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金融行业隐私计算需求急升

289财经热点
+ 订阅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区块链的飞速发展,为数据应用带来升级变革的新机遇,也给数据安全与网络安全带来了新挑战。为克服数据不易流通共享的障碍,打破数据价值释放的壁垒,隐私计算成为关键的技术解决之道,有助于实现多方数据“可用不可见”。目前,随着市场对隐私计算相关技术和厂商的需求不断增加,各类隐私计算算法和系统纷纷涌现,市场空间和格局初步显现。

目前基于隐私计算技术实现数据融合应用的传统产业包括金融、政务、医疗、广告、电信、零售、物流和能源等。在金融行业,隐私计算可以解决金融产业中数据跨机构互联互通的安全性难题,降低隐私泄露风险,在不泄露各方原始数据的前提下,帮助从事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应用过程中的银行、保险公司、互联网金融机构等实现跨机构、跨部门的数据安全融合、联合风控建模、联合营销筛选等,提升金融智能的准确性及完备性。

“如银行等行业,数据相当于一个资源,从事普惠金融的风控都依赖大量数据,需要找到一个机制把数据链路连接且连接方式是合法合规的,因此产生了隐私计算这一个大赛道。”星云Clustar CTO张骏雪表示。

举例而言,反洗钱一直是银行业在风险控制时的一个重要任务。利用隐私计算技术,银行便能够在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其他机构之间进行合作,通过交换加密参数,联合计算建模,解决反洗钱样本少,数据质量低的问题形成一个稳健、特征丰富的智能模型,通过调用联合建立的模型,不用集合各方数据,银行就能大大提高反洗钱能力。

随着金融、政务、医疗等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加速,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的突飞猛进,隐私计算将作为一个组件嵌入到各类应用场景中。据毕马威《2021隐私计算行业研究报告》显示,隐私计算国内市场规模将快速发展,三年后技术服务营收有望触达人民币100亿—200亿元的空间,甚至将撬动千亿级的数据平台运营收入空间。

据了解,作为国内率先开展隐私计算技术实现与应用探索的公司,星云Clustar专注金融场景提供隐私计算全栈技术服务,其核心产品星云隐私计算平台已实现商业化。

星云Clustar方面透露,该公司目前与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微众银行等技术实践领先的金融机构达成深度合作,共同解决金融场景的数据安全及数据价值共享难题。

“隐私计算的需求是非常大的,现在我们把它作为一个起点开始在行内测试,目前就跨境电商贷款项目开始测试。”招商银行总行金融科技办公室数链项目组负责人蔡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张骏雪认为,隐私计算作为一种技术将整体助力从不同的法律法规层面上规避数据产生物理性的流在粤港澳大湾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可以缓解用户对于数据被搜集的担忧,配合粤港澳融合的大势,隐私计算技术一定能在潮流当中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

蔡毅则认为,隐私计算要在银行业实现成功,必须具备几个要素,首先要有一个成熟框架,其次技术上要有一个制高点,第三要有数据源的能力,但比较重要的是工程落地能力。“要找到相应的场景,让隐私计算能够实现企业级的运维。”

【记者】黎华联

编辑 彭正子
校对 牟元凯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