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发射火箭那样炫丽,没有打开舱门那样瞩目,只有荧屏的闪烁和数据的交织,但每一次的成功发射都不缺他们的身影,他们就是默默无闻的航天测控人。
东风站是位于酒泉卫星发射场最近的测控站,是能够最早对神舟飞船实施测控、为航天员与地面工作人员联系搭建通道的地方。东风站只有最早发现、捕获目标,并进行有效测控,才能把测控的“第一棒”交给后面的测控站。这犹如接力赛跑,丝毫闪失都会影响航天发射的全局。因此,东风站全体参试人员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就把“万无一失,圆满成功”这句话作为工作的行动指南。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发射在即,此时的东风站尤为忙碌,他们需要在任务发射前将所有的测控手段以及设备状态准备就绪,确保航天员安全进驻太空。为此,东风站全体参试人员付出了百倍的努力。
“我们很期待这次任务,为了保障任务成功,很多人都主动放弃了今年国庆假期休息的机会。”东风站负责人席磊磊说,在他们心中,放弃短暂的休息是小事,确保航天员安全才是大事。
席磊磊从参加工作至今已有11个年头,像这样的航天任务他已经参加了好几次,但每一次他都会全力以赴,丝毫不敢掉以轻心。3个月来,他和同事们精心准备,从文书拟制、方案学习到流程演练、预案完善,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反复验证,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严格把关。“我们要尽大努力把最充分的测控手段做在地面,把余量留在天上!”席磊磊坚定地说道。
稳定的设备运行状态是任务顺利执行的基础,而东风站四周被戈壁滩包围,常年的风沙极大影响设备效能发挥。为了以最好的状态迎接任务,总体岗位宋雨每天都在关注着装备的状态变化,不放过任何异常点。
今年3月份,就在神舟十二号任务进入全面备战之际,宋雨敏锐地察觉到东风站天线在运行时夹杂着些许异响,怀疑是天线内部出现了问题。他当机立断,迅速组织排查,发现是天线的减速箱轴承损坏导致的异响,并及时处置,避免了天线受到更为严重的影响。“当时就是凭直觉,凡是跟任务有关的事情都特别敏感。”宋雨笑着说道。他还直言,这套设备从出厂到升级改造,再到试验测控,他已经连续跟踪研究使用了14年,可以说对每一个元器件都非常熟悉。
16日凌晨,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发现目标”“开始跟踪”“双捕完成”……随着分系统指挥员李登鑫清脆有力的口令,信道岗位李睿的上下行信号稳稳保持。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当听到东风中心传来宣布成功的消息,整个机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次任务让我成长了很多,不仅积累了大型任务的参试经验,还让我对航天测控事业有了新的认识。”曾经对这份工作一度感到不适应的李登鑫说,也许有一百个理由可以离开,但也可以有一万个理由选择留下来,继续战斗下去。
【记者】贺达源
【通讯员】奉青玲 郑伟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