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上更“美”的日子,云浮是怎么做的?

南方+ 记者

双循环,天地宽。

第130届广交会拉开序幕,展厅内陈列着琳琅满目的产品,布局错落有致。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质量更高、品质更优、品类更丰富的产品生产意义重大。

让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云浮是怎么做的?

在云浮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上,云浮郑重发出了“在新起点上全力以赴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美丽云浮”动员令。迈向新征程,开创新局面。云浮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动员全市上下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全力以赴打造粤北生态建设发展新高地、推动云浮高质量发展。

产品之美

在本届广交会上,云浮线上线下共有30家企业参展,包含66个线下展位和115个线上展位,主要分布在建筑及装饰材料、餐厨用具、家用电器等领域。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8月,云浮不锈钢(铝制)餐厨具进出口21.7亿元,增长35%,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25.2%。今年以来,不锈钢餐厨具出口表现抢眼,在受疫情影响的大环境下,出口保持双位数增长。

   通讯员/受访者 佚名 供图

这不仅得益于企业此前线下广交会成交的外贸订单,还离不开科技创新的赋能。据了解,凌丰集团准备用3年时间、投入1亿多元增加1000台机器人,每台机器人可以节省1至3名劳动力,主动往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

自主创新,主动转型,以凌丰集团为代表的云浮企业加快突围的步伐,致力用科技创造更美的智慧生活,为人民带来好用、耐用的产品。

一边是胜友如云的琶洲展馆,而另一边,云浮的田间已是一幅喜人的秋收图景。

   通讯员/受访者 佚名 供图

前不久云浮举办的“丰收节”系列活动,主会场摆放着云浮“三品一标”等名特优新农产品和南药制品等地方特色农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地理标志产品、道地药材、风味小吃等应有尽有,引得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通讯员/受访者 佚名 供图

此外,云浮还深挖镇村文旅资源,重点发展南药健康养生和休闲旅游,目前已打造云城云安南药健康养生、罗定郁南百里肉桂观光体验、新兴县南药禅医文化生态等南药健康旅游产品线路,努力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康养产业高地和休闲旅游目的地。

国庆假期,不少市民选择近郊游、乡村游和短途游,在云浮,“乡村旅游+体验”的文旅项目成为时尚,游客尽情享受假日乡村乐趣、体验乡村风情。据统计,国庆期间云浮市共接待游客68.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4亿元,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同比恢复超过八成。

生态之美

碧道的一侧是流水潺潺,如晶莹剔透的玉带,另一侧树木青葱,市民在旖旎风光中流连忘返。“自从碧道建好之后,我经常过来这里散步、跑步,环境很舒适。”近日,省级试点集成河碧道工程已全线完工并对外开放,成为新兴县市民休闲娱乐的“打卡点”,给他们生活带来了无比的幸福感。

   通讯员/受访者 佚名 供图

绿色是云浮最深厚的底色。近年来,云浮聚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攻坚突破,紧扣省委赋予云浮“打造粤北生态建设发展新高地”的目标定位,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云浮特色的绿色崛起之路,全力以赴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据统计,云浮森林覆盖率近68.14%,境内河流水系、湿地资源丰富,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去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6%,西江云浮段国考断面水质排全省第1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前正在进行的第二届“云浮十大美丽乡村”系列评选活动,便是云浮以美丽乡村拉动“美丽经济”的实践与探索。

   通讯员/受访者 佚名 供图

以云安区为例,该区不仅通过人居环境整治让农村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美丽蝶变,还连续成功创建肉牛、花卉苗木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富民兴村产业蓬勃发展。此外,该区积极创建了一批优势明显、富有活力的农业大镇、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文旅名镇,示范引领带动全域发展。

   通讯员/受访者 佚名 供图

目前,云浮正在深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通过实施森林生态、森林服务、森林产业、森林文化和森林支撑五大体系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提升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推进城市森林绿地建设,完善绿道网络,优化城乡生态环境,增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打造高品质生态宜居森林城市。

在绿水青山的滋养下,一幅“生态美、百姓富”的美好生活画卷正徐徐展开。

家园之美

走进云浮市总工会党群服务中心的母婴关爱室,微波炉、冰箱、沙发、婴儿床等设施一应俱全,室内还摆放着湿纸巾、储奶袋等各类用品,可以让宝宝和妈妈们在这里享受到家的温暖和便利。

这个被称为“爱心妈妈小屋”的地方,完美地化解了哺乳期妈妈在公共场所的尴尬,也是云浮创建文明城市的一个生动实践。

近年来,在云浮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云浮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以“干净整洁平安有序”文明圩镇创建活动为抓手,组建起县、镇、村三级联动,中心、所、站、点四位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网络。

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6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950个,已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1176支,志愿者数10万多人开展志愿者服务3822次、教育服务118万余人次,营造了满城尽是“志愿红”的新风尚。

   通讯员/受访者 佚名 供图

城市变美了,云浮人的“文明气质”也提升了,云浮的“文明底色”已经愈发鲜艳夺目。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云浮成了一片净土。各地各部门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持之以恒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争分夺秒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切实牢牢守住云浮疫情“零发”常态化的金字招牌。

   通讯员/受访者 佚名 供图

为提高新冠疫苗接种覆盖率,云浮各地通过开设老年人接种专场、网格化宣传解惑、专车接送、全程陪护等系列优化服务,确保疫苗接种“应接尽接、应快尽快”,共同筑牢全民免疫屏障。与此同时,全市10万多名党员积极亮身份、作表率、当先锋,深入防控一线,拉紧责任链条,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文化之美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云浮这座广东最年轻的城市,恰恰拥有丰富而悠久的历史文化。

云浮因石而名,作为云浮三大文化名片之一,云浮石材加工历史悠久,勤劳的云浮人民书写了一段“世界石艺看中国,中国石艺看云浮”的辉煌历史。近年来,云浮以石文化节为平台,以保护和传承云浮石艺文化为目的,深入挖掘石文化内涵,着力打造石艺文化品牌。依托石文化节的品牌影响力,“中国石都”和云浮“石文化”品牌愈发亮眼。

这里有着神秘的南江文化。作为南江文化的代表,郁南禾楼舞被誉为传统舞蹈中的“活化石”,2008年,禾楼舞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云浮整合沿线旅游资源,打造南江文化特色小镇、南江田园文旅小镇等特色文化园,持续擦亮南江文化招牌。今年国庆假期,南江文化特色小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参观,南江流域昔日盛景的历史遗存让人惊叹。

   通讯员/受访者 佚名 供图

这里也是六祖惠能的故乡。六祖惠能的一生堪称神奇:与孔子、老子并称为东方三圣,留下佛教史上唯一出自中国的“经”——《六祖坛经》;毛泽东曾高度称赞他,并经常把他的书带在身边。

如果说三大文化名片沉淀了云浮的历史底蕴,红色革命文化则铸造了云浮的精神内核。早在明朝,这里就走出了抗倭名将陈璘,到近现代抗日英雄蔡廷锴、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发亦是享誉中外。20世纪80年代,罗定人民以改天换地的豪情建造起长岗坡渡槽,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是“红船精神”在云浮的生动体现。

   通讯员/受访者 佚名 供图

坚定文化自信,云浮有底气;建设文化强市,云浮在行动。“十三五”时期以来,云浮响应广东“文化强省”战略,在文化强市建设上下功夫,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彰显责任担当。如今,云浮紧扣“十四五”规划,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上全力以赴,云浮群众在文化熏陶中思想更加充实、精神更加振奋、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王谢思齐

【南方日报、南方+见习记者】杨再佳

【摄影】雷贤辉(部分由通讯员供图)

编辑 童慧
校对 冯志坚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