时,李忠举有幸被领导推荐至民航广州管理局政治部处任副处长,“我那时的领导说:你熟悉空管这方面的问题啊,这边也正缺组织人才,不如就去试试吧”,于是李忠举就从空军部队高炮师来到了广州民航局。
在民航局期间,他做了许多组织工作,推动了民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直到了1985年,由于工作需要,他被调至民航河南省局任党委书记。
1992年,他重回广州,此时的广州民航面临着改革创新的新挑战。
从1986年至1992年,广州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一直高居全国机场的第一位,成为那时国内最繁忙的机场。从这里出发的“老广”旅行团、春运热潮、电子产品和海鲜货物,都向世人展示着当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快节奏和繁忙景象,成为后来描绘广东改革开放腾飞的时代经典画面。可是民航业同样也有发展落后,制度不完善的问题,1990年的“白云机场事件”更是轰动全国,民航安保问题引发众议。
“我刚来的时候,白云机场很多部门的体系都还不完善,也很缺人才,就像我想带一个地勤公司,却很多人还不懂怎么做地勤服务”。李忠举成为白云机场党委书记后,决心改变这种发展需求与现实水平极度不符的状况,竭力为谋求机场更好的发展出谋划策,奔波劳碌。
在他的带领下,一群群“机场人”不懈努力奋斗。1994年,他参与白云机场与新加坡樟宜机场合资组建地面服务企业的策划。达成合作后,李忠举带领第一批员工远赴新加坡调研学习。为了充分了解和学习新加坡机场成熟的运作模式,他们上午在室内上课,听专家介绍、分享经验,下午到机场外场进行实践,几乎机场的每一个岗位都尝试体验过,“体验以后,为了学好学精,我们就让对应岗位的同事跟班学习”。
在十几天的学习经历里,李忠举清楚地认识到当时国内机场与国际的差距,对方候机楼有几十万平方米,而老白云机场的候机楼只有六七万平方米;樟宜机场候机楼上面就是酒店、餐馆等,十分方便、人性化,可这边却连对接飞机着陆后的工作都没能完整做全、做好。后来,白云机场又分批派了员工去学习和培训,不仅引进了国外相关的技术,还应用了新加坡机场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制度。
在全体员工的集体努力下,白云机场渐渐朝着更先进、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也因此获得了许多乘客的赞赏和认可,“我们那时的服务啊,国家领导人来了都表示特别满意。能够最大程度方便旅客,满足旅客,让他们收获愉快的旅途,是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李忠举提到这件事就不禁窃喜,而他的语气又是那样的坚定,原来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管在哪个年龄,哪个地方,都不曾改变。
03
用余生陪伴民航事业发展
尽管已经离休二十余年,但谈起机场来,李忠举仿佛就被打开了话匣子,侃侃而谈,“我跟你们说,我们机场啊......”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仅有一条2000米长的跑道、平均每天50余名旅客出入的简陋小机场的故事到1997年启动股份制改革,再到2000年创立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白云机场70多年的历史故事就这样被李忠举如数家珍般一一娓娓道来。
80多岁的他和青年志愿者谈起机场往事来,眼中总闪烁着兴奋的光,语气里是止不住的自豪,他望着窗外远方,似乎回忆将他带回了那段奋斗拼搏的岁月。
在1996年,由于岁数渐长,他退下一线,成为了一名离休干部,可他依然心系白云机场的发展,总惦记着为机场,为机场的员工做点什么。
他参加省机场集团离退休干部座谈会时,回忆起机场的成长历程,并畅谈祖国发展成就,为省机场集团继续建言献策;2006年,适逢中国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他积极参加了广东纪念长征的庆祝活动“长征颂”,在准备期间,李忠举不断学习发声技巧、与团员磨炼合唱默契,从一个“歌盲”蜕变为颇具专业水准的合唱团代表,通过唱歌重温长征历史,表达拳拳爱国之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解囊捐款,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防疫抗疫贡献力量,践行“一心为党,终生许党”的初心使命。
如今已87岁高龄的李忠举依旧精神矍铄,他积极组织参与省机场集团离退休职工的活动;他团结各位老同志,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探寻白云机场、广州民航事业如何谋求更好的发展。
从河南到广州,跨越一千多公里,李忠举用半生看飞机的起起落落,看机场的人来人往。在同一片天空下,守护每一位旅客的启程和归来,也由飞机带着自己的期盼和热爱,在更大的天空里,践行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以上“口述人生”
由“金晖行动”青年志愿者
与老党员结对服务之后撰写
针对老党员的实际情况
“金晖行动”青年志愿者们开展关爱服务
包括口述人生、影像珍藏、金晖陪伴
健康生活、金晖圆梦等等
“口述人生”是在服务过程中逐步完成的
志愿者聆听结对老党员的人生故事
记录老党员所经历的重要时刻
在实践中学党史
志愿者们参与“金晖行动”有啥感触?
通过“金晖行动”深入了解了李忠举爷爷参与民航事业与党的建设故事后,我的内心十分激动,对白云机场也有了新的认识。之前每次来到广州白云机场时,我都会感概白云机场利民的规划和大规模的运营调度,但没想到这背后有这么多老党员推动着民航事业的发展。
另外,通过李忠举爷爷的讲述,我了解到他14岁参加过中国解放战争,我的叔公也曾是红军的一员,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重温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也更能体会当年叔公奋不顾身加入红军,保家卫国的决心和热血。
而我,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作为新时代的香港青年,作为自豪的红军后代,作为一名新闻传播学子,在这次“金晖行动”志愿服务活动后,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以后一定要充分利用新闻传播专业知识,向青年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红色文化。
——暨南大学“金晖行动”青年志愿者 邱尧丹
在这次“金晖行动”中,我从李忠举老前辈身上看到了“坚持原则,坚持信仰”的革命精神,年近九旬的他还依然每日浏览政治新闻,时刻关注白云机场的发展,还想再为党和民航事业做些什么,他慷慨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我。
李忠举老前辈用一生践行党员的初心使命,用一生守护热爱的民航事业,见证了祖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进程。正是有无数像他一样优秀的党员,才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兴盛和祖国的繁荣。
作为青年志愿者,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和文化素质,为国家做贡献。
——暨南大学“金晖行动”青年志愿者 陈乐颖
本次的“金晖行动”,我们结实了老党员李忠举爷爷。李爷爷68年的党员经历,小通讯员、军队文书、基层指导员、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党委书记……我感受到了一位老党员对国家无上的忠心与对国家发展的热切期盼,更感受到了在国家蓬勃发展下,人民的不断进步。
我们广东青年志愿者与老党员心手相牵,要将红色火炬好好地传递下去。
——暨南大学“金晖行动”青年志愿者 李温迪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团省委、省关工委、省学联、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广东青年志愿者结对服务老党员“金晖行动”,组建以大、中学生、青年职工等为主体的金晖行动志愿者队伍,结对老党员,为老党员提供口述人生、影像珍藏、金晖陪伴、健康生活等持续性志愿服务,让老党员深切感受到关怀和温暖;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引导广大青年志愿者通过服务老党员了解党的光辉历史,传承党的红色基因。
来源:暨南大学“金晖行动”青年志愿者汤君妍 邱尧丹 李温迪 李仕新 陈乐颖,部分图片由老党员提供
编辑:安恬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