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搭建了智慧排水管理系统,这个系统构建了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综合管理平台及在线监测、生产调度、管理运营、问题识别与解决的智能化操作平台。
全周期的智慧排水管理系统有助于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实施提质增效工作。
日前,该系统成功入围了2021年第十五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成功案例。
第十五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将于2021年11月9日-10日召开。智慧城市系列奖项是中国智慧城市大会的主题活动之一。
“电子大脑”身负重任
城市内涝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的威胁,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各城市因地制宜基本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排水防涝能力显著提升,内涝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新塘镇占地面积86.32平方千米,目前共建设有3座污水厂、11座泵站以及排水管网近2000公里管网密度较高,排水设施养护工作量巨大。与此同时,新塘镇地处珠江三角洲东江下游北岸地势较低且水网密布,应对城市内涝的压力较大。
应急抢险现场报告。
新塘镇政府通过多种手段以提高排水设施的管理质量与效率。其中包括:
将排水设施的管养工作交给增城排水公司进行养护,新塘镇镇政府则将资源集中到排水设施的建设、优化与监管工作中。通过增城排水公司开展排水设施管养工作,可确保新塘镇的排水设施得到专业人员进行养护,从而提高排水设施妥善率以及养护效率。
为了实现新塘镇范围内污水全收集全覆盖以及提升城市内涝的应对能力。新塘镇政府通过专项资金在新塘镇范围内,开展排水管网提质增效工程与次支管完善工程的建设工作。新塘镇政府同步开展智慧排水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对工程设计、建设、日常养护工作的监管能力,并实现城市内涝抢险智慧化指挥调度的目标。
闸站远程控制。
排水设施管理运营智慧化
新塘镇智慧排水管理系统以实现全生命周期智慧化排水管理为目标,覆盖排水设施的设计、建设、日常管理运营、防涝应急抢险调度等多项工作内容。
作为新塘镇排水管理的“电子大脑”,系统在建设过程中接入了污水厂运行监测数据、泵站运行监测数据等多个排水设施的运行数据。另外,新塘镇同步安装了管网窨井液位计、管网流量计、管网水质监测设备、河道水位监测设备、雨量计、易涝点电子水尺等多个类型近160套在线监测设备。通过大数据分析,结合经验模型,该系统可为管理人员在排水管理的各项工作中进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与建议。
一方面,通过排水管网智能诊断算法对竣工测量资料进行大数据分析,分析竣工管网中是否存在大管接小管、逆坡、断头管、孤立点、混接问题,可协助实现工程竣工针对性抽检,提高工程竣工验收效率与质量。
另一方面,增城排水公司通过智慧排水管理系统开展排水设施管理养护工作,实现智慧化排水设施管养。新塘镇政府可以通过智慧排水管理系统实现同步监管,解决以往监管工作中数据时效性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污水管网外水侵入排查难的问题,智慧排水系统对多种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协助用户缩小范围查找外水侵入管段,提高外水侵入点的排查效率。同时,智慧排水管理系统也会对一线人员的管网水质抽样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污水管网上下游的水质变化情况,判断管道中是否存在外水侵入的情况。
此外,系统一旦发现排水设施运行的异常情况,将会自动发送微信消息与短信,提醒管理人员及时进行检修,以实现排水设施问题“早发现,早处理”,达成提高排水设施妥善率的目标。
排水设施运行报警信息。
防涝应急抢险指挥调度智慧化
智慧排水管理系统中的内涝防汛调度平台则基于新塘镇地图整合新塘镇范围内多维度的排水设施运行信息、人员调度信息、内涝点现场抢险信息、易涝点积水信息、降雨量信息等多项信息。通过对以上信息进行整合,调度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全镇范围内排水设施的运行情况、内涝情况与抢险情况等信息,以此实现设备、人员、车辆的可视化调度,大幅提高了防涝应急的调度效率。
当汛情发生,智慧排水系统会对排水管网中的水位信息、内涝点的积水深度、河道水位、泵闸站的工作情况等多项信息进行分析,根据现场抢险情况建议调度人员打开某个泵闸站,从而提高泵闸站的使用效率。智慧排水系统将会对内涝点积水情况、邻近管网水位、邻近河道水位、降雨量、抢险人员等多项数据进行分析并形成经验模型。在下次暴雨来临时,智慧排水系统将会匹配最接近现状的经验值,推算出新塘镇范围内哪些地方存在内涝的可能性,实现内涝点预测,为提前进行人员设备部署减轻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提供支持。
水质分析外水侵入点。
据了解,目前系统收集了新塘镇范围内约2000公里雨污排水管、5.5万个窨井与雨水篦子、永和河等主要管网和河涌信息,安装97个窨井水位仪、10个溢流口监测设备、13个易涝点电子水尺及配套LED屏幕、4个河道水位监测设备、5个雨量计、4个水质监测设备。运行期间,内涝防汛调度平台支持增城排水公司开展44次应急抢险工作,调度人次达到5540人,调度车辆96辆,管理布防点与巡防点共61个。
管网全生命周期质量把控智能化
智慧排水系统的智能诊断模块上线后,通过排水管网从设计、建设、运营等多个阶段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管网中存在的问题。系统将根据不同的阶段提供相应的建议,为排水管网实现全生命周期质量把控提供全新的工作模式,将大幅提高排水管网建设、管理以及运营质量与效率,为提高管网运行效能提供有力支持。
系统通过对排水设施运行监测数据和管网运行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实现排水设施运行异常情况实时预警和主动发现。改变以往工作中,需要在人员巡查或等问题暴露时才发现的被动局面。在智慧排水管理系统的支持下实现排水设施养护工作的升级,改变了以往的设施问题被动发现的局面。通过这样工作模式的升级,将大幅提高排水设施的妥善率与运行效率。
通过智慧排水系统的建设,污水管网排外水工作由原来消耗大量人力进行污水管网大范围排查的工作模式,转变为通过系统分析可能的外水侵入点,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排查,实现外水排查工作模式从“广撒网”到“精确打击”的转变,大大提高了污水管网排外水的工作质量与效率。
排水设施运行监管一张图。
智慧排水系统的建设,新塘镇真正实现了防涝应急调度信息“一图统管”,解决以往抢险信息通过微信或电话的方式进行沟通导致信息杂乱整理困难的业务痛点。智慧排水系统将防涝应急所需的人员调度信息、内涝点积水情况、泵闸站工作情况、降雨量信息等多种数据进行整合,并实现在地图上“一键调度”。改变以往工作中,调度中心难掌握现场情况导致调度难的业务痛点。另外,系统还根据经验模型进行内涝点预测,为提高调度效率提供支持。通过智慧排水系统的上线,新塘镇现以形成全新的应急调度的工作模式,该模式在2021年内也经过了多次的实战调研,证明其实用性与可靠性。
【南方+记者】郑慧梓
【通讯员】赵雪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