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斗笑社》第二季收官战深圳“开锣”,郭德纲严敏畅聊精彩幕后

南方+ 记者

由腾讯视频出品的喜剧厂牌真人秀《德云斗笑社》第二季,自开播以来凭借着新颖的团战赛制设定,以及聚焦社会现象和热点的主题,引发用户及行业内外广泛关注。近日,《德云斗笑社》来到深圳录制半决赛及总决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郭德纲、于谦就相声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播及出圈做出回应,德云社众相声演员则分享了节目录制期间的互动趣事。

郭德纲肯定徒弟表现 师兄弟自曝《龙门饭店》录制糗事

在当天的群访环节中,郭德纲对于第二季中众徒弟们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相声创作所表现出的能力给予肯定。在他看来,相声创作永远都在迎合当下最为恰当且流行的内容。

在论“相声如何支棱起来”的话题上,于谦认为“脚踏实地继承传统+与时俱进发挥创新”两者缺一不可。而面对记者提问“节目最终所选出的钢䨻(bèng)男孩应具备怎样的能力”时,于谦表示:“相声创作本身就是考验综合素质的过程,我觉得不管是钢䨻男孩还是台上的演员,最终比拼的都是综合素质。这其中既包括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考验相声演员对事物的理解和对不同主题的创作表达能力。”

节目中,众相声演员凭借扎实的功底及趣味灵魂的相互碰撞,让《德云斗笑社》第二季不断上演一幕幕荒诞却搞笑的精彩戏码。而在与媒体沟通交流时,师兄弟间也频频制造密集笑点。张九南表示加入《德云斗笑社》第二季最珍贵的便是师兄弟间多了可以每天朝夕相处的机会。而回忆起被网友奉为经典之作的第三期《龙门饭店》,此前从未体验过“剧本杀”的张鹤伦现场透露当期因缺乏经验上场便自曝身份的操作,一度令节目组哭笑不得,后续全力补救的机智行为也为节目意外增添了惊喜笑料。

打造“有获得感的快乐”:相声年轻化带来节目新看点

随着喜剧综艺在网综市场的不断深入开发,传统相声如何同现代文化融合碰撞,以及相声植根喜剧综艺下的创作方法论,成为外界一直关注的焦点。对此,《德云斗笑社》节目监制李笑、总导演严敏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李笑表示本季除去在真人秀环节中设置了更为聚焦社会现象的主题以引发思考外,相声竞演的主题紧扣社会热点而设置,更是令作品内容更加贴近观众,以此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在谈及如何看待节目对于平台及市场的价值时,李笑指出“给观众带来轻松愉悦感”以及“助力传统文化扩圈”成为平台思考的着力所在。

此外,对于如何理解“相声年轻化”,李笑表示一方面相声年轻化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有着重要推动性,相声与时俱进的创新可以助力其获得年轻用户的关注和青睐;另一方面德云社对相声年轻化的诉求,与平台的核心用户对喜剧内容的需求,是相互依存的。年轻用户需要好的喜剧内容,德云社也需要更年轻化的受众群体,因此《德云斗笑社》系列应时而生。

作为《德云斗笑社》系列两季总导演,严敏对于挖掘相声演员特质、塑造人物群像有着自己的判断。“群像不是由我塑造的,是由他们所有的生活经历去决定的。我要做的最重要的就是把看到的内容如实传神且有趣地展现给观众。”

提及今年大受好评的团战设置,严敏认为相较于过去的个人战,团战可以最大限度变换队员配置及每个人在其中所饰演的角色。随着师兄弟间的精彩互动不断展开,也会让观众看到德云社更为丰富的故事。而在第二季中,参与录制的相声演员人数的增加,对严敏而言也是一项挑战,一方面需要其思考如何为每个人尽可能创造可供展示的空间,与此同时还需寻求到激发相声演员不断创新产出优秀内容的方法。

总导演严敏与德云社演员们合体拍摄时尚大片。

总导演严敏与德云社演员们合体拍摄时尚大片。

在他看来,作为一档喜剧团综,片面追求纯粹的快乐并非最终目标,能让人从中得到充满“获得感”的快乐才是他所更为看重的。将对社会现实和议题的洞察,展现在内容中,才能促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进行思考。而当相声作品融入了更多对生活和现实的感悟后,新创作、新表达也为“让相声支棱起来”增添了更多可能性。

在今晚即将播出的第九期中,德云社众相声演员来到深圳化身“三足鼎立休闲小程序开发公司”程序员。在保证每轮游戏完成通关率解锁的同时,最终每队的剩余水量也将作为评判胜负的砝码。为此,各队成员各出“损招”大显神通。而决赛在即,离成为最后的“钢䨻男孩”仅差一步之遥,德云社众相声演员的博弈之路更是毫不怠慢,频频上演精彩看点。

【记者】张思毅

【图片】主办方提供

编辑 梁燕
校对 黄买冰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