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端端钱没了?点个链接就被骗了?10月15日,佛山市委网信办与佛山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联合举行“破解电诈套路 守护市民‘钱袋子’”权威访谈,介绍当前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危害及作案手法,详细讲解如何识骗、防骗。
网络贷款诈骗占比高
根据佛山电信诈骗警情数据,今年以来发案率最高的诈骗形式是网络贷款诈骗,占诈骗案件总数20.62%;其次是网络兼职刷单诈骗,占18.32%;冒充客服退款诈骗,占16.9%。涉及金额最高的诈骗形式分别为冒充公检法诈骗和网络交友投资诈骗(俗称“杀猪盘”)。
从受骗人群分析,男性受骗人数略高,占55%,女性占45%。男性最易被骗的手法有:网络招嫖诈骗、虚假游戏装备交易诈骗与网络贷款诈骗。女性最易被骗的手法有冒充公检法诈骗、网络交友投资诈骗、网络兼职刷单诈骗以及冒充客服退款诈骗。
不同职业易受骗的类型也有不同。厂企员工容易受网络贷款诈骗、网络兼职刷单诈骗;白领精英容易受到“杀猪盘”和冒充客服网购退款诈骗;企业老板等成功人士则要小心投资理财诈骗和冒充党政机关领导诈骗;财务人员则要警惕冒充老板的QQ和微信诈骗和冒充公检法诈骗。
从年龄段来划分,中老年人容易被冒充熟人诈骗,青少年则要警惕虚假中奖、红包返利、网络兼职刷单、虚假游戏装备交易等诈骗手段。
警惕虚假短信链接和屏幕共享
在诈骗形式方面,虚假短信链接和屏幕共享是市民容易上当的新诈骗形式。
最近有多名车主收到“ETC过期需及时升级”的短信后,登陆短信链接网址,填写了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银行卡里的钱被转走。
此外,屏幕共享也成为骗子诈骗的新形式,骗子以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办案作笔录、客服办理退款手续等理由,让受害者下载可以提供共享屏幕功能的网络视频会议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偷窥用户手机上的支付验证信息。当骗子获取账号、密码、验证码等所有支付信息后,就会悄悄地操作转账,把事主账户里的钱转走。
佛山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四大队副大队长黄浩波介绍了一起佛山本地案例:今年5月份,佛山禅城的梁小姐接到一个自称是南京公安局民警的陌生电话。对方一开始就跟梁小姐核对个人信息资料,并说梁小姐的银行卡涉嫌诈骗,要求配合调查。受到惊吓的梁小姐按照对方的指引添加对方为QQ好友,并下载对方提供的安全防护APP,同时按要求下载视频会议软件,打开手机共享屏幕功能。被对方轻松获取了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信息。所幸在梁小姐遭遇诈骗时,市反诈骗中心处理预警信息时及时发现,并快速指令禅城分局民警开展止付劝阻工作。辖区民警赶到梁小姐家中后,一边安抚梁小姐情绪,一边帮她挂失银行卡,保住了银行卡里的30多万元血汗钱。
面对这类诈骗形式,黄浩波提醒广大市民,手机“屏幕共享”功能和电脑远程控制系统都不能轻易打开,以免被骗子遥控操作,造成钱款损失。
牢记防骗招数五句话
在已公开的案例中,有不少当事人反映曾接触过反诈宣传。即便接受过反诈宣传,且有一定防备意识,为何这些当事人最终仍陷入圈套中?
黄浩波表示,骗子会抓住人性弱点,利用金钱、情感等人们最想得到的或最害怕失去的东西,精心编写剧本,模仿官方客服人员、公职人员,骗取当事人的信任,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电信诈骗的类型很多,变化也很快。他总结了五大防骗招数:一、未知链接不点击,即不扫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不点击陌生链接;二、陌生来电不轻信,即陌生来电要谨慎接听,冒充公检法诈骗和冒充客服诈骗都是以接听陌生电话开始,就算对方说出你的个人信息都不要轻易相信;三、陌生好友不添加,即管理好微信好友,不随意添加陌生好友,不要轻信陌生微信群消息;四、个人信息不透露,即不随意填写身份证号、银行账号、支付密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五、转账汇款多核实,即不管是谁让你转账,都不要急于操作,先用多种渠道是证实一下对方身份和事情真假。
当市民发现自己或家人遇上电信诈骗时,应该如何止损或自救?
黄浩波提醒:一旦发现被骗,首先要撤回转账;如果无法撤回,则要及时锁卡,用对方账号登录网银,多次输错密码,锁住对方银行卡,争取警方应对时间;最后要及时拨打110报警,110接报后,市反诈骗中心会第一时间对涉案账号进行紧急止付,报警时一定要提供完整银行账号,以及骗子的电话、微信、APP网址等信息。
同时,佛山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六大队三级警长黄绍斐还提醒广大群众妥善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卡,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
守护市民钱袋子,佛山在行动
在反诈工作中,佛山市委网信办统筹协调全市网络宣传工作,构建全市政务新媒体、社会自媒体、企业新媒体、网络大V组成的立体化传播矩阵,共同宣传“反诈”。去年9月,佛山市委网信办升级了“佛山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官网,推出“清朗佛山”微信小程序,畅通网络举报渠道,上线一年已有16万用户。佛山市网信办四级主任科员姚倩介绍,今年6月,网民举报有人冒充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诈骗网友购买“新冠特效药”。佛山市委网信办及时协调反诈部门,并通过媒体渠道及时科普预警,以防其他市民受骗。
针对电诈高发警情,佛山市公安局主要采取预警劝阻和宣传防范两大防范措施,帮助市民捂紧“钱袋子”。1-9月,佛山公安累计封停电话57.5万个,累计追查银行账户3.5万个,避免直接经济损失4.6亿元。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任燚
【南方日报记者】王芃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