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4977字,阅读大约需要12分钟
创作团队要做种树人,不去想摘果子的事。如此,初心本就很纯粹:如何找到那些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树苗品种,把他们汇集于此,经过浇水施肥,等待森林的绿意盎然。
文|何豆豆
画面中央,是决赛同学的专属logo,四周是粉蓝色交错的灯光,像是被包裹着的、快要孕育好的宝石,等待着,在最后一次表演中,释放所有的能量和光芒。
此次腾讯视频《明日创作计划》的舞台抛开了惯常那种星光熠熠的广袤感,而是一束追光、一方天地,同学就站在那里,安静述说自己的创作初心和理念,喃喃低语,像是和观众的交心,也是和自己的对话。
▲《明日创作计划》为热爱音乐的他们提供一方表达自我的天地
在《明日创作计划》的现场,舞台神奇地让人快速沉浸,台下的观众和台上的人一起感受,一起体悟,一起在“六盘水宇宙”飞旋,在感同身受“一只狗的视角”。
这是一次特别的决赛夜,在江苏无锡的录制现场,持续阴冷的下雨天,也为最终的结果加上了一丝神秘气息。《明日创作计划》在走过四个月后,终于画上了句号,诞生最强厂牌。
16日晚,来自各地的校外同学齐聚明日夏校,“明日”系四季最强厂牌、各大音乐平台、唱片公司老板、资深制作人、音乐院校的代表、媒体代表、专业乐评人等组成的音乐联盟也一应抵达,同学们整装待发。随着20点的到来,老师李雪琴脱口秀爆笑开场,随即四位闯进决赛的四大厂牌用和风云教师团的合作曲目拉开了总决赛的序幕,迎接他们最终的毕业典礼。如果说四个月前他们还是来自东南西北的、等待被挖掘的“原生音乐人”,四个月后,他们则是完成学业、经历蜕变的风云少年,向更加广阔的音乐天地去闯、去奔赴。
像是共同走过了自己的学生时代一样,坐在场内的校外同学为台上同学的表演感动、流泪、欢呼,见证他们的成长;场外的同学们也隔着屏幕,沉浸式参与到这每一分每一秒的精彩中,评论里满是“又一个夏天结束了”的留言。
当最强厂牌蒋先贵揭晓,头顶喷下来的闪耀烟火,照亮着在场每一个同学的脸,他们,毕业了。从此以后,他们将从聚集地,走向四面八方、东西南北,去接受更残酷的考验,去创作出更好的音乐。
▲最强厂牌蒋先贵
1
树苗很小,但森林很大
“明日夏校”,是一个挖掘并培育新生代音乐人的地方。也是同学们四个月来生活、创作的主要课堂。正如主创们所言,团队做种树人,不去想摘果子的事。如此,初心本就很纯粹:旨在找到那些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树苗品种,把他们汇集于此,经过浇水施肥,等待森林的绿意盎然。
南三班同学舒灏告诉笔者,他来“明日”最大的两个收获就是得到了自己音乐上的进步,并且认识了很多一辈子的好朋友。最开始舒灏的出发点很简单,想找个舞台唱歌,为什么不来“明日”试一试?于是就参加了当时线下的面试。比赛过程中,舒灏早就抛开了所谓人气、关注度那些东西,他觉得自己每一个舞台都是特别顶级的,其他无所谓。
舒灏觉得,创作者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者,像艺术创作这种东西,不管是音乐也好,还是其他各种各样的形式也好,其实都是以小见大的事情,比如说写一个事情就可以反映当时的一种社会风貌,这也让他越发觉得创作者是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他对未来的打算还是很正常,继续按部就班地按照自己的计划来做每一件事情,继续去创作自己的音乐,把意识、思想全部都表达出来,然后可以有机会演出跟大家见面。
在舒灏眼里,尽管今年有一个东西南北的班级概念,但是大家私底下都是特别好的朋友。前期因为认识的人少,他多少有些社恐,后面慢慢熟悉之后,他觉得每个人都特别可爱和友善,还很有才华,“非常想跟这帮人深交做好朋友”。
▲是对手更是朋友的少年们
飞行少年觉得《明日创作计划》的舞台改变了他对音乐的态度。跟过去录制其他综艺不同,今年他开始深度思考怎么去把音乐做得更好,而不是单纯说唱。他想了很多,自己的舞台、圈子、表现,发现自己局限在一个框架里很久了。在明日夏校,他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好像让他汲取了更多的养分。
具体的表现就是,他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和行为导向。赛程中途离开后,他抽了半个月的时间,回到老家青藏高原那边,和朋友们带着音响,开车去山里转了一圈。回归自然,给了他很多不同的感受,更像是思考过后的实践和落地。回去之后,他开始马不停蹄做专辑,对明年有了更多的期待。
他坦言,“明日”让他正视了自己一直不敢直面的很多内心深处的东西。以前的自己可以假装无所谓,但在这里,别人触动了他,他自己也触动了自己,有时候想起自己经历过的往事会难过,但却如释重负。他称这为“内心隐秘的角落”,尘封已久终可见光。
决赛前夜,彩排后台,舒灏一边剪头发,一边和决赛同学钟易轩、庄主恒聊天,缓解着即将巅峰对决的紧张情绪。他们真的像是同班同学,在一场音乐马拉松里,中途离开的人注视着还在奔跑的人,在终点迎接他们。小树苗们早已不再关心所谓人气、流量、关注度等外界附加的东西,而是专注自身,每天看看自己离参天大树还有多远。
2
“到这一刻,反而平静了”
庄主恒、钟易轩、7Z、蒋先贵,不约而同地告诉笔者,他们一点都不紧张,到这一刻,反而平静了。他们的脸上也看不到焦虑和竞争感,每个人跑去彩排完自己的曲目后,就来后台吃饭、聊天、开着与比赛毫无关系的玩笑。
风云少年们经历风云后,脸上全是波澜不惊。可能比起最终的对决,过去每一次的比赛对他们来说也都是全力以赴、克服困难,如今反而有一种蛰伏后的淡然。
▲是歌声,也是心声
钟易轩有段时间完全写不出来歌,瓶颈感受很明显。总决赛的歌曲,他觉得大家即将分开,希望每个人都越来越好,几乎没有修改,字字句句都是他内心最想要表达的祝福。初到节目时,钟易轩只想着通过海选就好,场场都觉得自己要走。虽然每一次都留了下来,但也没有激发他非要冲进总决赛的焦虑,反而是在《蝴蝶飞呀》舞台后,他找回了一点自信,在台上更放松了,并且把每一场都当做最后一场来演。
他也有过挣扎,最难的问题就是能不能跟着自己的内心去创作,而不是被大环境裹挟,去考虑大家喜欢什么,在迎合市场和坚持自己面前,钟易轩心里的问号出现了很久。他自认自己的作品不是那么有个人特色,想去做一些独立小众的东西,后来发现,做什么都不如做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才是最重要的。
庄主恒腼腆又害羞,谈到决赛,他笑说自己的歌改了很多很多遍。他坦言自己的歌原本很消极,但是在明日夏校,他心态有很大的变化,于是把自己的体验和感慨加进去,变成了一首充满希望的歌。“我觉得更反映了我当下的一个心态,因为之前我的人生就是很迷茫,但是至少这一段时间我觉得是给了我一些鼓励跟能量的。”
一开始,庄主恒觉得自己是个“没有人爱的同学”,存在感很低,老师们也没太注意到他。他时常觉得自己要做到非常好,才能在这里“活下来”。他时刻紧逼自己,不敢有一丝懈怠,用这种努力去抵消自认为的那些隐形感。慢慢地,到了第一场直播考核后,老师对他评价很高,校外同学评价也很好,这才让他有了自信,处于一种安心不紧绷的状态。“好像老师们理解到了,观众也理解到了。”
庄主恒说,他原以为自己在节目里的命运就是平平淡淡,现在他能感受到越来越多的爱,为了这些爱,他也要往前冲一冲。
7Z当时写《一只狗的心里话》的时候,是因为自己之前有一段时间非常焦虑,每天睡不着,他太难受了。后来干脆直接起来,突然有一个灵感上来,然后就去厕所,拿着电脑写了4句歌词,然后就写出来了。
▲音乐是少年们抒发心声表达自我的纽带
焦虑的原因是他初期给了自己很大的压力,想的也很多。由于自己没有预期,反而挺怕离开的。除此之外,他的压力还来自于舞台的细节,因为从没有上过这么大的舞台,他害怕忘词、害怕搞砸,平时练歌的时候就不太顺,舞台上他越发紧张。后来状态好转,演完一公,他觉得自己把压力都发泄完了。也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心里的杂念也被过滤成了“演好每一场就行”。
蒋先贵自带的浪漫和氛围感是观众有目共睹的,无论是被五条人盖章的“县城科幻”,还是他土到极致却高级的歌词,都是这个夏天独特的风景。15日晚的彩排,他和五条人一遍遍来,不断调试设备,力求完美。排演结束,他吃晚饭,粗犷的吃饭方式让他整个人更加鲜活和接地气。他就是那样一个人,不种小麦种玫瑰的奇妙和超大的咀嚼声在他身上和谐共存。
他创造了“六盘水科幻宇宙”,从泥土中来,去走向最高的云端。生活中的一切都是他创作的素材,写不出来就不写,但要是写起来,花瓶里插一朵玫瑰也是灵感的源头。
没有什么激烈的厮杀和竞争,明日夏校的年轻人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帮原本各有各的孤独的人,因为音乐聚集在这里,交流、讨论,描述自己的内心,诉说自己的故事。他们懒得争夺养分,他们共享阳光和土地,一起生长,一起等待开花结果。
3
决赛,并不是一个决胜期
庄主恒有着异于常人的清醒。尽管走到了最后,他仍然告诉笔者,比赛只是一个比赛,其实最终想在整个音乐市场环境里活下来,还是得有代表作。面对未来,他觉得自己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决赛,并不是一个决胜期。
对于本季的主题“创作”,庄主恒觉得所谓创作者就是讲好自己、探索自己,并且把自己以一种大家能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每一类人都有自己的受众,去找到那个共鸣。他觉得如果不来明日夏校,他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认识老师们,甚至还和他们同台。
他觉得这里像一个乌托邦,可以很纯粹地直观自己的音乐,所有的人都会为了音乐去做事情,一大堆人融合起来,这个时候,一切变得简单,不需要考虑什么关系、成本,只需要管好自己的歌。庄主恒说:“所以我觉得这种纯粹就是我们在这里独有的,我有时候觉得挺珍贵的,有时候会想出去之后好像很难再体会到这种东西了。”
每个人在这里都有或多或少的困惑和问题。钟易轩第一次校内考核之后萌生过退赛的想法,觉得自己没有才华写不出来,但庄主恒一直开导他,唱歌给他听,什么话也不说,就静静陪着。还找出钟易轩以前的demo,给他找灵感,然后去创作,去承担更多的责任。如今俩人携手走进决赛,钟易轩觉得挺好,已经很满足了。
他们得到快乐的方式也很简单,钟易轩吃了一顿烤全羊是他整个节目最高兴的事情,庄主恒改歌改到崩溃的时候大吃一顿就好了。钟易轩也并不会觉得节目结束,他的音乐之路就此变坦途,作为明日的“老人”,他知道音乐之路的难,也知道坚持的可贵。
▲音乐成为少年们最默契的“记事录”
7Z觉得自己以前没有机会出去走一走,如今比赛结束,他希望自己有能力可以随时买张机票,说走就走,去看看更多地方。在他看来,无论如何自己都挺幸运的,感谢节目组能给自己这样一个机会,他也抓住了这个机会,对他各个方面都有很强烈的正面影响。
在《明日创作计划》节目组的初衷里,他们在去全国各地找人的过程中发现,现在很多年轻人的音乐启蒙来自于国外音乐,这激发了他们想要挖掘更多本土音乐力量的劲头。一方土地一方人,每个地域都有属于自己文化色彩和音乐性。飞行少年觉得自己的家乡青海干净又纯粹,蒋先贵觉得六盘水是新旧事物共存的地方。
▲创作音乐成为年轻人的心灵慰藉
无论如何,这是节目组的冒险,也是这群年轻人的冒险。他们都带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地域特性,在这样一个地方,通过创作的加工、淬炼,呈现出更好的音乐给观众。明天是否被更多人理解、接受、喜欢,没人知道。有时候,创作者和聆听者之间是抽盲盒式的隔空互动,开启前未知,开启后正好有一个打动你心,被戳中,被征服,被他们带去那些从未去过的东西南北一隅。
就像金庸所描写的“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这些风云少年,像极了来自各个门派的少侠,经过校园江湖的洗礼,他们也留下了“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的无畏和坦荡。
(专题)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